青铜器的分类与青铜器的纹样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55579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铜器的分类与青铜器的纹样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铜器的分类与青铜器的纹样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铜器的分类与青铜器的纹样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铜器的分类与青铜器的纹样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铜器的分类与青铜器的纹样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铜器的分类与青铜器的纹样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铜器的分类与青铜器的纹样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铜器的品种、用途与礼制礼器1.炊煮器鼎它们是商、周时期的青铜炊煮器兼盛食器,用于主食和肉食,也是祭祀中的礼器。牺首鼎炊煮器/春秋晚期 1982年安徽怀宁杨家牌出土 高38厘米 口径21厘米/怀宁县文物管理所藏 此鼎圆形有牺首。此鼎造型若牺背驮鼎,牺首形象而生动。鼎后部有尾,三足亦仿牺足,虽承圆鼎形制,但更富生气,似稚拙小动物,惹人喜爱。 此鼎年代约当春秋中至晚期偏早,舒城到怀宁一带为群舒等民族所居,使此青铜器颇有民族特色。鬲鬲, 煮食器。最初应由鼎演变而来, 商代始有青銅鬲, 行用於商周時期作烹煮食物饮具,又作祭器用。其形似鼎, 三足,中空而曲, 易容水加熱。多用来煮粥。战国晚期,青铜鬲已少

2、见,至汉代逐渐消失。兽面纹鬲炊煮器/商代早期 高19.2厘米,口径14.6厘米唇边加厚,长颈,深腹袋状,下有圆锥状空足。口沿上端立环形耳,后端颈至腹有鋬,颈饰T形角兽面纹,上下皆饰连珠纹。袋状腹饰卷角型兽面纹,兽目特巨,图案条纹粗犷,器壁均匀而薄。在商代前期青铜鬲中以此器最为精致。甗蒸食器。全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是甑鬲结合的一种食器。多为圆形、立耳,少数为方形。甗的主要用途是蒸饭。商代早期开始使用青铜甗,但并不广泛。到商代晚期,青铜甗为数渐多。西周初期,又出现方甗。西周以前,绝大多数的甗都是浑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开始广泛使用分体甗。甗主要是供日用,也兼作礼器,与鼎、簋、盘、匜等配套使用。伯甗炊

3、煮器/西周早期 1976年陕西省宝鸡市竹园沟西周墓葬出土 通高39厘米,耳高6.2厘米,口径26厘米,腹深22.5厘米,重5.1千克 1976年陕西省宝鸡市竹园沟西周墓葬出土这件伯甗为甑鬲连体,甑部圆形,侈口, 索状立耳。鬲部分裆,三柱足。甑底有铜箅, 箅与腹壁环接,箅上有十字镂孔及提钮。甑腹上部以三短扉棱为中心,饰一周三组饕餮纹,腹下部有乳状圆涡纹。鬲部有三组大饕餮面,鼻梁隆起,巨形尖角,圆目凸起,状甚狰狞。甗底烟炱极厚,为长期使用的遗痕。腹内壁有铭文一行四字: “白 (伯)乍 (作)宝彝” 。这件伯甗铭文中的 “白” , 就是“伯” , 是西周早期国的一代国君。2.食器簋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

4、期,但数量较少,商晚期逐渐增加。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在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食器/西周 高141厘米; 口径185厘米 ;腹径198厘米西周早期的典范之作,相当于今天的碗,是商周时期的盛饭工具。文献中说是用来盛黍稷稻粱的器皿,容量为一升或二升,用途已明。盂大型盛饭器,亦可盛水或冰。盂大约发明于新石器时代,最早的盂为陶制品, 青铜盂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中期后逐渐消失,为青铜鉴所取代。汉代的盂则变为另一种形制,多小而浅腹,质地也多有不同,并从食器中消失,成为一般的器皿,如水盂之类。【甲】【乙】环带纹盂食器/西周晚期

5、 1958年元月陕西省扶风县齐家村东南青铜器窖藏出土甲:通高40.5厘米,口径55.8厘米,腹深31.5厘米,重36.4千克乙:通高39.5厘米,口径56厘米,腹深31.5厘米,重42.2千克两器形制、纹饰相同,大小略别,重量差别较大。圆形,敞口,直腹,平底,圈足。口沿下有两对器耳,一对附耳高出器口,一对兽首衔环耳。颈部及圈足饰窃曲纹,腹部饰环带纹。 这组环带纹盂虽然是西周晚期常见的形式,但其体量壮硕,在青铜盂中较为罕见。花纹装饰也极具特色,流畅的线条如浮雕般高出器表,给人以沉稳、高贵的感觉。簠古器具。亦写作“胡”或“瑚”。多用作盛黍、稷等饭食。现所见的簠为青铜制品,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

6、盖。器与盖形状、大小相同,上下对称。盖可却置使用。器盖相合成一器,打开则为一对食器。簠在西周时出现,流行到战国末年。青铜簠是先秦时期主要的青铜礼器之一,青铜礼器组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西周早期开始出现,进入春秋之际而大盛,战国之际开始衰落,到了秦汉时期完全绝迹。豆豆是盛放食物的器皿,除日常饮食、祭祀礼仪使用外,还被当作量器使用。豆原为陶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始有青铜豆,并且逐渐演变成一种礼器。豆的使用常以偶数组合,多少表示奴隶主贵族身份,故有“鼎俎奇而笾豆偶”的说法。左传昭公三年记载齐国原有豆、区(u)、釜、钟等量器。由此推算,一豆的容量合约今820毫升。周生豆食器/西周中期 1978年陕西省宝鸡县西高泉村春秋墓葬出土 通高19.5厘米,盘径14.8厘米,盘深4厘米,重3.275千克 周生豆是西周青铜豆的典型。浅盘、假腹、束腰、高足。盘腹饰圆涡纹,柄座饰垂鳞纹,间饰一周凸箍。盘内底铸有铭文:“周生作尊豆,用享于宗室。”它为我们提供了西周晚期一件自名为“豆”的标准器。既是一件实用器,又是一件制作精致、装饰华美的艺术品。3.酒器周朝时,对青铜酒器作了明确的规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壶。这种青铜酒器的格式和规格一直沿袭到清代。觚爵觯斝尊卣壶盉青铜器的纹样饕餮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牛头纹凤纹人面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