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53000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购与付款审计案例1.资料:审计人员接受委托,对A公司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假定:(1)该审计人员目前正在对应付账款项目的审计编制计划。(2)上年度工作底稿显示共寄发200封询证函,对该客户的2000家供货商进行抽样函证,样本从余额较大的各明细账户中抽取。为了解决函证结果与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间的较小差异,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均花费较多时间。对于未回复的供应商,均运用其他审计程序进行了审计,没有发生异议。要求:(1)说明该审计人员在制定将予实施的审计程序时,应考虑哪些审计目的。(2)说明该审计人员应否使用函证,如使用函证,列举使用函证的各种情况。(3)说明上年度进行函证时,选取有较大年末余额的供

2、应商进行函证为何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本年度在选样函证应付账款时,该审计人员宜采用何种更有效的方法?审计分析:(1)应考虑的审计目的有:确定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应付账款的记录是否完整;有无低估的可能;所列的负债是否实际发生;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达是否允当。 (2) 一般情况下,应付账款不需要函证,这是因为函证对象只能从已入账的客户中选择,所以函证程序不能保证查出未入账的应付账款。况且审计人员能够取得购货发票等可靠程度较高的外部证据来证实应付账款余额的真实存在性。但如果控制风险较高,某应付账款账户金额较大或被审单位处于经济困难阶段,则应进行应付账款的函证程序。进行函证时,审计人员应选择金额

3、较大的债权人,以及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单位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作为函证对象。此外,还应考虑向上年度债权人及不送对账单的债权人进行函证。 (3)函证应付账款,在于揭示未入账的负债,函证具有较大余额的账户不一定能实现此目标。应选择与委托人交易频繁的供货商或委托人的关联方作为函证对象。2.资料:以下为某公司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原价和累计折旧项目附注: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2003年年末余额 49580/11296固定资产原价类别年初数本年增加本年减少年末数房屋及建筑物2093026552123564通用设备86121158629708专用设备10008385412113741运

4、输工具16814605741567土 地472472其他设备38915011528合 计42092827778949580累计折旧类别年初数本年增加本年减少年末数房屋及建筑物3490898314357通用设备863865341694专用设备30801041204101运输工具992232290934土 地1515其他设备115833195合 计8540313437811296 要求:假定上述附注内容中的年初数已审定无误,请运用专业判断指出上述附注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摘自1999年CPA试题)审计分析:可能存在2处不合理之处:一是“固定资产原价房屋及建筑物”的本年

5、减少数为21万元,小于“累计折旧房屋及建筑物”的本年减少数(31万元)。而根据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率这一因素,即使这些减少的房屋及建筑物已提足折旧,其累计拆旧数也应小于相应的固定资产原价。二是“累计折旧土地”的本年增加数为15万元,这与国家规定土地不提折旧的要求相悖。3.资料:审计人员对A厂某年财务决算进行审计,在审查固定资产增减业务时,发现下列问题:(1)上年9月购入专用设备一台,买价300 000元,共发生运杂费2 000元和设备安装费2 500元,后两笔费用都计入管理费用。该项专用设备于当年9月份投入使用(直线法折旧,折旧率为10)。(2)发现上年度经批准出售机床一台,

6、原价57 200元,已累计提取折旧12840元,净值44360元,出售所得价款35 560元,该厂的会计处理是:借:银行存款 35 560贷:实收资本 35 560借:累计折旧 12 840营业外支出 44 360贷:固定资产 57 20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审计结果,分别编制调整分录。审计分析:1、第一笔业务属于固定资产增加计价错误。购入固定资产的原值包括买价(含增值税)、运杂费和安装调试费。由于计价错误,进而影响折旧、本年度损益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调整分录为:应补提折旧数4500101231125(元)借:固定资产 4500 贷:累计折旧 112.5以前年度

7、损益调整 4387.5并相应调整所得税、盈余公积等项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值增加4500元,累计折旧增加112.5元。2、第二笔业务属于固定资产减少会计处理错误。减少固定资产,均应通过 “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正确的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清理 44360累计折旧 12840贷:固定资产 57200借:银行存款 35560贷:固定资产清理 35560借:营业外支出 8800贷:固定资产清理 8800该厂的会计分录使实收资本和营业外支出同时虚增了35560元,因此要调整。而营业外支出已转入本年利润,在上年度已结账的情况下,应使用 “以前年损益调整”账户进行调整,转出多计的营业外支出,使上年利润

8、增加35560元。调整分录为:借:实收资本 3556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5560并调整所得税,盈余公积等项目,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减少35560元。4、资料:审计人员审查某企业12月基本生产车间设备计提折旧情况,在审阅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时,发现如下记录: (1)11月末该车间设备计提折旧额为12000元,年折旧率为6; (2)11月份购入设备一台,原值20000元,已安装完工交付使用; (3)11月份融资租入一台设备投入车间使用,入账价值10000元; (4)11月份交外单位大修设备一台,原值50000元; (5)11月份进行技术改造设备一台,当月交付使用,该设备原值为20

9、0000元,技改支出50000元,变价收入20000元; (6)12月份该车间设备计提折旧21000元。 要求:假定企业11月末计提折旧数正确,验证该企业12月份计提折旧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做审计调整分录。审计分析:11月份购入设备一台,原值20000元,已安装完工交付使用;11月份融资租入一台设备投入车间使用;两者12月开始均应计提折旧。11月份交外单位大修设备一台,原值50000元。大修理设备仍应计提折旧,12月不应增加计提折旧。11月份进行技术改造设备一台,当月交付使用,该设备原值为200000元,技改支出50000元,变价收入20000元;12月应按重新调整的账面价值计提折旧。 该

10、企业2000年12月份应计提折旧额 =12000+20000+10000+(200000+50000-20000)612=13300(元) 多提折旧额=21000-13300=7700(元) 调账分录为: 借:累计折旧 7700 贷:制造费用 77005.资料:某会计师事务所对某公司的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时,取得了与企业折旧提取与分配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折旧及其分配数据表单位:元月份固定资产原价计提折旧额制造费用负担额管理费用负担额其他账户12345678910111223 359 70023 359 70025 869 70025 869 70025 869 70034 321 10034

11、 321 10029 986 40029 986 40032 638 40032 638 40032 638 4002 102 3702 102 3702 328 2732 328 2732 328 2733 775 3213 775 3212 840 7082 840 7083 100 6683 100 6683 100 668 1 461 9291 471 6591 629 7911 629 7911 513 3772 453 9592 453 9591 846 4601 846 4602 015 4342 015 4342 015 434 626 541 630 711 698 482

12、698 482 814 8961 321 3621 321 362 994 248 994 248 1 085 234 1 085 234 1 085 234 13 900审计人员也取得了与以上数据相关的资料:(1)本年3月,固定资产原价增加2510000元,分类折旧率不变。(2)本年6月,固定资产原价增加8451400元,由于是电子设备,分类折旧率高。(3)本年8月,固定资产退废,原价减少4334700元。(4)本年10月,固定资产原价增加2652000元,分类折旧率不变。(5)本年1月份该公司有固定资产出租业务,自2月份起公司将该项固定资产收回,用于车间生产。经与资产审计组核对,该公司固定

13、资产的增减手续完备,核算内容真实,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均符合法规制度规定要求,并经当地有关部门核准。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对该公司固定资产年折旧提取及分配情况进行分析,并出需进一步审查内容的建议。审计分析: 通过该分析表可看出,该公司固定资产折取与分配是存有问题的。(1)折旧提取方面。从表上的数据可看出,3月份增加固定资产,但当月的折旧额也随之而增加,如果原有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未变,很可能是将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在当月计提了折旧,相同的事项还表现于本年6月、10月增加固定资产时。但是,在本年8月减少固定资产时,当月计提的折旧却减少,因此又可考虑该公司是否在当月减少固定资产时未照提折旧,进行这样的对比可看出,如若上述事项确实如此,企业有可能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方面存有错误,应将这样的内容作为进一步审查的对象。(2)折旧费用分配方面。从分配的折旧额数据的变化可知,本年4月该公司改变了折旧数额的分配比重(原比重2.333:1,更改为1.857:1),制造费用分配的折旧额有所降低,而管理费用负担的折旧额有所升高。其原因何在,有待于进一步查明。(3)出租固定资产收回后,其折旧费用应由制造费用负担,而该公司是在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之间进行了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