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速写速记 第三部分 专题线索归类 专题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线索一 旧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 岳麓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29873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速写速记 第三部分 专题线索归类 专题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线索一 旧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速写速记 第三部分 专题线索归类 专题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线索一 旧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速写速记 第三部分 专题线索归类 专题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线索一 旧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速写速记 第三部分 专题线索归类 专题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线索一 旧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速写速记 第三部分 专题线索归类 专题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线索一 旧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 岳麓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线索一旧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要点考点分析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在青浦打败洋枪队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抗击八国联军,是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地主阶级,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抗英;邓世昌黄海大战 洋务运动,(1)代表人物: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2)主要活动:以“自强” “求富” 为口号,创办军工企业;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3)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4)评价:洋务运动引进机器生产,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续表要点考点分

2、析资产阶级戊戌变法(1)概况:1898年,在光绪帝支持下,康有为、梁启超等进行变法,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破坏,变法失败了(2)意义:戊戌变法所开启的制度改革以及思想启蒙影响深远辛亥革命(1)指导思想:三民主义(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3)高潮:1912年元旦,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4)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5)局限: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新文化运动(1)兴

3、起: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以民主、科学为旗帜掀起新文化运动(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3)内容:“四提倡,四反对”(4)意义:开启了思想启蒙的闸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题设问】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哪些抗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2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入侵,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其中两个代表人物并阐述他们的主要事迹,说说他们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代表人

4、物: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邓世昌:在甲午战争中,英勇作战,壮烈牺牲。(2)精神:以林则徐、邓世昌为代表的民族英雄,不畏强暴,抵抗侵略、不怕牺牲、维护祖国利益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1)目的:“求富”。(2)作用:培养了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4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有何异同?(1)相同点:都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都主张发展工业、建立新式军队、重视教育;都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2)不同点:洋务运动主要是由地主阶级领导,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侧重于经济领域,开启了经济近代化;戊戌变法是由资产阶级领导,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侧重于政治领域,开启了政治民主化。5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它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6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启了思想启蒙的闸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