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材料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7528923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学基本信息课名学写童话 创意表达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学科语文学段中年级年级四年级授课日期2016.4教材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年 6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张明通州区芙蓉小学13552298422实施者张明通州区芙蓉小学13552298422指导者吴焕海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13521732900其他参与者李福荣通州区芙蓉小学13501098115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语文教学需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创新是与想象能力分不开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

2、建议部分特别强调要“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基于如上指导思想,本次习作从童话的特质想象入手,在认识童话、学写童话中,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2.阅读是学生习作的基础,创设情境是展开想象的条件。本次习作从阅读童话、认识童话入手,在把握童话“以神奇的想象展现真善美的情感”这一本质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想象,引导创意表达。将比较阅读、鼓励想象、创意表达结合起来,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想象与表达过程中的主题精神。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 本次童话创作是在学生学完了童话七颗

3、钻石小蝴蝶花以及课下进行了大量童话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之所以会选择童话,是因为童话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文体,应该说它伴随着孩子们成长。神奇的想象是童话的突出特点,它是编写童话的核心与关键。如何指导学生学写童话?结合教材相关内容的编排情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比较阅读中认识童话创设情境中鼓励想象创意表达中展开评价。学生情况:之所以要上这一节“学写童话,创意表达”的习作指导课,是因为我发现孩子们随着年级的升高,认知愈发固化(见下表),而创编童话也许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当思维在想象的世界里驰骋之时,我相信,第一,他们会有兴趣;第二,他们能进行自由而富有创意的表达,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新形象

4、。这也正是我的习作课堂所追求的:尊重学生天性,呼唤学生灵性,激发学生悟性,张扬学生个性。表:孩子眼中的小动物用一个词语形容你眼中的小动物(42人参加测试)狐狸老牛小鸡猴子(自填内容)狡猾(32人)奸诈(6人)老奸巨猾(3人)聪明(1人)勤劳(15人)善良(3人)老实(17人)忠厚(7人)聪明(5人)活泼可爱(6人)勤劳(9人)爱炫耀灵敏5人 机灵7人 淘气2人 聪明3人 可爱1人 灵活1 人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目标:1.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神奇的想象。2.帮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有创意的表达。3.使学生初步养成自评、互评的意识。教学重点:1、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神奇的

5、想象。2、在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表达。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展开有神奇的想象。上表表明:孩子们眼中小动物的特点都和他们的生活经历有直接的关系,而且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认知有些固化,例如:他们眼中的狐狸大都是奸诈狡猾的,他们眼中的老黄牛往往是勤劳老实的等等。 教学流程示意图 回顾经典童话 提炼童话共性 创设故事情境 引发神奇想象 指导创意表达 展示交流评价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环节一:回顾经典童话 提童话炼共性1.看图猜童话 2.说说童话内容。 故事一:七颗钻石 故事二:小蝴蝶花【设计意图】看图唤醒学生对童话的题目及内容的记忆,在学生叙述的过程中适时帮助学生提炼,使学生明白童话在叙述

6、时都是有一定的顺序的,都有作者大胆的想象在其中。3.两个小故事有哪些共同点?小结:神奇的想象 【设计意图】回忆孩子们熟悉的童话故事,找出孩子们眼中童话的共性,为后面的写童话提出了基本要求。环节二:创设故事情境 引发神奇想象1. 故事背景(1)谈话入境:故事就发生在一片茂密的大树林里,住着狐狸、小猴子弟弟、小鹿姐姐等等,在小河的对岸,有个小屋子,里面住着鸭妈妈、鸡大婶、黄牛伯伯(随着教师的叙述学生看森林里的无声视频)(2)介绍一号主人公鸭妈妈。在“鸭妈妈呱呱的叫时”放出声视频,让学生猜一猜,鸭妈妈的叫声要告诉我们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画面,侧耳细听,带领学生走进鸭妈妈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充分想

7、象。2. 帮鸭妈妈写“寻蛋启示”(1)起因:故事就发生在一天傍晚,鸭妈妈发现自己的蛋不见了,假如你是鸭妈妈,你会怎么做?(2)指导学生写“寻蛋启示” 适时引出教师曾经的生活经历,曾写过一则寻狗启示,半文言文创作,为学生后面的寻蛋启示提供帮助。“吾有一爱犬,因己不慎,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小区走失。其皮毛黄色,脖间挂有“豆豆”名牌。自豆豆走失之时起,吾寝食难安,悲伤不已,夜不能寐。恭请见到者与13911623*0联系,若能寻得爱犬,必有重谢!”【设计意图】此环节与前面鸭妈妈骄傲、自豪的内心活动进行关联,引导学生在冲突中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创意表达,鼓励学生大胆想象。3. 鸭妈妈找蛋: 以“一天傍

8、晚,鸭妈妈发现自己的蛋不见了”为起因,以鸭妈妈找蛋为内容创编童话故事。 出示先前的无声视频,再次回到森林中,这里有很多的小动物,鸭妈妈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会最吸引人,在稿纸上写出它的名字? 说说怎么想的?预设:狐狸最狡猾,一定是他偷了鸭妈妈的蛋。(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想象:狐狸这个名字最敏感,一般人都会这么想,有不一般的吗?)鸡大婶的蛋和鸭妈妈的蛋差不多,容易混,没准是她拿错了。(师可此时引出科学知识:鸭妈妈因为自身原因并不能孵蛋,都是由鸡妈妈代劳,俗话说“鸡孵鸡21,鸡孵鸭28”这样看来,真有可能是弄混了。)小猴子弟弟最顽皮,可能是他把蛋偷了放在树上了,鸭妈妈找不到老黄牛最忠厚老实,他会

9、帮助鸭妈妈经历千辛万苦把蛋找回来。(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想象:我们眼中的老黄牛一直如此,但或许这只老黄牛和鸭妈妈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太久了,他厌恶了鸭妈妈每天嘎嘎嘎的炫耀)【设计意图】之所以要选典型人物,是因为前测让我了解到孩子们在叙述某件事时,往往出现几个人物写几个人物,没有侧重点。故此,在选人物环节我设计了选典型人物,使之与1号主人公鸭妈妈之间发生关系,使学生有重点地表达。前测使我了解到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认知愈发固化,为了达到课标明确提出的“在习作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的要求,在课堂上我尝试引导孩子从多角度、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新形象。

10、4.学生创作童话片段(10分钟)环节三:指导创意表达 展示交流评价1. 介绍妙笔生花奖:告诉学生此成语的出处。本次评选重在“生花”,生出与众不同,独特的花,也就是本次习作指导课要突出的重点“故事情节有创意”2. 自评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评价表中的评价方式、评价细则,告诉学生根据自己的故事逐项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内容评价细则评价方式有序按一定顺序表述想象围绕典型人物进行想象神奇想象,创意表达【设计意图】意在学生对自己故事内容的认识与再梳理,也为后面的互评环节做铺垫。3.互评环节:(1)学生自由申报,参与评奖。提出要求:评委:认真倾听 有针对性地评价 公正、公平的投票。选手:写的好还要读的好 用故事

11、和朗读赢得评委的投票。(2)评委们发表意见。4.投票评选“妙笔生花”奖学生用手中的不同颜色的大拇指投票5.颁奖环节板书设计: 学写童话 创意表达 神奇的想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本课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指导1.学生自评:学生完成写话练习2.生生互评: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对评价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互相评价优缺点。3.教师指导:口头点评,故事情节是否围绕典型人物与主人公进行,故事情节是否有创意。评价量规评价内容评价细则评价方式有序按一定顺序表述想象围绕典型人物进行想象大胆想象,创意表达 学生根据表格进行自评,在自评的基础上再次利用表格进行互评,大部分孩子在写作中能够做到

12、有序表达,以及围绕典型人物进行想象,至于大胆想象,故事情节有创意这一点有大约10名孩子不能做到,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需要在日后的习作中继续引导,探求创新思维的新方法。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在课堂上我力求尊重学生天性,呼唤学生灵性,激发学生悟性,张扬学生个性。一、关注儿童真实生活的个性化经历。 课堂上“如果你是鸭妈妈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搜集,检索相关内容,谈到可以依靠自己、求助朋友、查看监控、发动媒体,还可以写寻物启事,更为可贵的是有个同学提出反思自我。总之,各种做法,殊途同归,都可以找到蛋宝宝,对这些基于生活经历的方法老师在课堂上都给予充分肯定。二、尊重儿童思维过程的个性化方式。本节课是学生自选人物创编故事,选即选典型,创即创新意, 这一选一创需要学生推理,联想,想象等等过程。在这个过程,学生各自都经历了独特的思维活动。三、宽容儿童个性化语言表达方式。我在稿纸上给学生提供成语、歇后语,课堂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运用文言词语。有思考做基础,有语言作支撑,学生的创作欲望被激发,之后我大胆拿出10分钟时间让孩子潜心创作,他们或真切或幽默,大胆尝试并感受着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学生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感受着文字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