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配套习题:第五章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752891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配套习题:第五章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配套习题:第五章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配套习题:第五章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配套习题:第五章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配套习题:第五章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配套习题:第五章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配套习题:第五章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读图,完成第 13 题。 1.上面四幅图中,可能会直接破坏生态环境的是( ) A.甲图、乙图B.乙图、丙图 C.丙图、丁图D.甲图、丁图 2.关于甲图中的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旅游者应为其自豪 破坏文物古迹,增加保护难度 是不文明的 旅游行为 A.B. C.D. 3.针对上面四幅图中出现的现象,我们应该( ) 保护文物古迹,不乱刻、乱画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过 程中自觉捡拾垃圾,保护旅游环境 照图中的内容行事,做文明旅游者 A.B. C.D. 解析:第 1 题,甲图中乱刻、乱画是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2、,丁图中乱丢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而非生 态破坏。第 2 题,甲图中的旅游者乱刻、乱画,一方面破坏文物古迹,另一方面是不文明的旅游 行为。第 3 题,只有不正确,不能照图中的内容行事。 答案:1.B 2.D 3.A 4.文物古迹直接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旅游者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 B.当地居民对珍禽异兽的捕杀 C.旅游者乱抛垃圾 D.在旅游区修建道路 解析:游人中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直接破坏了文物古迹,使其失去原有的风采,这也是景区 面临的重要难题,故需要加强社会公德的教育。 答案:A 5.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不包括( ) A.旅游者感染传染病 B.对动植物的破坏 C.对背景环境的

3、破坏 D.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解析:旅游活动会带来许多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的破坏,如滥伐林木、乱挖草皮等,造成生 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如游客过多,将大量的废弃物排入环境,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大量游 客的到来必然会冲击当地的正常社会秩序。 答案:A 6.由陆上交通及其乘客不文明行为造成的污染主要有( )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A.B. C.D. 解析:交通工具会造成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乘客乱扔垃圾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D 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 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第

4、 78 题。 7.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有( ) 乞力马扎罗山雪峰 澳大利亚大堡礁 大兴安岭森林 西湖风光 A.B. C.D. 8.“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 B.使南北差距缩小 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 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 解析:第 7 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雪线上升,海平面上升,淹没一些岛礁。第 8 题,游客大量拥入 会进一步给环境带来压力。 答案:7.A 8.D 9.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是“保护旅游对象”,下列旅游行为中与此不相符的是( ) A.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 B.在自然景观旅游区中大量建造亭台、楼阁,以丰富旅游景点

5、C.旅游的接待设施以小巧为主,并掩映在树丛之中 D.旅游者在旅游中,所有的废物应丢入垃圾箱,以确保土壤和水不受污染 解析:亭台、楼阁的大量建设,会对自然景观造成破坏。 答案:B 10.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有( ) 发展旅游业必然会对背景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由旅游 者乱扔垃圾造成的 为了保护良好的环境,应该限制发展旅游业 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对 当地居民和旅游者都有危害 A.B. C.D. 解析:旅游开发产生的问题主要是污染,对景区景点造成的污染有的是由游客造成的,也有的是 当地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造成的;也包括对地

6、表环境、自 然资源破坏,动植物资源的破坏,视觉效果的破坏,以及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污染会对当地居民 和旅游者产生危害,破坏则影响旅游业发展,但不能因为有污染和破坏,就不发展或限制旅游业 发展,关键是如何协调好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答案:D “3N”是一种全新的静态旅游模式,它避开了拥挤旅游景点和人文景观,到森林、草原、深山、 河谷、湖畔等大自然中去,在目的地安营扎寨,住上几天,让心灵沐浴在真正的大自然(Nature)中, 沉浸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完美关系的怀恋(Nostalgia)中,从而使自己的精神融入人间天 堂(Nirvana)。据此完成第 1112

7、题。 11.节假日期间,由于旅游景点过分拥挤,给当地造成的影响最大的是( ) A.冲击正常的社会秩序 B.造成环境污染 C.影响当地的治安状况 D.破坏当地的公共设施 12.“3N”旅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 ) A.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 B.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C.综合感受,发挥想象 D.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解析:“3N”旅游模式追求的是人地关系和谐相处,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游人过分拥挤,给旅游景 点造成的最大影响是环境污染。 答案:11.B 12.A 13.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旅游活动直接造成的是( ) A.近年来南极冰川的融化 B.菲律宾某火山爆发毁掉了一些旅游景观 C.为修黄山索道,砍伐了一

8、些树木 D.厄尔尼诺现象使许多旅游景区出现水旱灾害 解析:冰川融化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是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相互作用 的结果。火山爆发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 答案:C 14.下列旅游不属于“生态旅游”范畴的是( ) A.森林旅游B.渔村旅游 C.动物观赏D.参观革命纪念地 答案:D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海拔 2 303 米的灵山是北京市第一高峰,顶部约 400 公顷的高山草甸构成了北京独特的山地牧 场景观,是北京著名的生态旅游景点。游人不断增多,每年可达 10 多万人。由于游人和马匹的 践踏,灵山有些植被已被破坏,露出光秃秃的地面,甚至植物的根系被全部带出,使草甸难

9、以再生。 目前灵山有大小旅馆、饭店 47 家,虽然方便了游人,但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据 估算,在旅游季节产生的污水为 3 万至 5 万吨,生活垃圾 40 多吨。除个别生活区内的招待所建 有污水处理池、化粪池外,这里大部分旅馆、饭店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随意排放,其中少量 渗入地下,大部分则流到了山沟,对自然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潜在的污染威胁。 (1)你认为灵山旅游景区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后果怎样?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怎样才能使灵山的旅游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以看出,灵山旅游景区由于游客过多,出现了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 从而影响旅游的发展。第(2

10、)题,要使灵山的旅游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就要做好旅游规划、加大 环境保护的力度以及对游客进行教育等。 答案:(1)首先是到此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已造成对当地旅游环境(植被)的严重破坏,使草甸面 积急剧减少,不少草类种属灭绝,草类的高度和密度降低,若不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则可能使灵 山独特的山地牧场的自然生态平衡被彻底破坏而最终成为一座山石裸露的荒山;其次,因游人 的不断增多,丢弃的废弃物不断增加,使景区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不仅危害了旅游资源,也会 危害旅游者自身,最终将失去整个旅游资源。 (2)首先要进行景区的生态资源调查,做好规划,发展生态旅游,将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确定保护 开发的目标,使景

11、区的生态系统得到初步的恢复与平衡,并要用人工措施使草甸面积扩大、种 属增加。其次,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除了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外,还要加大人 工清除污染物的力度,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丢弃和排放。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九寨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 保护区”两项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独 特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和“人间仙境”。 材料二 “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客栈、宾馆林立,污水垃圾遍地。 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

12、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的倾向。 (1)请你对九寨沟国际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质量作出简要评价。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九寨沟旅游的现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设想。假如你是小组成 员之一,请你发表见解。 解析:本题以九寨沟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第一,明确对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第二,深刻了解材料反映的九寨沟旅游资 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见解。 答案:(1)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族风情,等级高,特色鲜明,观赏性与吸引性突出;与周围 其他景点距离近,集群效应与地域组合功能好。 (2)对游客进行限量,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 价格。 (3)搞好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的规划,把旅游活动线路、范围限定在核心区以外的地域;实 行“限量旅游”“预约旅游”“沟内游,沟外住”;实施景区景点封闭轮休制度;在景区内大规模拆除经 营性房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