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752366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41“分封制奠定了先秦诸国文化相互作用与运作的基本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秦汉为代表的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与后来面貌。”材料中的观点认为分封制A确立了古代中国疆域基本格局 B为后世中华文化发展打下基础C加强了国家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42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材料反映了A西周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B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血统是西周等级制度的唯

2、一标准43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指A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郡县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44秦朝“以地域划分为基础来进行统治和管理,较之以血缘划分管理为基础更具稳定性”。材料表明A都县制度强化了皇权专制统治 B官僚政治具有历史进步性C贵族政治退出了历史舞台 D分封制崩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45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分封制全面崩潰 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46历史

3、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推断是A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B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C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D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4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部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 B颁布“推恩令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 D分封同姓诸侯国48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騎、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4、也。”汉朝实行中外朝A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B旨在终结承相制度C有助于维护君主专制 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49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A,军功考试成绩一一品行一一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一一军功品行一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一一品行门第声望一一军功D,军功一一品行门第声望一一考试成绩50大唐新语记载,李承嘉当上御史大夫,要求其他御史向皇帝奏事前先向自己汇报。有御史回应说:“御史,人君耳目,俱握雄权,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台无此例。”这表明唐代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科举制度冲击了世族勢力C监察官员有一定独立性 D三省六部制制约了皇权51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

5、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A皇权被削弱 B相权得到加强 C中书省独揽大权 D中书省职能专52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531402年,刚从自已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现固权力,作出了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勢力范围北京,二是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其中“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的影响是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进一步加强了皇

6、权C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D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54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55史载,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城内大约有45万名成年男性公民,5万名外邦人,还有大约10万名奴隶,妇女和儿童也有10万人。这种情况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A受到了工商业繁荣的影响 B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C在参政方式上存在多样性 D在实施范围上存在明显局限56“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7、”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A反对泛滥的直接民主 B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C赞扬专制制度 D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57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58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

8、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A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B有利于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C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D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59“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60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

9、力之所在。”该学者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A社会变迁 B阶级分析 C道德标准 D文明传承65(2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同之制,剖海内両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弈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失,陵迟不敦者三代。后乃谋臣就画,而离創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落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对也收了,赏罚刑政,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10、谢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 元朝大致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蓑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史地理志中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威不逮元。”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1)依据材料一,谈谈汉唐中央集权曾经一度遭到削弱的原因,(4分)并指出作者推崇何种国家结构体制。(2分)(2)材料

11、二中北末“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指的是哪些?(3分)材料二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3分)(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3分)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2分)(4)材料四中雍正帝设军机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分)军机处的职能和作用是什么?(3分)66(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古代雅典,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材料二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 “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材料三 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6分)并分析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3分)(2)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3分)(3)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3分)据此谈谈你的认识(2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