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年高中生物思路方法规律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2175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年高中生物思路方法规律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_2018年高中生物思路方法规律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_2018年高中生物思路方法规律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_2018年高中生物思路方法规律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_2018年高中生物思路方法规律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_2018年高中生物思路方法规律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年高中生物思路方法规律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新人教版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路方法规律(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

2、条件不同点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着重研究生物个体进化认为物种形成是微小有利变异积累的结果,没有认识到隔离的作用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机理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相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都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典例赏析典例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图解,下列对现代进化理论的补充、完善等内容中,不正确的是()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

3、部基因思路点拨精讲精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隔离使分化的种群之间失去自由交流基因的机会,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从实质上看,生物进化是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结果,种群基因库是种群中全部生物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每个个体只含有种群基因库的一部分基因。答案D专项突破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相同的是()A变异、选择和隔离是生物进化的三个基本条件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同观点。2为了防止滥

4、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内细菌形成耐药性,如果被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向耐药性细菌方向变异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D基因频率改变了,新的病菌(物种)一定会产生C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中不具有耐药性的个体死亡,耐药性的个体得到大量的保留,从而使耐药性的基因频率上升。“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有新物种形成。3下列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叙述是()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

5、不定向的B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C无性生殖的生物不发生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的原材料较少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B变异是不定向的、随机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由于无性生殖的生物不存在基因重组,所以为生物进化提供的原材料较少,进化较慢;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形成的基因不能交流,称为地理隔离;表现型与外界相适应的个体被保留下来的机会大,所以有机会产生大量的后代。4如果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A进化为另一新种 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C退化到低级种类 D绝灭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若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的环境所需要的

6、变异,此昆虫就会被淘汰甚至绝灭。5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D种群内个体之间才有基因交流,所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群落。6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判断,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生活在地下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B食蚁兽的长舌是由于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所致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

7、结果C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环境起着重要的选择作用。盲螈失明是长期不用眼睛所致,食蚁兽的长舌是捕食需要反复使用的结果,春小麦连年冬种变成冬小麦是低温所致,这三项都是用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来解释的。7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导致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_和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图中指_,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_隔离。(3)指_的多样性。(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

8、性状类型,令其自交,则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原因是_。解析(1)导致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图中指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3)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4)由题中信息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那么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20%50%30%。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有AA、Aa,其中基因型为AA

9、的频率为20%/(20%30%)40%,基因型为Aa的频率则为60%。若令其自交,则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0%60%(1/4)5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1/4)15%,此时A的基因频率55%(1/2)30%70%。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因为其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答案(1)突变基因重组(2)自然选择生殖(3)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4)55%15%70%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8下图是加拉帕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不同的物种,箭头表示物种间的演化关系。请依据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部因素是_和_。(2)甲岛上的

10、B物种迁移到乙岛后,不能与C物种杂交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_。(3)迁移到乙岛上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_。解析分析图解可以得到下面的信息:B、C两物种都是由A物种进化形成的。B、C两物种分别存在于不同的地区,存在地理隔离。迁移到乙岛的B物种在乙岛上逐渐进化形成了物种D。(1)A物种在甲岛和乙岛的个体形成了不同的生物种群,由于甲岛和乙岛食物和栖息条件等方面的差异,选择向不同的方向进行,最终导致了甲岛和乙岛种群基因频率的明显差异,由地理隔离发展为生殖隔离,形成了B、C两个不同的物种,因此,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部因素为地理隔离和自然选择。(2)迁移到乙岛上的B物种和乙岛上进化形成的C物种,已经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基因频率的差异已经使它们存在了生殖隔离,无法进行自由交配进化为同一物种。(3)由于乙岛环境与甲岛不同,自然选择使进入乙岛的B物种发生与在甲岛不同的基因频率变化,并产生与B物种的生殖隔离,形成一个新物种D。答案(1)地理隔离自然选择(2)B、C为不同的物种,已形成生殖隔离(3)乙岛环境与甲岛不同,自然选择使其基因频率改变,导致与B种群之间出现生殖隔离,形成一个新物种D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