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示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7513833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示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示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示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示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示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示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示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示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时的三公,主持国政,号称万石之官,是朝廷的中枢职官。秦代的“三公”A.权力地位相同 B.对皇权构成威胁 C.拥有世袭特权 D.由皇帝直接任免2.北宋立国之初,鉴于原藩镇或割据政权内的官员不能一一

2、削职为民,故设通判“使之督察方镇”。可见,北宋设置通判旨在A.取代地方长官知州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D.增强地方军事实力3.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严格限制西方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只允许他们在五口通商口岸中的一定范围内活动。清政府这一做法A.客观上抵制了西方文化冲击 B.体现其外交观念逐渐走向成熟C.延缓了西方列强的侵华步伐 D.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4.在近代某次侵华战争期间,关于行军序列问题,日俄双方发生争执。日本福岛少将说:“理所当然日军应该排在纵队的最前面行进。”俄军指挥官说:“俄军亦在此次事变之初甚是尽力,故此排在最前行进之荣誉应归于俄军。”这次侵华战争造成

3、的主要影响是A.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走向勾结C.日本获得了在华设厂的权利 D.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5.蔡元培曾说:“诸君五月四日以来,为唤醒全国国民爱国心起见,不惜牺牲神圣之学术以从事救国之运动。全国国民既动于诸君之热忱而不敢自外,急起直追,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由此可知,五四运动A.激发了中国民众的责任感 B.是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C.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纪元 D.以知识分子和学生为主力军6.1950年初,毛泽东在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从长远和整体看,必须要民主党派。民主党派是联系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权中要有他们的代表才行。”这表明当时我国A.社

4、会主义的框架已基本确立 B.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威胁C.确立了全国人大的组织原则 D.新民主主义政权具有包容性7.德国民法学家施瓦布在民法导论中写道:“直到19世纪末,民法学基本上是罗马法学,它继承、发展和完善了罗马法的概念和法律技术。”据此可知,罗马法A.具有超越时空的法学价值 B.为解决民事纠纷提供依据C.在近代西方仍具有普适性 D.在内容方面达到完备程度8.英国的权利法案在四面是峭壁与深渊的境地中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如果为了纠正某种危险的倾斜而向其中一边挪动的话,可能会有倾覆的危险。为保持平衡,英国权利法案A.赋予了议会行政大权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C.确立了“法治”原则 D.剥夺

5、了国王的所有权力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每年有权通过预算法案,但没有联邦议会的同意不能修改。据此可知,当时德国A.政治民主化达到较高水平 B.联邦议会受到帝国议会的制约C.议会成为帝国的权力中心 D.帝国议会拥有不完整的立法权10.有学者指出:“笼统地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未必妥当。就十月革命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政权这一点而言,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就十月革命后面临的社会改造任务而言,则仍然是民主主义的,而非社会主义的。”该学者意在强调俄国十月革命A.并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 B.超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C.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 D.未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11.美国斯

6、蒂芬莱文曾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在抗击“苏联威胁”方面有着共同利益,“苏联威胁”是困扰美国和中国共同的中心问题。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当时A.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B.中美两国国家利益趋同C.“苏联威胁”推动中美关系改善 D.我国推行“一边倒”外交12.美国于2019年8月2日宣布退出中导条约,其国防部长埃斯珀在3日就表示,希望在亚洲部署陆基中程导弹。此举被媒体和专家广泛解读可能在亚洲引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这主要反映出美国A.对亚洲地区控制力增强 B.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C.霸权政策威胁地区安全 D.冷战政策矛头转向亚洲国家13.礼记月令的“季夏之月”中有关于汉代以前农业生产活

7、动的记载:“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这说明当时A.农业生产注重土壤肥力的保持 B.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开始形成C.气候湿热反常不利于农业生产 D.传统农业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4.明朝初年,仍实行匠籍制度,令匠户世代服役,但却将服役方法改为轮班制,轮班工匠除服役三个月外,剩余时间均由自己支配。这反映出当时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工匠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传统“四民”观念被打破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15.鸦片战争后,洋货的进口虽不断增加,但主要侵占的是大中城市市场,能够深入农村的洋纱以及洋铁等少数品种,也只是存在于通商口岸及附近的少

8、数地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太少 B.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国人抵制洋货的进步意识16.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大礼服。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服装改制与历代改元易服的根本区别是A.改变前朝衣冠形制 B.否定封建服式等级C.标新立异崇洋媚外 D.中西合璧土洋结合17.在1982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和1983年印发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都提到了发展多种经营的问题,允许农民对完成交售任务后剩余的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这些举措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旨在发展农村乡镇工业C.推动经济

9、体制改革出现 D.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方向18.下面是1825年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情况表。造成巴西此种人口构成的历史原因是葡萄牙殖民地巴西人口构成(%)欧洲人23.4混血种人17.8非洲奴隶49.8印第安土著9A.葡萄牙率先开辟了新航路 B.工业革命从英国向美洲扩展C.大量土著居民被掠夺到欧洲 D.黑奴贸易和欧洲移民的拓殖19.下面是欧洲主要国家农业劳动力的生产力水平波动统计表。(以1500年英国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水平1为标准值)由下表可知,英国A.圈地运动提高了生产力 B.经济发展基础较好C.工业化助推农业的发展 D.农业生产总值最高20.在苏俄政权建立初期,一些理想的东西在制度和政策上成

10、了主体,目的成了手段,结果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挫伤了革命群众的积极性。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当时A.新经济政策在执行中出现偏差 B.苏俄面临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暴露 D.农业集体化导致苏俄经济倒退21.有学者指出,实际上无论是民众还是学者都普遍误解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新政”并不是要挑战一个成熟的制度形态,也绝对无意据此发动一场“革命”。相反,“新政”意在将一套并不成熟但大体方向已经确定的制度形态推进到成熟且完善的境地。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A固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形态 B.突破了美国的三权分立政体C.推动了美国行政制度转型 D.实质是民主政治的自我调节22.下图反映的是英

11、国和日本在19731985年消费品物价的上涨情况(单位:)。图中曲线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两国A.政府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经济停滞膨胀状态逐渐缓解C.加大了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 D.均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23.2018年3月,“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由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等11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截至2018年12月底,除日本以外的其他10个国家对协定国几乎废除了所有的关税,日本也废除了100的工业产品和82.3的农林水产品的关税。这些做法A.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B.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C.顺应了贸易自由化潮流 D.加强了成员国政治合作24.传统的区域贸易

12、协定大多是地理位置毗邻的国家之间缔结的协定,而现阶段则出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战略经济伙伴协定、横跨大西洋的美欧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横跨大洋洲与亚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一现象A.促使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 B.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C.有利于消除贸易的不平等 D.对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梭伦认为:“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

13、,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梭伦的改革,走的是所谓的主持公道、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即企图通过中庸的办法来缓和贵族与平民的关系。所以,梭伦在努力提高平民政治、经济地位的同时,却又维护着旧贵族的特权。在改革中,梭伦下令取消债务,废除了“债务奴隶”,但没有满足下层平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另一方面,为安抚贵族,梭伦允许贵族继续保有祖产,确保其能够继续保持优裕的经济地位,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社会公平并未真正实现。摘编自蒋晓光梭伦改革与社会公平材料二在贫富分化、阶级矛盾达到如此尖锐的情况下,启蒙运动高举的正义大旗以及与邪恶势力决一死战的号召,显示出了无可抵御的魅力。普适的正义

14、原则和群众性的革命运动形成了一种共振,构成了一种可以摧毁一切的力量结合。革命不再只是追求和维护某种特定利益和权利的一种手段,而成为了维护普遍的“善”和消灭一切“恶”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妥协成为一种姑息的代名词:“摧毁”“消灭”“打倒”为革命的象征;一切不够革命的东西必须成为革命的对象,一切不具破坏力的东西本身必须加以破坏。法国正是这样自然而然地走上了一条争取自由民主的独特之路,它的革命形成了与英美民主变革完全不同的风格和特征。摘编自王国平法国式民主化道路探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与梭伦改革相比,法国民主化道路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摘编自漆侠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从表格中提取信息,指出其反映出的中国古代人口变动的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汉口开埠以后,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漕运中心,武汉往来商人、货物络绎不绝。据统计,18951913年,全国共设厂矿549家,资本投资总额12028.8万元,其中武汉设厂矿28家,占全国的5.1,资本投资总额为1724万元,占全国的14.3。这种比例仅低于上海而远远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