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15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1295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15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15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15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15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15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15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15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5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选择题(2012安徽文综T28、298分)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1、2题。年份“水银行”买入“水银行”卖出价格(美元/m3)水量(亿m3)价格(美元/m3)水量(亿m3)19910.1010.120.148.1519920.042.340.061.9719930019940.042.720.062.09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北部地区湿润多雨农业用

2、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B.C.D.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解题指南】解答组合类题目可采用“正选法”,也可采用“逆选法”。正选法,即对题干、题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逐个确定正确题肢,找到正确的组合答案,选出即可;逆选法则是先确定明显错误的题肢,再结合选项确定正确答案;选项为3题肢组合的最好用“逆选法”。解答“新概念”类题目时,需要先从题目提供的资料中明确该概念的含义,再结合题干提供的问题背景分析。【解析】1选B,2选D。第1

3、题,以正选法为例:题肢图文信息提取及内容分析结论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该州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不正确根据图中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州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正确根据图中的纬度可知,该州北部纬度较高,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中部和南部纬度较低,光热充足,适合作物的生长正确根据图中居民点的分布可知,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正确第2题,运作“水银行”的目的是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说明在“不需要调剂”时,就没有水的交易;该州中部和南部地区聚落密集、农业用地集中,不论是节水技术的改进,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水价过高,均不会出现水的“0”交易,只有中部和南部水资源充足时才

4、会出现水的“0”交易。二、非选择题3.(2012江苏地理T29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5、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原因(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解题指南】由题目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1)我国图示区域,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地势起伏小;而美国北部是地中海气候,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地势起伏大。(2)跨流域调水能够满足调入区生活用水、促进工农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解析】第(1)题,此题综合考查了我国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和美国西海岸的气候、地势特征,应结合它们的特征回答。第(2)题,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节水措施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回答。答

6、案:(1)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小大原因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4.(2012山东文综T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

7、。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中右下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是:(1)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步骤绘制地形剖面图;(2)联系辽河流域东西部地形、气候、植被等分析其不同

8、水文特征;(3)明确地下水与河水的补给方向取决于水位关系;(4)联系辽河易发生的灾害,考虑工程措施的作用;(5)从调水工程解决用水和改善航道等分析其对调入区的经济意义。【解析】第(1)题,首先根据图中剖面线经过的等高线数值确定剖面图的纵轴坐标,再逐一标注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最后,绘制平滑曲线时注意河谷区的地势下降和等高线高值区的上升。第(2)题,东辽河地处东部湿润与半湿润地区,距海近,降水多,且山区植被茂密,因此水量大,含沙量小;而西辽河发源于半干旱地区,降水少且变率大,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水量少,含沙量大。第(3)题,辽河流域降水偏少且变率大,河流枯水期地表水资源不足,流域内人口

9、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导致生产生活用水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同时河流泥沙淤积抬升河床,使河水水位升高,因此地下水不能补给河水。第(4)题,辽河径流量变化大,洪涝多发易冲毁河岸,丁坝可以改变水流,降低流水对河岸的侵蚀,使泥沙淤积在两岸,保护河岸的同时减少中心航道泥沙淤积。第(5)题,“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可以为辽河流域提供新的生产、生活用水,增加辽河水资源量,改善航运条件,因此可以形成东北地区的南北水运航道,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答案:(1)(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西沙”:干流西侧支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

10、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答对一点即可)(5)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5.(2012浙江文综T3726分)根据图文材料(图甲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乙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材料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11、,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1)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2)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3)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题指南】由题目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1)由材料一可知“海油陆采”是开发海底石油资源的有效方式之一;(2)由材料二知道深圳需转出的企业主要是化学、造纸等行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地区;(3)从图

12、甲和图乙对比初步了解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开发状况等。【解析】第(1)题,“海油陆采”需要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所以“海油陆采”必须是在浅海海域进行。第(2)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深圳的工业渐趋饱和,逐步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把污染较严重的化学、造纸等对环境压力较大的企业转移出来,汕尾市和英德市发展较晚,水陆交通便利,环境承载力较大,适合接纳深圳市的产业转移。第(3)题,黄河三角洲属温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开发刚刚开始,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生物种类生态类型多样。并且黄河三角洲每年还在增大,土壤肥沃等都优于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开发条件。但开发时要注意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答案:(1)石油资源靠近陆地;浅海;潮汐和波浪等影响较小。(可任答两点)(2)主要原因: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较重等。汕尾市。理由:化工、造纸工业污染性较强,且运输量较大;汕尾市相对于英德市环境承载力较大;水运条件较好。(3)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等。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