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材料试题(含参考总结地答案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750541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材料试题(含参考总结地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材料试题(含参考总结地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材料试题(含参考总结地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材料试题(含参考总结地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材料试题(含参考总结地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材料试题(含参考总结地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材料试题(含参考总结地答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一)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共29题)1、 植物的生命过程中要经历( )、( )、( )、( )、( )的过程。2、 植物从一粒( )成长为一株植物,在这株植物上又结出数粒( ),循环往复,延续它们的( )。3、 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方法有( )和( )。4、 有些植物用( )、( )、( )繁殖后代,绿色开花植物大多用( )繁殖后代。5、 有些种子太小了,我们要用( )来看。6、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 )、( )、( )等各不相同。7、 一年之计在于( ),春天是( )的好季节。凤仙花播种的季节是( )。8、 凤仙花在花盆中的播种方法有4步:、( )。要挑选那些(

2、 )的、没有( )的种子;、准备好( )和( ),把一块( )放在花盆的( )上,然后放入( )的( );、用( )在土中按23个( ),深度约( ),每个小坑放( )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 )盖上;往花盆中( )适量的( ),使( )湿润,将它放在( )的地方。9、 除了在花盆中播种凤仙花,我们还可以到校园的( )中播种凤仙花。10、 要看到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过程,可以用这个办法:、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 ),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把种子放在( )和( )的中间,也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都放置种子;、往土壤中浇适量的( ),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11、 种植植物是一项( )的观察研究

3、活动,需要做好( )、( )和( )等多项工作。除在( )的过程中,每天记录( )次( )的长度外,从( )出土开始,每( )还应测量一次凤仙花植株的( ),观察叶的( )和( ),并记在( )上。还可以用( )、( )和( )等方式写观察记录。12、 从土壤中连根拔出一棵树是( )的,这是因为植物的根有( )作用。13、 种子萌发先( ),再( ),植物的根向( )生长,根的生长速度( )。14、 植物根的作用是:、吸收土壤中的( )和(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将植物( )在土壤中。15、 种子播种后,我们先看到了( ),后来种子又变成了( ),( )越长越高,最后开花和( )了。16、

4、 植物的( )不仅需要( ),还需要( )。( )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17、 植物自己能制造生长所需的“食物”,即( ),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 )色的( )依靠( )提供的能量,利用( )和( )制成的。18、 植物叶子利用( )和( ),在( )的作用下生成( )和( )的过程叫( )。19、 1771年,( )国科学家( )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 )。证明了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利用( )把( )和( )转化成( ),并释放出( )。20、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 )和( ),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 )。21、 植物茎的作用是:植物的茎具有( )及

5、运输( )和( )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 )向( )将( )吸收的( )和(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 )向( )将( )制造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22、 把收集到的植株高度数据制成( )图,就能发现植物生长的( )。23、 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是:( )( )( )( )( )。24、 凤仙花植株包括六大器官:( )、( )、( )、( )、( )和( )。凤仙花植物生长发育需要( )、( )、适宜的( )和( )等。25、 凤仙花又叫( )、芨芨草和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 )植物。凤仙花原产( )、印度和马来西亚,共有500多个品种。26、 凤仙花的果实会像弹弓射石子一样把

6、种子弹出来,所以有人把凤仙花的果实叫成( )。27、 植物的茎形态多种多样,高的有( )余米,直径粗的达( )米以上,矮的只有几( )。28、 “无地上茎”不是说没有地上茎,而是地上茎( )或极不明显。茎的横切面多数是( )形;也有( )形,如蚕豆和金钱草的茎;少数成( )状,如仙人掌的茎。29、 任何植物的茎都有( ),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凤仙花的茎叫( )茎,牵牛花的茎叫( )茎,葡萄的茎叫( )茎,红薯的茎叫( )茎。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共29题)1、 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身体的( )、( )以及( )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 )、( )、(

7、 )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叫( )。2、 不同动物生命周期的长短和变化是不同的,有的数( ),有的长达( );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的( )。3、 蚕是一生要经过多次( )的( )。4、 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 )。5、 因为蚕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空气和温度,所以,天气干燥时要在蚕卵上洒些( )。6、 养蚕窍门有:、小蚕爱吃(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 )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要让小蚕吃( )吃( ),桑叶要( )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经常清除蚕的( )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 )的地方,不要在养蚕

8、的房间里喷洒( )。7、 我们可以用观察、测量、拍照、画图、写( )、制作( )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8、 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 ),换下旧皮,这叫( )。蚕的一生要( )好几次皮。9、 蚕的身体分为( )、( )、腹三部分。身体两侧各有6只黑褐色的单眼,蚕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胸有3节,胸部长有3对胸足;腹部有10节,腹部长有4对腹足和1对尾足。全身共有8对足。在胸部第1节和腹部前8节的两侧各生有1个黑点,这是它的气门。10、 在蚕吐丝前,要为它搭一个( ),或用纸做些小格子,这是为了让蚕在那里( )。11、 蚕吐丝变成蚕( ),蚕茧里有蚕( ),蚕蛹会变成( )。12、 养蚕、抽取蚕丝

9、织成( )是我国伟大发明之一。在( )年以前,我国就开始养蚕。现在人们能养出彩色的蚕并吐出彩色的丝了。13、 蚕蛾不吃东西也不会( )。雌蛾体大翅小,雄蛾体小翅大。14、 蚂蚁、蚕蛾和蜻蜓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昆虫,身体都分为( )、( )、( )三部分,头上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15、 蚕的一生经历了( )、( )、( )、( )四种形态。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 ),蚕蛾是蚕的( )。16、 蚕的一生经历了( )、( )、( )、( )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天。17、 蚕生命周期的开始是( ),蚕生命的结束是( )的死亡。18、 蚕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

10、就会变成( ),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 )。19、 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食物、( )、有害( )、( )等。20、 生命周期的时间又叫( )。所有动物的生命周期相同点是:都包括( )、( )、( )、( )四个阶段;不同点是:有的要经过变态,有的不经过变态,有的卵生,有的胎生。21、 动物幼年和成年的样子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如蜻蜓、蝴蝶和蟾蜍、青蛙等。22、 要经过变态的动物有( )、( )、( )等;不经过变态的动物有( )、( )、( )、( )和人等。23、 从卵孵化而来,即卵生,卵生动物有:( )、( )、( )、( )、( )等。由母亲直

11、接生下来,即胎生,胎生动物有:( )、( )和人等。24、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 )不一定相同,周期( )也不一定相同。不经过变态的动物,幼年和成年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25、 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人也一样。人的生命经历了( )、( )、( )、( )四个阶段。人按年龄段划分可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共四个年龄段。26、 人一生中有( )个时期长得最快。第一个时期是( ),即胎儿期到出生后( )岁,共1年零9个月,( )和( )都飞速增长。第二个时期是( ),即( )岁( )岁间。27、 人的大脑在第( )个生长发育期最快。( )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是人生中重要的时期

12、,因此,我们应合理的( )、足够的( )、充足的( )、加强( )。28、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 )牙,一副( )牙。牙齿的生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共有( )颗牙。、( )阶段。( )岁开始换牙。( )阶段。成年人共有( )颗( )颗恒牙,恒牙长出后终生( )。29、 完全变态的昆虫有( )等,不完全变态的有( )等。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三)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共28题)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通常用( )来表示,符号为( )。测量物体冷热常用的工具是( )。 2、 温度计要小心( ),谨防破裂。温度计受热后里面的液体就会( )。3、 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以下问题:

13、、这是一支( )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 )吗?、温度计上的每一个( )表示多少?、它能测量的最( )温度和最( )温度分别是多少?4、 25摄氏度可以写成( ),30读作( )。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 ),10读作( )。5、 不同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不同的温度,我们应选择正确的角度是( ),而不是俯视和仰视。6、 测量水的温度应选择测量值在0( )范围的温度计。7、 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 )端。、将温度计( )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 )与(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 )。、在液柱不再( )或( )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 )被测的水。8、 水的温度低于20时,人体触摸时会感觉凉或冷,超过45时会感觉烫。9、 温度下降,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