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方针教育材料全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750445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7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方针教育材料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冀教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方针教育材料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冀教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方针教育材料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冀教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方针教育材料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冀教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方针教育材料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方针教育材料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方针教育材料全册(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动物的运动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物基本运动方式为研究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了解动物运动时肌肉、骨骼的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生物和仿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能够将观察结果以图和文字的形式在卡片上记录下来,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制作的能力。本单元包括“动物运动会”、“生命在于运动”、“小吊车”三课。一 运动着的世界本册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设计了“动物的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交通运输”5个单元。

2、本课是全册书的起始课,为学生揭开“运动着的世界”序幕,激发学生探索物体运动的兴趣。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 能够提出3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2 能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3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1-3条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能制成资料卡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2 对查阅有关运动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产生兴趣。科学知识目标:1 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各种形式。2 能说出制作资料卡片的基本方法。材料准备:有关运动的各种卡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它们怎样运动?1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风在动

3、、人在行、水在流、鱼在游、鸟在飞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2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有关运动的例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这个深层的哲学问题。3 讨论“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4 引导学生把自己关于运动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选择自己最想研究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研究的问题。搜集有关运动资料。1 讲解:科学家已经做过了许多关于运动问题的研究,查阅资料,了解他人的研究,是解决我们关于运动许多疑问的最好方法之一。2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搜集、查找资料。报纸、书籍、网络,利用标题、目录、搜索快

4、速查询。3 把自己查阅的资料记录并制成卡片。需要记录内容:作者、书名、页码、出版社、出版日期、摘要、摘录日期。4 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资料卡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把自己制作的资料卡片与同学交流、分享。教学反思:二 动物运动会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科学知识目标:、能够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的名称。、能找出运动方

5、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其他目标:、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能发现动物的身体某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并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准备:各种表演辅助工具(棍子、悬挂铁丝、小物件等,两个特大号的袋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表扬同学们的第一次研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我们就会越来越像科学家。”)二、研究动物的运动方式。、小组活动。每组积极准备,选择教师提供的辅助工具,模拟一种或多种动物运动的方式。、表演,全班一起评价。边讨论小结各种动物运动方式。、竞赛。教师准备两个特大号的布袋或较厚的塑料袋,全组同学一起模仿袋鼠妈妈带着两个袋鼠宝宝一起跳跃。看哪组速

6、度快。三、小组集体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完成后讨论小结。四、小组活动: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看哪组的分类标准最多分得最恰当。鼓励发散思维。教学反思:三 生命在于运动教学过程: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能够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科学知识目标:能够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其他目标:意识到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可以帮助自己更准确地知道运动前后身体发生的变化。教学准备

7、:计时工具。学生小组活动用表格。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二、了解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三、小组活动: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注意: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 及时做好记录。四、讨论小结。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发现:五、全班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拍手的节奏原地跳或跑步。两分钟后赶紧测量此时的心跳,并进行记载。自己重复活动,测量运动后呼吸的频率,并进行记载。(此环节可学生分组自由进行也可以全班和老师一起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时因老师拍手节奏的变化和气氛的热烈,学生可能会兴趣更浓。)六、小结。、讨论: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自由发言,鼓励

8、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提出个人锻炼计划。推荐资料:为什么要从小参加体育运动1、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1)骨骼的生长发育:骨骼生长需要不断地吸收蛋白质和无机盐(特别是钙和磷),人体必须有足够的维生素才能使钙和磷很好地吸收。户外活动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麦角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另外,体育锻炼中,跑跳等动作对骨骼的骨化中心能起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2)肌肉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肌纤维变粗,肌肉血液供应好,毛细血管增多,促使肌肉强壮。(3)神经系统的生长

9、发育:在体育锻炼中,肌肉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和放松,也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由于神经系统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加强了,因而改善和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4)心脏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的儿童,心肌健壮,跳动次数比一般儿童要少,这是心脏健康的表现。“您的心脏就是您的健康。”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日”提出的口号。2、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聪明。一个人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儿童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量的能量,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大脑工作时的能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体育

10、锻炼还可使体内胰岛素工作正常,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好地发挥“聪明”功能。3、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抵抗力。医生常说,体育锻炼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比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一分钟只能摄取14公升的氧气,而跑5公里,一分钟能吸取2公升的氧气,等于坐着不动时的8倍,仅从获氧量来看,锻炼与不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就大不相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经受各种气温的刺激,尤其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教学反思:四 小吊车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 能根据图和文字的提示,制作小吊车模型。2 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情感态度

11、与价值观目标:1 能对制作模型、设计仿生产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2 能发挥创造力,大胆设计仿生产品。科学知识目标:1 能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2 能描述某种运动方式有利于锻炼人体的哪部分肌肉。其他目标:1 能对一种仿生产品的设计过程进行描述,体会到仿生产品是科学技术结合的产品。2 能联想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相似,例如,飞机的飞行与鸟的飞行方式相似。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启疑,引入新课。1、 CAI场景:货轮靠岸了,同学们想想看, 有哪些办法可以把货物搬上岸?(滑梯 、直升机、吊车)2、 激趣: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好了一辆小吊车(出示小吊

12、车)。别小看它呀,它一样可以灵活的提起和放下重物。不信的话,看看老师的表演!(教师演示)3、 激发提问:对于这个有趣的小吊车,你有什么疑问吗?4、 引出课题: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小吊车工作奥秘在哪里呢?这是我们今天的课题。(板课题:小吊车的奥秘)二、制作小吊车模型,探究发现其构造和工作原理。1、CAI:探究问题1:小吊车工作奥妙在哪里?2、学生分组制作小吊车模型。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表演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师生共同评价。4、分组有目的的”玩”小吊车.注意观察:小吊车工作的几个关键构造是什么?注意体验:两根牵引绳如何协调作用牵动吊臂?6、说出我的发现:小吊车工作的奥妙。三、通过感受肢体

13、运动,联系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动物肢体的运动原理。 1、讨论:你觉得我们身体有哪些部位可以象小吊车这样提起和放下重物?2 设疑:我们的手臂也可以象小吊车这样灵活的提起和放下物体,你觉得它们相似吗?引出探究问题2:手臂与小吊车的运动原理相类似吗?3、摸一摸(手臂) 看一看(CAI提供手臂剖面图)手臂的构造怎么样。4 学生类比手臂与小吊车模型,描述手臂与小吊车相类似的构造。5、 用手臂模仿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观察体验手臂的变化。感觉手臂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 6、类比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手臂的运动原理,并简单描绘猜测图。学生投影展示猜想图并表述推测依据。四、动画模拟手臂的运动过程

14、,领会和归纳: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牵拉前臂骨完成曲臂运动。反之则是伸臂运动。 2、学生修正手臂运动原理的推测,展说。五、体验肢体的其他运动,进一步认识肢体运动是多个运动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1、引导迁移:身体的其他部位运动原理是不是一样呢? 2、学生再体验踢腿等运动,说说原理。 3、帮助学生提升认识:肢体运动需要多个运动器官的协调作用,任何一块肌肉、一块骨,孤军作战都不足以完成运动。六初步了解仿生学和仿生方法,尝试仿生创意设计。 1、启发:事实上,吊车正是人们在研究了手臂的运动原理后发明出来的一种机械。 2、谈话:你还知道有哪些仿生产品? 3、讲述仿生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STS) 4

15、、学生通过视频了解仿生方法(视频:仿生典例)6、头脑风暴:学生分组探讨一个仿生创意。 7、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回家设计或制作仿生作品。七、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课外自主进行仿生实践活动 把小组的仿生创意进行仿生制作、制图或科幻绘画。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位置与运动本单元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运动的形式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动的状态。运动的本质是位置的移动,本单元从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开始,练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学习怎样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最后学习判断运动着的物体的速度是快还是慢。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单元为“力与运动”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本单元包括“确定位置”、“做沙盘”、“动与静”、“快与慢”4课,前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