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地区(地理课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50022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6.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美地区(地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北美地区(地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北美地区(地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北美地区(地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北美地区(地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美地区(地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美地区(地理课件)(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美概述,北美概述,北美的位置和国家,中央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1)西部高山区-高大褶皱山系,山脉与盆地、高原相间,成因: 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北美大陆西侧形成一系列高大的平行山脉,它们构成了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特点: 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这些山脉隆起的年代较晚( 中生代),许多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 以落基山脉为主,几条平行并列的南北走向的山脉组成,山脉之间分布有宽广的盆地和高原。,二、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沿40N的地形剖面图,(2)中部平原区-平原广阔纵贯,冰川湖泊众多 中部平原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沿岸。面积宽广,地形平坦,叫做中央大平原。平原西

2、部是地势较高的大平原; 平原北部湖泊众多,多为第四纪冰川活动的产物; 南部是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3)东部高原山地区-古老的高原山地 在加拿大境内有拉布拉多高原,在美国境内有阿巴拉 契亚山脉,东部的高原、山地形成年代早,久经侵蚀, 海拔较低,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二、自然地理特征气候,1、主要类型及分布:,2、主要特点:,注: 7种(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无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夏季降水稍多,读北美年降水量图,描述北美大陆东西两岸等降水量线疏密差异,并思考其原因:,西岸:,东岸:,由于高大的海岸山脉 阻挡,使得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在西侧的迎风一面,形成了多雨的湿

3、润地区。而落基山和海岸山脉之间的高原和盆地降水稀少。降水由沿海向内陆急剧减少,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东部山地比较低缓,夏季大西洋湿润气流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等降水量线稀疏。,冬季:极地冷气流可迅速南下达墨西哥湾沿岸,使气温普遍偏低。,对气温的影响:,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可以自由北上,使中东部普遍暖热。,使北美地区温差较大,大陆性特征明显,(2009济宁统考卷)读图,回答问题。,(1)气候类型名称:A. ,B. 气候 (2)北美西部海岸与欧洲西部海岸相比,自北向南依次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气候、 气候、 气候。不同的气候类型是 。,温带大陆性,亚热带湿润

4、,极地,温带大陆性,温带海洋性,地中海,北美还有温带和热带沙漠气候,(3)北美东部沿海与亚洲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气候、 气候。不同的气候类型是 。,极地,温带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性湿润,亚洲还有温带和热带季风气候,(4)图中表示 气流,来自 洋,在其影响下形成 气候。为什么这种气候只局限在沿海地区? ,温和湿润,太平,温带海洋性,受海岸山脉阻挡,气流不能深入内陆。,(5)图中表示 气流,在其影响下,北美东部沿海地区冬季的气候特点是 。 (6)在气流的影响下,常形成 天气现象。,由大陆吹来的干燥,寒冷干燥,寒潮,(7)两种气流为什么能在北美中部长驱直入?,北美中部平原北起北

5、冰洋,南到墨西哥湾,冬季寒潮可长驱南下,夏季暖湿气流也可深入到大陆北部。,1、河湖众多,三、自然地理特征水文,河流: 东部河流水流平稳,通航便利;西部河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密西西比河 圣劳伦斯河 科罗拉多河 哥伦比亚河,(1)密西西比河水系水文特征:,(2)西部山区的河流:短小流急,富水能。 科罗拉多河与科罗拉多大峡谷: 发源于美国西南部的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脉,由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向西切过科罗拉多高原,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然后转向南流,注入加利福尼亚湾。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多为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古生代早期的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

6、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又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1919年被美国开辟为大峡谷国家公园,1980 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哥伦比亚河与大古力水电站: 发源于加拿大西南部的落基山脉西坡海拔820 m 的哥伦比亚湖,然后向南奔流,进入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最后在俄勒冈州注入太平洋。哥伦比亚河全长2000 公里, 落差达808米, 因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又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具有流量丰富、稳定、含沙量小的水文特征,是美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也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美国与加拿大已进行了规模的梯级开发,其中大古力水电站是美国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649万千瓦 。,(3)圣劳伦斯河及

7、航运价值: 位于北美东部,五大湖的出水道,从安大略湖东北端流出,向东北注入大西洋。圣劳伦斯全长1287千米,2/3 为美国和加拿大分界河。由于流域内降水丰沛,加上有五大湖调节,具有流量大而稳定的水文特征。五大湖-圣劳伦斯河谷地区是加、美两国人口和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的地区,货运量大,而且沟通了五大湖和大西洋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较高的航运价值)。,五大湖,密歇根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之间有运河相通,并经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连,大型海轮由大西洋可直抵五大湖沿岸,促进了北美的经济繁荣。,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剖面示意图,五大湖各水面

8、高低不同,由西向东逐级降低,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的有将近100米的落差,并有一个断层陡岸,从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尼亚加拉瀑布风光,1.移民国家,欧洲人,三、人文区域特征: 移民国家和发达国家,主要移民: 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重要的移民国家,他们的居民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移民及其后裔的大汇集。 (1)欧洲各国移入的白人占80%以上,主要是英、法后裔。( 二战前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移向未开发国家。) (2)黑非洲一些国家的移民及其后裔。( 二战前被殖民者劫掠而来的奴隶) (3)还有来自拉丁美洲,主要是二战后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4)亚洲移民( 二战前殖民主义者招工来开

9、发东南亚和美洲。最早的中国移民,大多是19世纪美、加两国修筑太平洋沿岸铁路和开采金矿,从广东一带招募来的劳工。现在,华人在两国的许多大城市中都有分布。此外,当地原来的土居民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也都是来自亚洲。他们是在1万年前地球上冰河时期,白令海峡的海水结成冰桥,从西伯利亚踏着白令海峡上的冰桥来到美洲的黄种人。,当地土著居民,3、北美的两个主要国家均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都是工业发达、 现代化程度高的国家。,2、主要语言: 通用语言为英语,加拿大部分居民使用法语。,美 国,美国国旗被叫做“星条旗”。旗面左上角为蓝色星区,区内共有50颗白色五角星。它们代表美国的50个

10、州。星区以外是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它们代表最初独立时的13块英国殖民地。美国1776年脱离英国而独立,到现在只有230多年历史,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它的领土从大西洋岸,逐步向西扩大到太平洋沿岸。,二、自然条件优越,(1)经纬度位置: 美国本土部分所跨纬度都在北温带,只有阿拉斯加州有北极圈经过,属寒带和亚寒带,面积较小。夏威夷州有北回归线经过,位于热带海洋中,风光绮丽。所以美国是一个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经度范围主体部分大约位于125W65W。属于西半球。,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面与加拿大为邻,西南面与墨西哥接壤。东南面濒临墨西哥湾。阿拉斯加州的北面临北冰洋。夏威夷群岛是位于

11、北太平洋中,属于利尼西亚大群岛中的一组火山岛,属于大洋洲,所以美国是一个跨两洲的国家。美国沿岸有许多优良的港湾,冬季不冻,海上交通便利。,(2)海陆位置:,(3)地形:,美国大陆横剖面示意图,南北纵列的三个地形区,平原面积大,耕地多,(4)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部:沿太平洋岸的北段,全年受西风影响,迎风坡降水较多,山区林木茂密,为美国的林业基地之一; 南段属地中海式气候,为美国西部的重要农业区;山间高原和盆地,因被高山阻隔,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农业需要灌溉。 东部:降水较多,特别是东南部气温较高,降水丰沛,有利于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生长。 中部平原是美国最主要的农业区。,(5)水文:水源

12、充足,水运便利,水力资源丰富,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了良好条件。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纵贯美国中部平原,航运便利。而且通过运河与五大湖相连,构成一个巨大的内河航运系统,交通十分便利。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田纳西河,发源于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水力资源丰富,已经实现了梯级开发,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并且成功地进行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六个方面全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实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是“河流综合开发的范例“。,(6)美国的矿产、水能、森林、草原等自然 资源丰富。,美国煤、石油、天然气、铜、铁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森林覆盖率

13、占全国面积的13,西北部山区林木茂密,中部大平原草原面积广阔。水资源和水能资源都居世界第4位,东部的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哥伦比亚河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西岸,迎风坡降水丰富,是全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丰富,墨西哥湾沿岸平原盛产石油。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是最重要产煤区。,.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但是,美国虽然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由于高消费和浪费等原因,仍需大量进口,是世界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三、人文区域特征,人种:白种人(80%) 人口分布不均: 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

14、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域;,(1)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不平等,(2)农业:专门化的农业生产,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美国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主要生产小麦、大豆、玉米、 棉花、烟草、乳肉等。,2003年美国主要农产品在世界的位次, 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专门化。 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不足3,生产过程中的耕种、灌溉、施肥、除草、收割、脱粒、储存、运输都有专门的公司来承担,高度的机械化和专门化,效率高、产量大。,美国农业生产的最大特点是专门化。, 另一方面表现为地区生产专门化。,农业地区生产专门化,成因分析,乳畜带: 分布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由于气候温凉,热量条件差,不适宜种植粮食农作物,但可

15、以种植牧草; 东北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众多,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是乳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小麦、玉米带: 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 社会经济方面: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农业技术先进,农业产量大,商品率高;市场广阔。,棉花带: 分布在美国南部,纬度低,热量条件好,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适宜棉花的生长。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分布在美国西部山区,这里有许多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气候干旱;在中央大平原的西部,由于位于西风的背风坡,又离东部的大洋较

16、远,降水较少。干旱的气候,使农业生产离不开灌溉;草场资源比较丰富,是美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玉米带面积不到美国耕地总面积的1/10,玉米产量却占全国的45。小麦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0。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常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例如,在商品谷物地域兴修水利,发展灌区,实行休耕和轮作,保证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稳产和高产;建立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美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美国农业十分依赖国际市场,经常面临农产品过剩的问题。 过去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以及滥垦耕地,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美国曾多次爆发“黑风暴”灾难。目前,许多农场实行轮作制度和免耕法,以保护耕地。 消耗能源过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