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案《咕咚》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8618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本教案《咕咚》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绘本教案《咕咚》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绘本教案《咕咚》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绘本教案《咕咚》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绘本教案《咕咚》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绘本教案《咕咚》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本教案《咕咚》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动名称:咕咚活动设计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通过猜测、观察、动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2感受故事中动物的情绪并学说对话:“快逃!快逃!咕咚来了!”3.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能积极的参与想象、猜测活动。活动准备绘本人手一本(在大熊页面后面用回形针别往),录有“咕咚”音效的磁带(或电脑中的音频文件),绘本PPT。活动过程一 神奇的“咕咚”声。1.教师播放“咕咚”的声音,引发幼儿的猜测,激活已有经验。师:仔细听这儿有一个声音。猜一猜他会谁发出的呢?2.教师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的猜测并给予积极的回应。二幼儿自主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1.师:(展示PPT第一页)有一天,正在散步的小老鼠忽

2、然听见了“咕咚”声,他会怎么办呢?(通过观察画面上小老鼠的表情并模仿他的动作,体验小老鼠害怕的心情。)2.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师:小老鼠跑着跑着,会遇到谁呢?他们说了些什么?请小朋友自己一页一页地仔细看,再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3.幼儿自己翻阅绘本,教师走近幼儿,观察他们的阅读情况并给予指导,也可重点与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们理解画面的内容。三讨论并理解绘本内容。 1.引发讨论,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 师:小老鼠吓得往前跑时,碰见谁了?说了些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播放相应的画面,引导幼儿看图,理解故事内容。鼓励幼儿模仿绘本中动物的表情及语言:“快逃!快逃!咕咚来了

3、!”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熊出现的前一页上动物们乱成一团的状态。2.引发幼儿对绘本后半部分的兴趣。师:有谁发现了这群小动物?它会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3.教师播放后面的画面,和幼儿一起观察、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的表情并学学它的动作,再模仿小动物们紧张的样子。四讨论“咕咚”是谁。 1教师以轻松的口吻提问:“咕咚”到底是谁啊? 2.引导幼儿体验故事幽默的结局。 教师以诙谐的语气问:再看看,还有什么也能发出“咕咚”的声音? 3.引发讨论:“咕咚”可怕吗?小动物们为什么害怕呢?第二课时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能正确地排列故事发展的线索图标。 2.借助线索图标的帮助,积极尝试扮演故事

4、中的角色,表演故事。 3.体验和同伴共同表演的快乐。活动准备绘本PPT,动物图片一套(线索图标),角色头饰(或胸饰)两套。绘本人手一本。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回忆。1. 教师出示绘本咕咚。师:前几天我们一起分享了这本书,大家喜欢吗?最喜欢什么地方?2师:故事里有谁?“咕咚”是谁?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线索图标)。二 完整讲述故事。1. 教师和幼儿一起看PPT,再次完整欣赏故事,复述故事中的主要对话。在看完第2页后提问:小老鼠听到“咕咚”声时,心里怎么想?它先遇到了谁,说了些什么?是用什么样的声音说的?(教师引导幼儿用害怕的声音和表情讲述对话内容。) 师:小老鼠接着又会遇到哪些动物,说了些什么?我们一边看一边说。 2.教师鼓励幼儿共同讲述,重点讲述大熊的说话内容以及表情、动作。三按序排列线索图标,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1.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图标,请个别幼儿排列线索图标,集体检查、调整。 师:谁能按顺序把小老鼠遇到的动物一一排列出来?2. 打开大熊带领动物找“咕咚”的PPT,与幼儿排列的图标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其中的不同。师:这两组排列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四幼儿选择相应的角色表演故事。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及时表扬声音和表情到位的幼儿,并提示幼儿:如果不记得自己何时出场,可以借助线索图标。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再玩几次,让幼儿体验和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