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历1-血液科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48079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历1-血液科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药历1-血液科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药历1-血液科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药历1-血液科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药历1-血液科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历1-血液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历1-血液科(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王新义 住院号 B27936 第 16 页教学药历首页建立日期:2016 年 5 月 20 日 科别: 血液科 建立人: 曹 洋 姓名王新义性别男出生日期1943年07月01日住院号B27936住院时间: 2016 年05月 19 日出院时间:2016 年05 月 22 日籍贯:陕西省民族:汉工作单位:退休家庭电话:手机号:13246477281联系地址: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南段172号身高(cm)166体重(kg)70体重指数25.40血型不详血压mmHg100/70mmHg体表面积(m2)1.702不良嗜好(烟、酒、药物依赖)否认烟、酒不良嗜好,否认药物依赖性。主诉和现病史:主诉:发现

2、皮肤包块2年余,加重2月。现病史:2014年2月患者无意中发现左腹股沟区一大小约11cm的包块,伴局部瘙痒,无疼痛等不适,局部外用“易菲沙”治疗,瘙痒缓解但包块大小无明显变化,后未再继续诊治,2015年7月患者感包块增大,约33cm,伴局部疼痛,无发热等,当地医院建议行活检,患者拒绝,给予抗炎等治疗,疼痛减轻但包块仍进行性增大,2016年3月患者感包块明显增大,且数量明显增多,伴局部疼痛,夜间盗汗,于贵阳市某中医医院行针灸及中药治疗(具体不详),疗效不佳,且逐渐出现左下肢进行性肿胀伴疼痛,无发热、乏力等不适,10余天前患者于我院皮肤科门诊行局部活检,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提示: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

3、淋巴瘤(C-ALCL)。今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皮肤T细胞淋巴瘤”收住。近期患者精神食纳尚可,夜休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减轻约2kg。查体:体温:36.8,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70mmHg。下腹部及会阴部可见多发紫蓝色包块,部分融合成块,较大者约5cm5cm,局部表面破溃伴脓性分泌物,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触诊不清,余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辅助检查:(2016-05-13,本院)腹股沟区包块活检病理:(腹股沟)皮肤CD30(+)T细胞淋巴增生性病变,符合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C-ALCL)。既往病史:既往2002年行“阑尾切除术”。患“风湿性心脏病”10

4、余年,“心房纤颤”5年余,既往曾口服美托洛尔等治疗(具体不详),近期未曾服药。患“高脂血症”5年余,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治疗,近期未曾服药。患“脑梗死”半年,目前未行相关治疗。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外伤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输血史。既往用药史:美托洛尔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经详询患者后亦无法确定具体用法),拜阿司匹林片0.1g口服Qn家族史:生于陕西省,久居本地,无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配偶健在,1子1女健在,父母已故(死因不详),1兄因肝癌过世,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伴发疾病与用药情况:无过敏史:对“罗红霉素”过敏,否认食物过敏史。 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置史:无入院

5、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出院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初始化疗方案分析:初始化疗药物:药物名称用量用法用药时间0.9% NS注射用环磷酰胺100ml0.8g静滴5% GS多柔比星脂质体250ml20mg静滴Qd(持续3.5h)0.9% NS注射用长春新碱20ml1mg静注0.9% NS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100ml40mg静滴脂质体前0.5h化疗方案分析:患者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属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一周类型,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NCCN)发布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指南2015年第二版的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该

6、患者首次化疗选择CHOP方案,即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C 环磷酰胺0.8g d1:该药物为前药,在体外无抗癌活性,进入体内被肝脏或肿瘤内存在的磷酰胺酶或磷酸酶水解,变为活性的磷酰胺氮芥而起作用。起作用机制与氮芥相同,与DNA发生交叉联接,抑制DNA的合成,也可干扰RNA的功能,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代谢产物对尿路有刺激性,应用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大剂量应用时应水化、利尿,同时给予尿路保护剂美司钠。D 多柔比星脂质体20mg d1-2:多柔比星属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是治疗淋巴瘤、白细胞的基石药物,具有抑制DNA、RNA和蛋白合成的细胞毒作用。将多柔比星包封于聚乙二醇脂质体中,可以保

7、护脂质体免受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识别,从而延长其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同时还可以达到靶向治疗作用并减少毒副反应。O 长春新碱1mg d1:长春新碱抗肿瘤作用靶点是微管,主要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而影响纺锤体微管的形成,使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还可干扰蛋白质代谢及抑制RNA多聚酶的活力,并抑制细胞膜类脂质的合成和氨基酸在细胞膜上的转运。P 甲泼尼龙40mg d1-5:该药为糖皮质激素,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其抗肿瘤作用主要作用于淋巴细胞,可诱导淋巴细胞DNA降解,抑制核转录因子活性,干扰淋巴细胞内代谢,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初始药物治疗监护计划:1. 该方案中的主要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均可导致

8、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等减少,可能会造成患者易感染、易出血和贫血等。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血常规检查情况,以确定化疗能否正常继续。2. 方案中的三种化疗药物均会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已给予止吐及抑酸药物进行预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化疗的依从性,药师应关注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情况。3. 环磷酰胺有膀胱毒性,可能发生血性膀胱炎,已给予美司钠注射液预防,但仍需大量补液,应嘱患者多饮水,同时要注意其非血液学毒性如心肌炎、中毒性肝炎、肺纤维化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等。另外环磷酰胺水溶液仅能稳定23小时,药师应嘱护士现配现用。4. 长春新碱的神经系统毒性是该药剂量限制性毒性,可

9、引起外周神经症状,如手指、神经毒性等。主要表现为足趾麻木、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外周神经炎、偶见腹痛、便秘,麻痹性肠梗阻。另外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脑神经也可受到破环,并产生相应症状。药学查房中药师应着重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相关的临床症状。该药物外渗会造成严重组织坏死,嘱输注期间不可随意碰触输注部位,发现药液外渗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并嘱护士输液时避免日光直射。5. 多柔比星脂质体的心脏毒性虽然较传统阿霉素小,但患者具有高危因素,化疗期间仍应注意监测患者心电图、心功能的变化。6. 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水肿等,又可引起排钾增加,导致乏力、腹胀等,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另外其对胃肠道

10、的影响表现为胃酸、蛋白酶分泌增多,引起消化性溃疡、甚至出现出血、穿孔。应密切关注病人消化道功能的变化,嘱患者若出现腹痛、咖啡样呕吐物、黑便、血便等情况,应立即告知医务人员。其它主要治疗药物:药物名称用量用法用药时间起止时间异丙嗪注射液12.5mg肌注脂质体前0.5h5.19-5.200.9% NS美司钠注射液100ml400mg静滴环磷酰胺后0h、4h、8h5.19别嘌呤醇片0.1g口服Bid5.195.20碳酸氢钠片0.3g口服Q6h5.19-5.225% 碳酸氢钠注射液125ml静滴Qd5.19-5.20GNS500ml静滴Bid5.19-5.22维D钙咀嚼片600mg口服Qn5.19-5

11、.22托烷司琼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Qd5.19-5.200.9% NS注射用艾斯奥美拉唑钠100ml40mg静滴Qd5.19-5.225% GS注射用磷酸肌酸250ml2g静滴Qd5.19-5.225% GS注射用复合辅酶250ml200 u静滴Qd5.19-5.215% GS维生素B6注射液250ml200mg静滴Qd5.19-5.20甲钴胺片500ug口服Tid5.20-5.225% GS注射用脂/水溶性维生素250ml1支静滴Qd5.21-5.22药 物 治 疗 日 志2016.5.19 首次病程病例特点:1、老年男性;2、慢性病程;3、既往2002年行“阑尾切除术”。患“风湿性心

12、脏病”10余年,“心房纤颤”5年余,既往曾口服美托洛尔等治疗(具体不详),近期未曾服药。患“高脂血症”5年余,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治疗,近期未曾服药。患“脑梗死”半年,目前未行相关治疗。对“罗红霉素”过敏。既往无血液系统相关疾病;4、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70mmHg。下腹部及会阴部可见多发紫蓝色包块,部分融合成块,较大者约5cm5cm,局部表面破溃伴脓性分泌物,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触诊不清,余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5、辅助检查:(2016-05-13 本院)腹股沟区包块活检病理:(腹股沟)皮肤CD30(+)T细胞淋巴增生性病变,符

13、合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C-ALCL)。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LK(-),Bcl-2(+),Bcl-6(-),CD10(-),CD15(点状+),CD2(+),CD20(-),CD3(+),CD30(+),CD4(+),CD43(+),CD45RO(个别+),CD5(-),CD56(-),CD7(个别+),CD79(-),CD8(-),CXCL-13(-),EMA(-),GranzymeB(-),LCA(+),MUM1(+),Pax-5(-),PD-1(-),TIA-1(-),Ki-67(90%),EBER(杂交)(-)。入院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治疗计划: 1

14、.级护理,低脂饮食,留陪人;2.完善相关检查;3. 目前相关检查未见化疗明确禁忌,今日始在营养心肌、抑酸、止吐及水化、碱化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DOP方案化疗,具体用药:C环磷酰胺0.8g d1,D多柔比星脂质体20mg d1-2,O长春新碱1mg d1,P甲泼尼龙40mg d1-5,化疗过程中注意防治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发生,还应注意其他化疗相关风险如心脏毒性、肝肾毒性、水钠潴留、糖脂代谢异常、消化道溃疡等。用药分析:(病程首日化疗药以外的其他药物)1异丙嗪注射液: 异丙嗪是吩噻嗪类抗组胺药,也可用于镇吐、抗晕动以及镇静催眠,注射给药后吸收快而完全,血浆蛋白质结合率高,肌注给药后起效时间为20分钟,抗组胺作用一般持续时间为612小时。在脂质体阿霉素前半小时给药,针对阿霉素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进行预防性止吐,也可以预防阿霉素使用中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2美司钠注射液:该药为含有半胱氨酸的化合物,能与重复活化的环磷酰胺毒性代谢产物相结合,形成非毒性产物自尿中迅速排出体外,预防环磷酰胺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的损伤。因该药排泄速度较环磷酰胺及其代谢产物快,故应重复用药,该药时间分别为环磷酰胺后0h、4h、8h。3别嘌呤醇片:该药可抑制尿酸合成,其机理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