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东坡的诗词与美食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480103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苏东坡的诗词与美食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苏东坡的诗词与美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苏东坡的诗词与美食(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苏东坡的诗词与美食苏东坡,一位罕见的文学巨匠,一位胸怀坦荡的官员,一位乐观向上的老饕。他的著名诗作,已然名留千史,历久弥新、经久不衰,与这一切相伴的,还有他所热爱的美食。“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公元1061年,大才子苏轼步入仕途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陕西凤翔的副市长。然而不幸的是,他碰到了多年不遇的大旱。尽职尽责的苏轼亲领百姓抗旱、祈雨。这位老饕灾情一除,就命人宰羊烹煮羊汤与民同庆。以致与之后遭到贬谪,回忆往事,仍对陕西的羊汤念念不忘。十年后,苏轼调任杭州副市长,在这里他与茶结缘。一天,因病请假,孤山寺的禅师让他饮浓茶数碗,蓦然病已痊愈。苏轼便在禅寺粉壁上题了七绝一首“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

2、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自此,苏轼爱上了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成为了各个茶馆茶庄的名联。之后,苏轼受到诬陷,被贬至湖北黄州,做了地方武装部副部长。即使生活艰难,苏东坡也抱着极为乐观的心态,继续着他的美食生活。初到黄州中写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这哪里能看出被贬官的悲哀,分明是一副赏美景、尝美食的好心情。黄州是苏东坡一生的重大转折,由此他的诗词更为豪迈,心情更为洒脱,一切达到了“不惑”的境界。生活是清苦的,但美食使生活充满了乐趣。

3、为此他还专门写了猪肉赋。“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其中还详细记述了黄州炖肉做法。除此之外,苏东坡还曾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到“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黄州临近长江,因此鱼也成为了苏东坡美食的原料,闲暇无事之时,苏东坡常学渔夫样身披蓑衣,在江边垂钓,上钩的鱼很快就上了他的餐桌,连有毒的河豚也未曾幸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绝句,满溢春天的美食。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之后,左迁惠州,苏东坡欣喜地发现这里并非荒蛮,这里“四季如夏”,到处飘着果香、茶香,

4、苏东坡很快适应了当地的客家饮食习俗。他说:“惠州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深厚。”这里地处亚热带,瓜果蔬菜生长得快,苏东坡的口味似乎也入乡随俗,喜欢上了素食,他看着自己耕种的蔬菜即将收获,喜悦地赋诗道:“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此外,新鲜清爽的荔枝更令他喜悦,苏东坡甚至赋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足可见其作为“老饕”的乐观与坦荡。透过一句句著名诗作,东坡在诗词与美食间遨游,将二者协调融合。苏轼,确乎是文学巨匠与夭美老饕的完美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