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导论(曾五一)ppt第1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464913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导论(曾五一)ppt第1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统计学导论(曾五一)ppt第1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统计学导论(曾五一)ppt第1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统计学导论(曾五一)ppt第1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统计学导论(曾五一)ppt第1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导论(曾五一)ppt第1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导论(曾五一)ppt第1章(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一、统计(Statistics)的涵义 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有力工具。 统计的研究对象具有以下特点: (一)数量性。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 (二)总体性。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三)变异性。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2,日常生活中,“统计”的3种含义,统计工作(又称统计实践)是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字资料工作的总称。 英文中的统计statistics与“国家”

2、 同一词根,可以说,自从有了国家,就有统计实践活动。 统计数据是统计实践活动的成果。 如:经济增长速度、价格指数等。 对统计数据要求: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与统计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3,二、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统计设计,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资料积累 开发应用,统计学理论与相关实质性学科理论,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统计调查、实验,4,统计研究的全过程包括以下基本环节:,(一)统计设计 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在有关学科理论

3、的指导下,制定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给出统一的定义、标准。同时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案和工作进度等。搞好统计设计不仅要有统计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而且还要求设计者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本身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 (二)收集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有两种基本方法。对于大多数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来说,有可能通过有控制的科学实验去取得数据,这时可以采用实验法。对于社会经济现象来说,一般无法进行重复实验,要取得有关数据就必须进行调查观察。,5,(三)整理与分析 运用的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是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

4、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的统计信息。 推断统计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方法根据样本数据去估计或检验总体的数量特征。推断统计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四)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对于已经公布的统计资料需要加以积累,同时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结合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理论知识去进行分析和利用。如何更好地将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应用于各自的研究领域是应用统计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6,第二节 统计学的种类及其性质,一、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政治算术学派 最早的统计学源于17世纪英国的政治算术。其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William P

5、atty,16231687年) 。威廉佩第在政治算术(1676年)一书中,写到:本书“不用比较级、最高级进行思辨或议论,而是用数字来表达自己想说的问题借以考察在自然中有可见的根据的原因。” 政治算术学派主张用大量观察和数量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的主张,为统计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二)国势学派 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是德国国势学派的阿亨瓦尔(GAchenwall,1719-1772)。国势学派虽然创造了统计学这一名词,但他们主要使用文字记述的方法对国情国力进行研究,其学科内容与现代统计学有较大的差别。,7,(三)社会统计学派 1850年,德国的统计学家克尼斯(K.G.A.

6、knies)发表了题为独立科学的统计学的论文,提出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一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对比分析的科学,他主张以“国家论”作为国势学的科学命名,而以“统计学”作为“政治算术”的科学命名。 在德国、日本和前苏联,社会统计学派都曾有相当大的影响。 各国学者在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的设定与计算、指数的编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统计调查的组织和实施、经济社会的数量分析和预测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已成为现代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恩格尔系数”,至今仍为人们广泛使用。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8,(四)数理统计学派,创始人是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Ad

7、olphe Quetelet,17961874年)。他所著的代表作概率论书简、社会物理学等将概率论和统计方法引入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 在学科性质上,凯特勒认为统计学是一门既研究社会现象又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科学。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数理统计学得到迅速发展。 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提出并阐述了“相关”的概念; 皮尔逊提出了计算复相关和偏相关的方法。 戈塞特建立了“小样本理论”,即所谓的“t分布”; 费歇 样本相关系数的分布、方差分析、实验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到20世纪中期,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数理统计学派成为英美等国统计学界的主流。,9,二、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

8、学,历经300多年的发展,统计学目前已经成为横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多科性的科学。 “统计学是有关如何测定、收集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从横向看,各种统计学都具有上述共同点,因而能够形成一个学科“家族”。从纵向看,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各种实质性科学,同它们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专门领域的统计学。 由此可见,现代统计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抽象的数量为研究对象,研究一般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方法的理论统计学。另一类是以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数量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统计学。,10,图1-2 统计学学科体系,11,理论统计学把研究对象一般化、抽象化,以数学中

9、的概率论为基础,从纯理论的角度,对统计方法加以推导论证,其中心内容是以归纳方法研究随机变量的一般规律。理论统计学的特点是计量不计质,它具有通用方法论的理学性质。 应用统计学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所谓应用既包括一般统计方法的应用,更包括各自领域实质性科学理论的应用。应用统计学从所研究的领域或专门问题出发,视研究对象的性质采用适当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解决所需研究的问题。应用统计学不仅要进行定量分析,还需要进行定性分析。所以应用统计学通常具有边缘交叉和复合型学科的性质。 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总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理论统计的研究为应用统计提供方法论基础,应用统计学在对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中,又常

10、常会对理论统计学提出新的问题,开拓理论统计学的研究领域。,12,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以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为特定研究对象的应用统计学。 要在社会经济领域应用统计方法,必须解决如何科学地测定社会经济现象即如何科学地设置指标的问题。要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也必须以有关的经济与社会理论为指导。因此,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特点是在质与量的紧密联系中,研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表现。 由于社会经济现象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社会经济统计学不仅要应用一般的统计方法,而且还需要研究自己独特的方法,如核算的方法、综合评价的方法等等。 通过社会经济统计,国家可以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掌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11、,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监督和预警,为宏观调控和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运行的状况和企业自身的经营动态,为企业营销决策、投资理财提供参考。,13,二、统计学与有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数学与统计学。 数学与统计学都是研究数量规律的,都要利用各种公式进行运算。数学中的概率论,为统计学提供了数量分析的理论基础。统计学中的理论统计学以抽象的数量为研究对象,其大部分内容也可以看作是数学的分支。 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 从研究对象看,数学以最一般的形式研究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统计学特别是应用统计学则总是与客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的。 从研究方法看,数学主要是逻辑推理和演绎论证的方法。而统计

12、本质上是归纳的方法。统计学家特别是应用统计学家需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或实验去取得数据,研究时不仅要运用统计的方法,而且还要掌握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14,统计学与经济学,统计学与相关的实质性学科如经济学等,有密切的联系。 统计学是开展经济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通过统计的实证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有关的数量规律,同时检验经济学理论的真实性和完善程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三分之二以上与统计有关。 经济学等实质性学科对经济统计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不仅统计指标的设定离不开实质性学科的指导,而且应用统计方法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受所研究对象性质的影响。 统计学与相关实质性学科的区别。 实质性学科研究该

13、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并对有关规律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论证。而统计学只是为实质性学科研究和认识数量规律提供专门的方法和工具,并不直接对规律产生的原因和机理作进一步的分析。,15,第三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例如要研究全国城镇居民的收支情况,就以全国城镇居民作为一个总体。 同质性是确定统计总体的基本标准,它是根据统计的研究目的而定的。 研究目的不同,则所确定的总体也不同,其同质性的意义也随之变化。例如,研究城镇居民贫困户的生活状况,那么,贫困线下的城镇居民户则构成了统计总体,贫

14、困线下的城镇居民户是同质的,而贫困线上的城镇居民户是非同质的。 统计总体还应具备大量性。统计总体应该由足够数量的同质性单位构成。,16,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单位可以是人、物、机构等实物单位,也可以是一种现象或活动过程等非实物单位。 总体和单位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随研究目的不同,总体范围不同而变化。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为总体,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又可能变成单位。 根据总体所包含的单位数量,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两类。有限总体是由有限量的单位构成的总体。当总体单位数难以确定,其数量可能是无限时,便构成无限总体。,17,二、样本 当总体单位数量很

15、多甚至无限时,不必要或不可能对构成总体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这时,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从由作为研究对象的事物全体构成的总体(又称母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总体的代表加以研究。这种由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又称子样)。样本也由一定数量的单位构成的,样本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称为样本容量。 三、标志 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称为标志。例如每个工人都具有性别、工种、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年龄、工龄、工资等属性和特征,这些就是工人作为总体单位的标志。,18,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品质标志的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如工人的性别。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

16、量方面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现,如年龄。 如果一个总体中各单位有关标志的具体表现都相同,称之为不变标志。例如在工人这一总体中,职业是不变标志。在一个总体中,当一个标志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有可能不同时,这个标志便称为变异标志。例如各人的工龄可能表现不同,因而是可变标志。 一个总体至少要有一个不变标志,才能够使各单位结合成一个总体。不变标志是总体同质性的基础。 作为总体,同时必须存在变异标志,这表示所研究的现象在各单位之间存在着差异,才需要进行统计研究。,19,四、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统计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如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4790.6亿元。 统计指标由两项基本要素构成,即指标的概念(名称)和指标的取值。 指标的概念(名称)是对所研究现象本质的抽象概括,也是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质的规定性。确定统计指标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使之与社会经济或科学技术的范畴相吻合。同时,又必须对理论范畴和计算口径加以具体化。 指标的数值反映所研究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和水平。在观察指标数值时,必须了解其具体的时间状态、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