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文体知识与审题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742774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的文体知识与审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散文的文体知识与审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散文的文体知识与审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散文的文体知识与审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散文的文体知识与审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的文体知识与审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的文体知识与审题(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文体知识、审题及答题要领方法,徐大宁,文体知识 题干分析 答题要领与方法,散文 文学四大体裁 小说 诗歌 戏剧,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一)散文的特点,明确概念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1、 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古今中外,不受时空限制。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因此,阅读散文要善于理清思路,分析意境,鉴赏语言及写法,

2、从而深入领会散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散文的艺术魅力。,(二)散文分类,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 处。 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 3状物散文移情就物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4. 叙事散文 叙述事件主旨在事件的本质中 5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人事物与理相通处。,(三)散文的结构 A,散文的结构是思路的体现。把握思路必须了解结构。 散文结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纵向式结构:(时间)如背影,落花生、藤野先生。 并列式结构:(横向)(性质分类,各个侧面、空间),如天山景物记、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纵横交错结构(网状结构):如土地、社稷坛抒情。 层进式结构(观察、认识的过

3、程):如荔枝蜜。 流动式结构(作者情感的变化):如荷塘月色、绿 对比式结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郭沫若的杜鹃。 特写式结构(集中写一个场面或片断):阿累一面。,(三)散文的结构 B,散文结构的又一分类法: 情节结构类型有六种:线状结构、网状结构、画面结构、象征结构、写实结构、散片结构。 一、线状结构: 线状结构,就是各个情节组成部分按时间的自然顺序、事件的因果关系顺序连接起来,呈线状延展,由始而终,由头至尾,由开端到结局,一步步向前发展,虽然有时倒叙、插叙和补叙,但并不改变整个情节的线式格局。线状结构有单线式和复线式之分。(如麦天)宜写叙事类作文。 二、网状结构 -以人物的心灵为中心点,以人物

4、的意识、心理活动为辐射线构成情节,其结构如蛛网般,就是网状结构。,(三)散文的结构 B,三、画面结构 以景物、场面为主体的画面式情节单元的组合,即为画面结构。(如风景谈)宜用于节日一类作文 四、象征结构 象征性情节结构,一般是先物后意识、观点、思想、感觉。(如白杨礼赞)宜写怀想的天空路 五、写实结构 写实结构是类似小说所采用的情节结构。(如麦天)宜写好奇心一类作文 六、散片结构 散片化情节结构的特点:一是故事情节呈现为散文的片断,就如同散文的叙事是片段事件的连缀,而不是有头有尾的连贯故事一样。二是形散而神不散,即通过片断事件的叙述和自然景物以及社会风情的描绘,创造出生动的意境,表达特定的主体情

5、思。(如土地)宜写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四)散文的线索,散文线索是文章结构的因素,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线索的类型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议论总是紧扣线索物的,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五)散文的主旨与语言,散文的主旨: 散文是以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为主的,散文的主旨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

6、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散文的语言: (1)质朴、自然的,(5)清新、流畅的 (2) 生动、形象的, (3)深刻、隽永的, (4)华彩、凝练的,(六)散文结构思路的考查与解题方法,关于结构思路考试命题常常这样出题: 1、 通过考查关键词语来考查对文章思路的理解; 2、 通过考查文段的层次、句子的层次或作用来考查对思路的把握; 3、 通过概括文段段意来检测是否把握了思路; 4、 通过补充或删减多余的词句来考查是否理解了作者的思路。,(六)散文结构思路的考查与解题方法,解题方法 1、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是解答阅读题必经的第一步。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而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安

7、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层次,必须首先对全文、全段有大体的了解,在做题时,应该在整体把握住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段弄清文章的段意、层意,(注明小节号,划分简括段意,)这样才有可能理清文章的思路 2、把握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 分析记叙文、抒情文的结构,应注意以下几点: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感情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文章内容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等。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应该首先把握全文的结构体式,议论文常见的结构体式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等。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应该抓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要点。,(六)散文结构思

8、路的考查与解题方法,3、注意语言标志。 很多文章有明显的语言标志,如“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文章的段内层次,往往有一些衔接上下文的词语,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另外还可以看标点,断层次。 4、注意找出中心句。 一篇文章,找到了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把握了文章的思路。一个段落,抓住了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可以弄清这个段落的层次结构。文章中还有一些过渡句、提挈下文的句子,也是我们答题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利用。 5、注意分析文章的线索。 线索是文章思路的表现,分析出线索,就能把握其思路。,(六)散文结构思路的考查与解题方法,关于结构思路考试命题常常这样

9、出题: 1、 通过考查关键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来考查对文章思路的理解; 2、 通过考查文段、句子的层次作用来考查对思路的把握; 3、 通过概括文段段意及段间关系来检测是否把握了思路; 4、 通过补充或删减多余的词句来考查是否理解了作者的思路。,(七)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写作方法,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明晰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表现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常见的表达技巧有:象征、对比、烘托、渲染、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写作方法及各种表达方式与各种修辞手法、 布局谋篇的技巧乃至人称运用的综合运用等。 要求:同学们应注意积累常见手法的术语、特点及其作用,此不赘述。

10、,2、写作方法,叙述的顺序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描写的方法如人物描写(肖像描写等)、事件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 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情景交融等); 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如联想、想象、渲染、烘托、衬托(正反)、对比、抑扬(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 、虚实、象征、铺垫等,(七)鉴赏散文的写法,1、表达方式,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11、。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三、描写 描写的作用: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1、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与社会背景,2、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3、渲染气氛,4、更好地表现(烘托)人物,5、推动情节、6、表现主题。 4.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3)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承上启

12、下 、统摄全篇、详略主次、行文线索 、层层深入、伏笔照应、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设置悬念、点面结合、深化升华主旨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比、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通感、夸张、双关,应掌握12种,(4)修辞手法,5、要关注以下“表达技巧”的作用: 一、人称的运用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心理,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考 题 示 例 2000年高考长城 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第六段

13、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的好处是: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2、这句话承接“人们发现”而来,陈述的对象不再是作者,而是“人们”,写的自然是“人们”的感受,因此改用第三人称“它”。,(七)鉴赏散文的写法,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明晰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表现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散文常见的写法有:象征、对比、烘托、渲染、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写作方法及各种表达方式与各种修辞手法、 布局谋篇的技巧乃至人称运用的综合运用等。 要求:同学们应注意积累常见手法的术语、特点及其作用,此不赘述。,八、审

14、读解析题干,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分析的作用: 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 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 题干能显示答题区位。 题干能显示答题方法 题干能暗示答题的方向、区位、内容、方法、要求。,题干分析,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答: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 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 答:因为都江堰的建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方法科学:“

15、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09江苏 上善若水,指明答题范围方位,指明答题对象,指明答题方向,指明答题要求,暗示命题意图:考内容的筛选,暗示答题方法:分点简答,指明答题要求,从位置看,从全文内容看,从形式句式看,八、审读解析题干解出暗示,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6分)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

16、意。(6分) 答: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暗示要回答的表达方式方面的特色,暗示还要回答的其它写作手法方面的特色,暗示要分点回答且答点至少3点,是文题,故须从全文内容答。是比喻,故要解出本体,“深”,暗示未明说;“几层”暗示有若干方面且有物人理的逐层深入的关系,八、审读解析题干,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分析的作用: 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 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