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42317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控制与控制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13章控制与控制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13章控制与控制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13章控制与控制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13章控制与控制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章控制与控制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控制与控制过程(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量大小的并非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在一个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许多相关的环节,只有找出制约组织经济效益提高的某一关键环节,把这个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木桶原理,美国每年近10万家企业倒闭 日本每年近6万家淘汰出局 中国每3天就有1万家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上海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 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5岁 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是78岁 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是1112岁 全球500强公司的平均寿命4042岁 全球1000强集团的平均寿命30多岁,组织、领导与控制是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所不可缺少

2、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同属于管理的“维持职能”,其任务是保证系统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但是,管理是在动态环境中生存的社会经济系统,仅有维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 控制是管理工作的最重要职能之一。它是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4,4,4,第十三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活动 控制过程 有效控制,5,5,5,第一节 控制活动,一.控制的定义和必要性 1.控制的含义 计划提出了管理者追求的目标,组织提供了完成这些目标的结构、人员配备和责任,领导提供了影响、指挥、激励和沟通的环境,而控制提供了有关偏差的知识以及确保与计划相符的纠偏措

3、施。 控制可以定义为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其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简单地说,控制就是用于确保结果和计划相一致的过程。,6,6,6,含义:一是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针对出现的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计划得以顺利实现;二是在纠偏的同时还包含着在必要时修改计划标准,使计划更加适合于实际情况。,计划与控制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 计划越是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的效果也就越好; 控制工作越是科学、有效,计划也就越容易得到实施。,7,7,7,2.控制的必要性 尽管计划可以制定出来,组织结构可以调整得非常有效,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调动起来,但是这仍然不能保证所有的行动都按计划执行,不能保证

4、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斯蒂芬罗宾斯) 具体而言控制工作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 a.环境的变化 b.管理权力的分散 c.工作能力的差异,8,8,8,二.控制的基本原理,1. 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连接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叫耦合。控制论就是研究耦合运行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 2. 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系统的标准 Z 是不断变化的某个参数 S的函数。即:Z = f ( S ) 3. 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9,9,9,资金,人力,10,10,10,(一)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分类 1.

5、程序控制 控制标准值Z是时间t的函数Z=f(t) 、自动控制以时间作为控制的主要参考参数 2. 跟踪控制 控制标准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 数。若先行量为W,则Z=f(W)。 例如:军舰跟踪海岸线 反弹道导弹截击飞行目标 猎狗追赶兔子等 (续),三。 控制类型,11,11,11,狗 追 兔 子 问 题,Z 狗 Z = F ( W ) 兔子 O 追捕曲线 W,12,12,12,没有明显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Kt的函数。 Z值是通过学习过去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 Z = f ( Kt )。 如工业机器人,3. 自适应控制,13,13,13,工业机器人是能模仿人体某些

6、器官的功能(主要是动作功能)、有独立的控制系统、可以改变工作程序和编程的多用途自动操作装置。 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能代替人做某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或是危险、恶劣环境下的作业,例如在冲压、压力铸造、热处理、焊接、涂装、塑料制品成形、机械加工和简单装配等工序上,以及在原子能工业等部门中,完成对人体有害物料的搬运或工艺操作。,14,14,14,(控制标准值由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传递因子S和K及各种附加参数C) 例如: Z= max f ( X, S, K, C ) Z= min f ( X, S, K, C ),4. 最佳控制,15,15,15,1

7、.前馈控制 亦称预先控制或事前控制,是实际组织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前馈控制以未来为导向,在工作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采取防范措施,以便在实际偏差出现之前,管理者就能运用各种手段对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纠偏。,(二)根据时机、对象、目的不同,老农与石头,有一位老农的农田当中,多年以来横亘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犁头,还弄环了他的中耕机。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 一天在又一把犁头打环坏之后,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无尽麻烦,老农终于下决心要了结这块巨石。于是,他找来撬棍伸进巨石底下。他惊讶地发现,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像的那么深,那么厚,稍使劲

8、就可以把石头撬起来,再用大锤打碎,清出地里,老农脑海里闪过多年来被巨石因扰的情景,再想到可以更早些把这桩头疼事处理掉,禁不住一脸的苦笑。,启 示,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我们会领悟出企业管理中的道理:遇到问题应立即弄清根源,有问题更需要立即处理,绝不拖延。 企业管理活动中,往往会遇到反复出现的问题或不良现象,如若讳疾忌医或拖延了事,积压下来,就必然给企业造成困难,甚至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严重时还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所以,对企业管理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问题,不应回避,而应抓住苗头,及时调查,追根溯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18,18,18,前馈控制的显著优点 前馈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进

9、行的控制, 因而防患于未然,避免事后控制无能为力 的弊端。 前馈控制是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 件进行的控制,不针对具体人员,不会造 成心理冲突,易于被员工接受并付诸实施。,19,19,19,2.同期控制 亦称同步、实时、事中、现场或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组织活动开始以后而进行的指导和监督。 a.监督是按照预定的标准检查正在进行的工作,以保证目标的实现;指导是管理者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导下属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同商讨纠偏措施,以便使工作人员能正确地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b.同期控制的作用: 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 可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20,20,20

10、,3.反馈控制 亦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组织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a.反馈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组织成员绩效评定等。 b.作用: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计划的控制和活动的安排提供借鉴。 c.弊端:在实施纠正措施之前,偏差就已经产生。,控制类型比较分析,扁鹊的医术,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很诧异,再问:“但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道:“长兄治病,是治于病发之前。由于一般人还不知道自己有病,觉得他没有做什么事,所以他的名气无

11、法传播出去。中兄治病,是治于病起之时。一般人对自己病况不以为然,以为他只能治治轻微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于严重之时。一般人常见我施行大手术而让病情有了好转,疗效对比明显,所以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听罢很是敬佩:“你说得好极了。”,启示,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防重于治,企业家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敏锐洞察力,尽最大可能去化解经营中的潜在风险。可惜大多数经营者都未能体会到这一点,总是要等到错误决策造成了重大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候却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24,第二节 控制过程,一。确立标准 1.确定控制对象(经营活动的成果) 环境特点及

12、其发展趋势的假设 资源投入(数量、质量、价格、投入、产 出期,控制成本) 组织的活动(符合组织计划和预期结果的要求:员工的工作规范,各部门和各员工在各个时期的阶段性成果),25,25,25,2.选择控制重点 (1)获利能力 (2)市场地位 (3)生产率 (4)产品领导地位 (5)人员发展 (6)员工态度 (7)公共责任 (8)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26,26,26,3.制定标准的方法 (1)统计性标准 (2)根据评估建立定性标准 (3)工程标准,27,27,27,二。衡量绩效 1.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2.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3.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三。 纠正偏差 1.找出

13、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2.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3.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 注意消除人们对纠偏措施的疑虑,28,28,28,一。 适时控制 发生偏差及时纠正,UCL CL LCL,时间,特征值,0,第三节 有效控制,29,29,29,二。 适度控制 1.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2.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3.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分析,30,30,30,三。 客观控制,有效控制必须是客观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 检查、测量、正确判断、正确评价企业各时空点实施与计划的符合或背离程度。 基于正确的认识,从而制订出正确的措施,进行

14、客观的控制。,31,31,31,四。 弹性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可能遇到某种突发的、无力抗拒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企业现实与计划产生较大偏离。有效控制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应该具有灵活性或弹性。 与控制标准有关 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有关,系统的目标是多重目标的组合 弹性计划与弹性衡量标准 有效控制系统往往集中于例外发生的事情的处理,坎翰公司(信息控制),当财务副总经理乔治豪斯和会计主任海伦.罗宾斯走进坎帕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阿达林巴恩斯的办公室时,巴恩斯向他们大发其火: “为什么没有人向我汇报?为什么我不能知道公司里在发生些什么事情?为什么要把我蒙在鼓里?没有人告诉我公司进展

15、得如何?而又在出现危机,我好像从未听到过我们有什么问题。现在,我要求你们两个人制订出一种制度来,保证我及时得知信息。下星期一之前我要知道他们将如何做好这一工作。如果要我对这家公司负责,我就不能客忍把我和我所知道的事情隔离开来。”,乔治豪斯离开总经理办公室后,豪斯对会计主任报怨说:“这真是个怪人!他要知道的或可能想知道的每件事还不都放在了他办公桌后面的台子上的报表架里了吗?” 1. 谁是对的巴思斯还是豪斯?巴思斯得到信息了吗? 2为了保证这位董事长能得到控制所需的信息,你打算怎么做?,34,34,思考题,1、控制的类型。 2、控制的重点有哪些? 3、有效控制的方法有哪些?,考试题型,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25分)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四论述题(16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25分),主要知识点,领导与管理、管理与控制 、管理的对象、管理者的技能 科学管理、组织理论、人性假设理论 不确定型决策与风险型决策 滚动计划法、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目标管理实施的过程 组织环境,主要知识点,组织结构形式、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领导影响力、领导特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 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有效沟通的要求。 控制的含义、领导与控制的不同、前馈控制的优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