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数学建模B题第一问模型:分析不同时空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程度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074089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全国数学建模B题第一问模型:分析不同时空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程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全国数学建模B题第一问模型:分析不同时空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程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全国数学建模B题第一问模型:分析不同时空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程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全国数学建模B题第一问模型:分析不同时空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程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全国数学建模B题第一问模型:分析不同时空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程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全国数学建模B题第一问模型:分析不同时空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程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全国数学建模B题第一问模型:分析不同时空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程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型建立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程度实际就是出租车的合理规模,而合理的规模是由供与需的关系决定的,当供需平衡时显然匹配程度高,供大于求或者供小于求都表示匹配程度低。因此我们从供需平衡理论出发,试图建立描述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程度的模型。然后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出租车数据,用我们的模型进行分析,以此模拟全国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程度。1.1 出租车供需平衡关系分析当需求量与供给量达到一致时,即处于均衡状态,而这个量就称为供需平衡量,也是一个最佳量。本文借鉴供需平衡理论的原理,对出租车供需关系进行分析。出租车供需平衡关系分析模型:出租车流量 F 是关于出租车服务水平 S 与出租车出行总量

2、 V 的函数,即F=f(S,V) (1.1)由出租车客运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关系可知,当出租车供给量 T 和乘客出行次数 A 均为常数(即令 T 一几,A 一而) 时,就有唯一的解 S*和 V*。由式(1.1) 得出一个确定的出租车流量:F*=f(S*,V*).S* 和 V*可通过下面的方程组得出:(1.2)因此,出租车流量 F*实际上是由 To 和 A0 决定的。所以可以将 F,写成:(1.3)图 1.1 描述了这种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乘客主要关心的是候车时间,候车时间 越长,乘客就认为出租车服务水平越差;相反,候车时间越短,就认为其服务水平越高,因此,出租车服务水平 S 常用候车时间的倒数又

3、1/t 表示。由于候车时间比较直观,所以常用候车时间 t 代替服务水平 S。则式(1.2)中的函数 J, D 分别改写为:(1.4)因为候车时间 t 和服务水平 S 是成反比的,所以候车时间 t 对出行总量 V 的曲线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如图 1.1 所示。图 1.1 出租车供需平衡关系1.2 出租车供需平衡的动态关系分析1.2.1 出租车在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供需平衡分析城市客运交通需求与供给受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及规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城市客运交通供需情况发生变化时,若城市客运交通需求量下降,出现城市客运交通供过于需的局面,出租车客运需求量也势必随着下降,则出租车供给量超出需求量,出租

4、车空驶率上升,导致出租车行业利润下降,部分出租车将退出出租车市场;若城市客运交通需求量上升,出现城市客运交通供不应需的局面,相应的出租车也势必会承担一部分供给不足的部分,出租车需求量上升,出租车空驶率随之下降,出租车行业利润上涨,刺激市场增加出租车的供给。以上两种变化无论哪种变化,出租车市场和整个城市客运交通的需求与供给最终都会达到新的平衡,出租车系统在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供需平衡原理见图 1.2 所示。 图 1.2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供需平衡分析图1.2.2 出租车自身系统内部供需平衡分析假定城市的总客运需求量不变,则出租车系统内部,严格控制出租车供给量,出租车供给量下降,出租车空驶率也随着下

5、降,当供给量满足不了需求量时,将会出现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如乘客打车难、等待时间长、出租车司机拒载等,出现这些问题后,乘客就会考虑选择其他出行方式出行,导致出租车客运需求量下降,从而使出租车需求与供给达到新的平衡;但若增加出租车供给量,出租车空驶率将随之上升,当供给量增加到超过客运需求量时,出租车的服务质量将会上升,乘客打车就比较容易、等车时间较短,从而吸引其他交通方式出行的乘客,出租车客运量将会上升,最后出租车系统内部再次达到供需平衡。因此,出租车系统供需平衡是一种供需相对的平衡,出租车系统内部的供需平衡原理见图 1.3 所示。图 1.3 出租车系统内部供需平衡分析图下面以出租车客运需求与供

6、给和出租车运价的相互作用为例,来说明出租车自身系统内部的动态供需关系变化。图 1.4、图 1.5、图 1.6 中 表示出租车的供给量。出租车的供给量的变化=( 1)主要取决于进入市场的出租车数量和运输能力,因为城市道路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 表示市场对出租车的需求. 供给量(S,)、需求量(D,)、运价(P,) 这三个变量的=( )下标附以时间变量 t,表示它们在时间 f 的值。在动态分析中,本时期的供给量是由上一期的市场价格和需求决定的。例如,若上一年运价和需求决定的均衡供给量大于实际的供给量,也就是运能紧缺,因为运价上涨将导致下一年运输系统能力的增加,反之亦然。从理论上讲,出租车客运需

7、求与供给和出租车运价的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及趋势可分为 3 种情况。每一种情况取决于供给曲线的斜率和需求曲线斜率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或者换句话说,每一种情况取决于供给的运价弹性和需求的运价弹性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第一种情况,供给曲线 S,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 D,的斜率。在此情况下,运价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大于运价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因而任何超额需求或超额供给只需较小的运价变动即可消除,在这种情况下,运价和交通量的变动的时间序列是向平衡点收敛的,称为动态的稳定均衡,如图 1.4 所示。图 1.4 收敛的蛛网第二种情况,供给曲线 S, 的斜率小于需求曲线 D,的斜率。在此情况下,一旦出现失衡

8、后,以后各年的供不应需和供过于需的波动幅度,都越来越和均衡值相背离,运价和交通量的变动的时间序列是发散的,称为不稳定均衡,如图 1.5 所示。图 4.5 发散的蛛网第三种情况,供给曲线 S,的斜率的绝对值与需求曲线 D,的斜率的绝对值相等。在此情况下,当初始状态偏离均衡状态后,以后各年的运价和交通量的变动序列,将表现为环绕其均衡值永无休止的循环往复的波动。如图 1.6 所示。图 1.6 循环往复的蛛网1.2.3 出租车交通供需平衡的判定指标供需基本平衡、供过于需和供不应需是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三种情况。判断出租车供需是否平衡,主要通过里程利用率和车辆满载率这两个指标来考察。1.里程利用率里程利用

9、率是指载客里程与行驶里程之比,可用式(1.5)所示:里程利用率二载客里程(公里)/行驶里程( 公里)x100% (1.5)这一指标反映出租车的载客效率,如果比例高了,说明出租车行驶中载客比例高,而空驶比较低,对于打车的乘客来说可供租用的车辆不多,乘客等待时间增加,说明供需关系比例紧张。如果比例低了,则出租车空驶比例高,乘客租用比较方便,但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就要下降。如 2014 年某市居民出行调查的出租车一日出行调查得到,当日的出租车平均营业里程为 194.89 公里/ 辆,平均行驶里程为 357.44 公里/辆,则里程利用率为 54.5%。与国际一般标准相当,表明目前该市市的出租车供给量基本满

10、足客运需求量。2.车辆满载率车辆满载率是通过在城区客流集散较为集中的地点选取几个长期观测点,对单位时间通过道路的载有乘客的出租车数量占总通过出租车数量的比,公式为:车辆满载率= 载客车数( 辆)/总通过车数(辆)x 100% (1.6)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控制出租车的满载率实现运力与运量的适当平衡,在中心城市,当出租车载客率低于 70%时,限制出租车运力增加; 高于 70%时,增加出租车运力,这样对于提高服务质量,满足高峰时运力需求具有重要作用。4.3 基于供需平衡的出租车合理规模分析4.3.1 相关定义出租车客运周转量:一天内出租车运送旅客数量与运送里程的乘积。出租车有效行驶里程:出租车载

11、客时的行驶里程。出租车无效行驶里程:出租车在未载客时的行驶里程。出租车平均运营速度:出租车全天行驶总里程与运营时间之比。出租车行驶总里程:出租车在一天中载客时行驶里程与未载客时行驶里程之和。出租车平均有效车次载客人数:出租车在运营中,平均每次有效行驶时所运载的乘客数。出租车平均空驶率:一天中无效行驶里程与行驶总里程之比。 4.3.2 建模总体思路建模的总体思路是:先从需求角度、供给角度选取合适的模型参数,以分别测算需求角度下的出租车总有效行驶里程和供给角度下的出租车总有效行驶里程。然后,以出租车总有效行驶里程为供需达到平衡的平衡点,使两个总有效行驶里程相等,以测算城市出租车合理规模。最后考虑其

12、他因素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修正。需要指出的是,模型的建立是在一定空驶率,即一定服务水平下需求与供给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假设前提下的。模型建立的总体思路见图 1.4 所示。图 1.4 建模总体思路1.3.3 模型参数的选取1.从需求角度考虑模型参数的选取 由影响城市出租车客运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城市经济水平、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其他出行方式的发展情况、出租车运价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总结分析,选取城市总人口、人均日出行次数、出租车的分担率、以出租车方式出行时的平均出行距离及出租车平均有效车次载客人数等参数,这些因素于出租车的有效行使里程直接相关。其中,城市人口的构成也对出租车客运需求也有很大的影响。由

13、于流动人口对城市的熟悉程度不如城市常暂住居民,所以其选择出租车出行的几率较大,特别是旅游性城市。因此,在测算城市客运需求量时,有必要将流动人口与城市常暂住居民分开考虑。2.从供给角度考虑模型参数的选取在第三章中可以知道,出租车的供给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政府对出租车发 展的策略及数量管制等一列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因素都很难具体量化。所以在这里考虑了出租车的运输成本对出租车供给的影响,因为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出租车是具有一定盈利的性质,带有市场的一些性质,有别于一般公交。一辆出租车的运输成本可分为两部分: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可以看出变动费用主要与平均运营速度、平均运营时间、有效行驶里程、空驶率有关。

14、可以看出固定费用主要平均运营时间有关。通过出租车运输成本的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的计算式,可以看出,出租车的平均运营车速、平均日运营时间、总有效行驶里程和平均空驶率对出租车的运输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从供给角度选取这四个参数。4.3.4 基于供需平衡的城市出租车合理规模模型建立通过从需求角度和供给角度选取模型参数时,可以发现,出租车的总有效行驶里程对出租车客运需求量和出租车供给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可选取出租车的总有效行驶里程作为出租车供给量和需求量达到平衡的模型变量,以建立基于供需平衡的城市出 租车合理规模模型。1.从需求角度测算出租车总有效行驶里程 有(1)出租车承担的出行周转量测算(2)

15、需求角度出租车总有效行驶里程的测算出租车在运营的过程中,每次载客的人数并不相同。出租车的总有行驶里程按需求角度为出租车承担的出行周转量与出租车平均有效车次载客人数之商。则从需求角度测算的出租车总有效行驶里程可用式(1.12)表示。这里需指出的是,出租车平均有效载客人数并不是一个定值。它随着城市经济增长,人民可支付能力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个人私密性的要求,而逐渐趋小。2.从供给角度测算出租车总有效行驶里程 有出租车空驶率是城市政府部门调节出租车供给量的一个重要的参数,且出租车的总有效行驶里程与其空驶率直接相关。而出租车的空驶率可用下式表示。供给角度的影响因素可从该式中清晰的反映出。 将其变形得到从供给角度测算的出租车总有效行使里程的计算公式为3.基于供需平衡的城市出租车合理规模模型由前所述,根据出租车供需平衡关系可知,当出租车客运需求量与供给量达到平衡时,此时的城市出租车规模处于最佳状态。在此,以出租车总有效行驶里程作为平衡点,即当从需求角度测算得到的出租车总有效行驶里程 与供给角度测算得到的总有效行驶里有程 相等时,出租车客运需求与供给达到相对平衡。则有有上式是在一定空驶率的条件下,得出的人们对出租车需求量。4.对基于供需平衡的城市出租车合理规模型的修正影响城市出租车的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