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学学习体会演讲稿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740088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国学学习体会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国学学习体会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国学学习体会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国学学习体会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年国学学习体会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国学学习体会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国学学习体会演讲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学习体会演讲稿 各位前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叫杨舒雯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作为一个初学者对国学的感悟当然我的内心也是万分慌乱的所以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长辈指教 国学在我心目中就是一种可以被称为“和血液最相近”的存在它固然高深却也是如此的平易近人我才刚刚踏上这条国学之路便萌生出一种强烈的想法我不要做那种研究了一辈子中华文化仍感觉离自己很远的文弱书生我认为国学不能算是血液人善良的本性已被玷污国学的作用就是将这些杂质从血液中分离出来恢复最初的样子如此它便是一味医心的良药国学包含的内容极其之广其海纳百川的心量令人赞叹老师告诉过我做学问要“死去活来”可以适当的死读书但一定不能读死

2、书或书读死学经典最需要的是活灵活现而不是死气沉沉 我们书院有一个讲论语的老师讲的非常有意思他总是能应很有内涵的话把大家逗的哈哈大笑后来我们向他请教为什么能把论语讲的这么生动时他解释道语言是有语境的当你能够借助语境的描写来突出语言时带来的效果一定是成功的其实日常学习也是这样的当你认真去体会语言环境时便会发现乐趣多多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我自身有了很多的改变和感触特别是对一些经典的理解上也逐渐步入正轨 首先想谈一下个人对大学这部经典的感悟此经开篇便挑明主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完全围绕着发扬德性的原则是为大学三纲随后展开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大学八目

3、而八目却是以修身为中心阐发修身方法与修身目的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修身是儒家极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理念唯修身才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义礼智信孝悌忠等中心思想才能成为真正的仁人 其实人们大都是有些阿q精神的总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如果说错一句话或者办错一件事情顿时新生羞愧之感但转瞬之间刚出现的羞愧就渐渐消失了显示给自己找一两个理由接着成千上百个理由就出现了认为自己完全是正确的话也没说错事情也没办错再过一段时间来看自己简直可以称之为圣人了所以孔夫子对此发出感慨:“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历史上也有很多现货的例子如晚清忠臣曾国藩 自前段时间读完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有我便格外的对曾国藩感兴趣两者乍听没有

4、什么关系让人摸不到头脑其实只是通读明史后发现历朝历代的官吏、大臣等曾身居高位的人他们最终几乎都没落得好下场如严嵩、张居正、俆阶、魏忠贤但为什么曾国藩从一个两榜不第的乡下小子进入大清国培养官员的最高学府翰林院官拜翰林院检讨后来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曾国藩缘何仕途之路这么稳固顺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懂得时时反躬自省虽身居高位依然省克自新不被眼前的繁华和舒适所迷惑他的日记中曾多次出现过“语不诚”、“心有骄气”、“言不诚”、“语多不诚”、“口过甚多”、“有狂妄语”、“言多谐虐”“背议人短”之语自责之意甚矣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在“言行不一”时心中仍存有一份理智和清醒特别是那一份羞惭众所周知身在官场

5、中的人难免有为人不诚言不由衷之通病巧言令色、阿谀奉承更是无处不在更何况曾国藩出于权利的顶端他此时还能存有自省、羞愧之心真的是可以成为人们学习的模范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人;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由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大意就是让人时刻反躬自问检查自己里做的不够好里做的不对以便多加改善提升自己的修为由此得知反躬自省不但是修身的必经之路也是为人处世必学的一门功课 可是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但不懂得反躬自省反而怨天尤人双眼都被利益所蒙蔽有一首名为解人颐的诗生动的描写了人类贪欲的心理: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两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

6、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要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永不知足是人类最大的弱点夫子早在论语中讲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就是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不是用道义而得来的富贵我看来好像漂浮的白云此句的中心思想便是视身外之物如浮云清贫仍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也正是国学界千百年来始终没有一个定论的“孔颜乐处”他们到底乐什么而生活在今天富足社会的我们却丝毫体会不到物质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幸福人的私欲在渐渐膨胀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宋代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都是有很深的道

7、理的人心中的贪、嗔、痴、慢都在阻碍善性的发扬孰不知只有不为物累才能高风亮节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知足常乐的故事:明朝时江西金溪有一个人叫胡九韶他的家中比较贫困每日努力教书、耕作也仅能糊口但是他每天日落时总要到家门口焚香叩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日清福他的妻子笑着说:“我们一日三餐都是菜粥走能称得上是清福呢”他则说:“我要庆幸自己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灾祸而且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安居乐业没有挨饿受冻还要庆幸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又呢” 清心寡欲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一种道德修养但不是看破红尘无所作为颜回虽然清心寡欲但一直潜心修学钻研儒家学问他在纷乱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着一颗不被名利污染的心而且一直在学些在进步在推行和实行“仁”的思想他有理想也有追求活的充实而又自由我们也应当学习这种不求富贵、寡欲清心的心态努力修身、力行圣贤之道在今后的学习中向着理想奋斗并在今后为国学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line-height:150%;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pt;mso-font-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