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全面解析和翻译复习(绝对经典).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38959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全面解析和翻译复习(绝对经典).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全面解析和翻译复习(绝对经典).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全面解析和翻译复习(绝对经典).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全面解析和翻译复习(绝对经典).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全面解析和翻译复习(绝对经典).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全面解析和翻译复习(绝对经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全面解析和翻译复习(绝对经典).ppt(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 言 文 阅 读 复 习 之16篇文言文字词句总结,一、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15 曹刿论战 1.重点实词 又何间焉 间:参与 弗敢加也 加:以少报多 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 虽不能察 察:弄清楚 既克 克:战胜 公问其故 故:缘故,原因 彼竭我盈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望其旗靡 靡:倒下 肉食者鄙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2.重点虚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词 就 表示承接) 虽不能察,必以情 (介词 依,按照) 又何间焉 (语气助词 呢) 惧有伏焉 (兼词 于此,在那里) 公将鼓之 (语气助词 可不译) 大小之狱 (助词 的) 夫战,勇气也 (句首发语词 可不译),3

2、.通假字 小惠未徧 徧,通“遍”,遍及,普遍 4.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 福,名词作动词,赐福 公将鼓之 鼓,名词作动词,击鼓,5.古今异义 又何间焉 间 古义是参与 今义是隔开、不连接 牺牲玉帛 牺牲 古义是指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是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大小之狱 狱 古义是指诉讼案件、罪案 今义是指监禁罪犯的地方 必以情 情 古义是实情 今义是感情 忠之属也 忠 古义是指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是指忠诚、忠实 可以一战 可以 古义是可以凭借 今义是表可能或能够的能愿动词,12 出师表 重点虚词 (1)、“以”字的用法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连词 以致) 以塞忠谏之路也 (连词

3、 以致) 以光先帝遗德 (连词 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介词 把) 咨臣以当世之事 (介词 用) (2)、盖 盖追先帝之殊遇 (相当于“原来是”“大概”,表推测原因) (3)、于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介词 对,对于) (4)“之”字的用法 恢弘志士之气 (助词 的) 先帝称之曰能(代词 代指向宠),通假字(这2个通假字,书下注释没有)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词类活用 光先帝遗德 光, 陟罚臧否 臧否, 此皆良实 良实, 攘除奸凶 奸凶, 亲贤臣远小人 亲/远, 深入不毛 毛 ,,通假字(这2个通假字,书下注释没有)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同“缺”,缺点

4、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同“拣”,选择 词类活用 光先帝遗德 光,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陟罚臧否 臧否,形容词作动词,评论人物好坏 此皆良实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恶的人 亲贤臣远小人 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深入不毛 毛 ,副词作名词,生长草木的地方,古今异义 临表涕零 涕 古义是眼泪 今义是鼻涕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古义是痛心、遗憾 今义是深切地憎恨 开张圣听 开张 古义是扩大 今义是店铺开张 不以臣卑鄙 卑鄙 古义是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今义是(语言、行为)恶劣 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古义是时候、时刻 今义是四季之中

5、的第三个季节,16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重点实词 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身高 谓其妻曰 谓:告诉,对说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于是入朝见威王 见:朝见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时时而间进 间:偶尔,间或 期年之后 期:一周(年、月),2.重点虚词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介词 向) 皆朝于齐 (介词 到)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介词 在) 令初下 (副词 才,刚刚),3.古今异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古义是委婉劝说 今义是讥讽 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是土地方圆 今义是某一区域,部位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是指国君身旁的近臣 今义是方位词,4.词类活用 吾妻之美

6、我者 美,意动用法,以为美 私我也 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动用法,使听到,8 送东阳马生序 1. 重点虚词 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第一个是介词,因为;第二个是介词,把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以: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来,用来。 俯身倾耳以请 以:连词,表目的。 诸 假诸人而后见也 (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盖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盖:句首语气词,可不译。),2.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3. 词类活用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

7、活用为动词,挂在腰间。,4. 一词多义 至 色愈恭,礼愈至 (至:形容词,周到)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至:动词,到) 5古今异义 录毕,走送之 走:赶快去,跑。今义为“行走”、“走路”。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借。今义为“虚伪的”、“不真实的”。 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今义为“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 再:两次或第二次。今义表示为“又一次”。,1.以衾拥覆(介词,相当于“用”。) 2.生以乡人子谒余(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身份,可译为“用(凭)身份”。)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4.俯身倾耳以请(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

8、心语。) 5.以中有足乐者(连词,表原因,相当于“因为”。)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前一个“以”同“是”组成复音虚词,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理的结果;后一个“以”是介词,相当于“把”或“拿”。),6.区别虚词“以”的用法,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重点实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起,被任用 百里奚举于市 市:市场 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担子 行拂乱其所为 乱:使颠倒错乱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了解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发:表现,2.重点虚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介词 从)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连词 表承接关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9、安乐也 (连词 表并列关系) 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指示代词 这) 人恒过 (副词 常常,往往),3.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不顺,梗塞 (3)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弼,4.古今异义 (1)举于版筑之间 筑,古义指捣土用的杵 今义是建筑、修路 (2)举于士 士、古义是狱官 今义是士兵,5.词类活用 劳其筋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 使劳累 饿其体肤 饿,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 使饥饿 空乏其身 空乏,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 使受到贫困之苦 所以动心忍性 动,使动用法 使惊动 忍,使动用法 使坚忍 行拂乱其所为 乱,使动用法 使

10、颠倒错乱 人恒过 过,名词活用为动词 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动词活用为名词 在国内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动词活用为名词 在国外,14鱼我所欲也 1、重点实词 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具有几样东西 故不为苟得也 为:做,干 死亦我所恶 恶:厌恶 蹴尔而与之 蹴:践踏 与:给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奉:侍奉 是亦不可已乎 已:止而不为,2、重点虚词 蹴尔而与之 (连词 承接关系)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转折连词 却) 所欲有甚于生者 (介词 比) 万钟于何加焉 (介词 对于) 贤者能勿丧耳 (否定副词 不)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否定副词 没有) 呼尔而与之 (助词 可

11、不译)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介词 为了),3、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11醉翁亭记,1、重点实词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临:坐落。)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临:靠近)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命名,动词。),2、重点虚词 其 其西南诸峰 (其:代词,指滁州) 颓然乎其间者(其:代词,指代宾客等人)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其:代词,指太守,即欧阳修) 醉能同其乐(其:代词,即众宾客),而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而:连

12、词,表递进,而且、又) 而年又最高(而:表递进关系连词,可译作“而且”)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而:表承接关系连词,有“接着又”的意思)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个“而”均为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可不译)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而:表承接关系连词,可不译)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而:表承接关系连词,可不译)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而: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因而”) 3、 词类活用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词用作状语),2桃花源记,1.重点虚词 焉:不复出焉 (介宾 相当于“于之”) 之 忘路之远近 (助词 的) 渔人甚异之 (代词 代指看到的景象) 具答之

13、 (代词 代指桃花源中问话的人) 闻之,欣然归往 (代词 代指渔人去桃花源这件事情) 其 既出,得其船 (代词 代指渔人的) 太守其遣人随其往(代词 代指渔人),2.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3古今异义,鲜艳美丽,(味道)新鲜、可口,交错相通,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儿女,男子的配偶,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地方,更不必说,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隔断,隔绝,事物在时空上的距离,4.词类活用 欲穷其林 穷 尽 渔人甚异之 异 意动用法 对感到诧异 处处志之 志 名词作动词 做标记 寻向所志 志 标记,舍,寻,舍弃,便舍船,房子,屋舍俨然,寻找,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做标记,志

14、,乃,处处志之,标记,乃大惊,于是,寻向所志,竟然,乃不知有汉,5、一词多义,10 岳阳楼记 1通假字 百废具兴 “具”通“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 2 词类活用 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 太守,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做太守 百废具兴 废:无用,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名词,指荒废了的事业 北极巫峡,南极潇湘 北:向北。南:向南。“北”和“南”在这里是方位名词作状语。,3、重点虚词 夫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指示代词,那) 斯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斯:指示代词,这) 微斯人,吾谁与归(斯:指示代词,这) 若夫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连词,用在一段话的开

15、头,引起描述的词语,有“像那”的意思) 至若 至若春和景明(至若:连词,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相当于“至于”、“又如”) 然则 然则何时而乐耶(然则:连词,相当于“既然如此,那么”)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用法同上) 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微:连词,常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可译为“如果没有”),4一词多义 一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完全,副词)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一片,数词) 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观看,动词)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名词) 极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直到)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穷尽) 空 浊浪排空(天空) 而或长烟一空(天空),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通 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去 去国还乡(离开) 开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放晴),9小石潭记,1、古今异义: 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