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及病人安全目标管理手册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0738451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及病人安全目标管理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医院感染及病人安全目标管理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医院感染及病人安全目标管理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医院感染及病人安全目标管理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医院感染及病人安全目标管理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及病人安全目标管理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及病人安全目标管理手册(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知识问答手册一、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1、什么是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2、什么是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3、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是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4、 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院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5、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

2、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6、我院医院感染报告程序是什么?(1)主管医生发现感染病例(散发)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确诊后填写在病程记录中。(2)主管医生发现感染病例(有流行趋势或爆发、疑似暴发或特俗病例)报告科室医院感染小组同时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科医院感染控制科核实流行或暴发或特殊病例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3)医院发生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同种同源)或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经查实后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h内电话报告重庆市医院感染控制中心12小时内报告渝中区卫生计生委、重庆卫生计生委;同

3、时报告重庆市疾控中心。7、医院感染暴发调查的同时如何采取控制措施?在现场调查初期可根据经验或常规现提出简单的控制和干预措施:(1)控制传染源:根据病原体毒力大小,采取不同隔离措施。(2)切断传染途径: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要求,做好科室的随时消毒或终末消毒。(3)保护易感人群。二、 消毒灭菌1、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要求有哪些?(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2)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2、何谓高、中、低水平消毒?(1)高水平消毒:可以杀灭各种微生

4、物包括大量细菌芽孢。(2)中水平消毒:可以杀灭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3)低水平消毒: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3、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用于浸泡消毒时,有效期为多长时间?国家对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没有明确规定有效期。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的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稳定性差,最好现配先用。使用前查浓度。 4、含碘消毒剂可以用于测指血糖前的皮肤准备吗?不可以。测指血糖前皮肤准备推荐用(1)用75%酒精棉签消毒最好(2)或温水和皂液洗手指。注意:手指一定要在干燥状态下采血。5、体温表采用哪种方法消毒?(1)属中危险品,一般采用中水平消毒;如是传染病患者使用,则采用高水平消毒。(2

5、)常用75%酒精浸泡或含氯制剂浸泡30min。酒精每周换2次,含氯制剂每天更换。(3)消毒容器需加盖,更换消毒剂时消毒。(4)接触不同身体部位的体温表应在不同的容器中消毒。(5)传染病或特殊感染患者体温表专人专用,使用后消毒。(6)体温表处理流程:清水冲洗浸泡消毒清水冲洗干燥至清洁容器中放置备用。6、常用的呼吸机管路消毒方法有哪些? (1)消毒剂浸泡法:常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浸泡30min。 (2)环氧乙烷灭菌法:特殊感染患者采用此方法,但使用颜色变暗沉有不洁感。 (3)自动清洗消毒法:为首选。 (4)压力蒸汽灭菌法:一般适用于硅胶材质的呼吸机管路。一般不选此法, 易受热变形。7、呼吸

6、机管路采用2%的戊二醛浸泡消毒合适吗?不推荐使用。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残留戊二醛冲洗不干净对患者将产生危害。8、 吸引系统如何消毒?(1)吸痰管一用一换,一般是一次性的。(2)连接管每天更换,用后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0min,洗净后晾干。(3)吸引瓶使用过程中瓶内液体不能过多,超过2/3时应及时倒出,以免损坏马达,并清洗吸引瓶:每天或停止使用后应及时用500mg/L含氯制剂或2000mg/L过氧乙酸浸泡3min,再刷洗干净后备用。(4)备用情况下应保持外观清洁,并每周清洁消毒一次,瓶外标明消毒日期及责任人,罩防尘罩。(5)条件允许也可以使用一次性的废液收集器。三、手卫生1、

7、什么是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什么是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洗手是切断接触传播的最简便及有效的措施。3、什么是卫生手消毒?是指是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4、什么是外科手消毒?是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消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5、什么是速干手消毒剂?是指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6、医护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1)接触患者前后,从同一患

8、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用品之前。(5)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及配餐前。7、医务人员洗手或卫生手消毒的原则是什么?(1)当手有血迹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8、医护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先洗手后进行卫生手消毒?(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

9、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9、外科手消毒原则有哪些?(1)遵循先洗手,后消毒的原则。(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10、外科手术消毒的洗手方法和要求有哪些?(1)洗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2)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臂皮肤的褶皱处。(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4)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四、医院感染监测1、什么是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患者调查又称现况调查或横断面调查,它是利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即某一时点

10、或短时间内,有关实际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资料,从而描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2、全面综合性监测项目有哪些?(1)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2)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3)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3、什么是目标性检测?是针对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特殊部门的高危人群和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的高危操作进行的监测。通过检测、分析、反馈和干预,最终目标就是降低患者医院感染而引起的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日,提高医疗质量。4、目标性检测有哪些?(1)多重耐药菌监测。(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3)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监测。(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监测、留置尿管相关性感染监测、静脉插管相性感染

11、监测等。5、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目的是什么?预防与手术直接相关的手术部位感染(SSI) 。6、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根据手术切口分类决定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选择效果肯定、能覆盖手术野污染最常见的菌种、安全、使用方便、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7、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是什么?(1)头孢菌素应在手术开始前0.51小时内开始给药;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喹诺酮类应在手术开始前2小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2)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手术时间超过所用抗菌药物2 个半衰期,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3)

12、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个别情况或接受清洁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情延长至48小时。8、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常见耐药菌有哪些?(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2)对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和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目前我国未发现)。(3)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4)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和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耐药的肠球菌(HLRA).(5)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6)产AmpC酶的沙雷菌属、枸

13、橼酸杆菌属、肠杆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以及铜绿假单细胞菌。(7)产碳青霉烯酶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细胞。(8)多重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MDR-TB)9、什么是多重耐药?多重耐药(MDR)是指细菌对潜在有抗菌活性的3类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1) 广泛耐药(XDR)是指仅对12种潜在对该菌有活性的药物(主要指替加环素和/或多黏菌素)敏感。(2) 全耐药(PDR)指对所能获得的潜在有抗菌药物活性的抗菌药物(包括替加环素、多黏菌素)均耐药。10、多重耐药菌感染我们必须做好哪3件事?(1)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病原学送检,对感染者 实施接触隔离(3)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11

14、、对感染/定植患者实施什么样的隔离方式?接触隔离12、何谓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后发生的血液感染,导管之外的感染源除外。13、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是多少?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14、医院感染现患率是多少?医院感染现患率10%;15、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是多少?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五、隔离技术1、什么是标准预防?标准预防即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粘膜都当成具有感染性的,预计暴露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2、标准预防措施有哪些?(1)手部卫生、使用手套、隔离衣、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以及安全注射。(2)还包括处理被

15、感染性体液污染的仪器或物品时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感染传播。(3)将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作为额外的措施。(4)目前添加了三项的新内容,即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安全注射以及插入导管或腰椎穿刺时应戴口罩,以更好的保护患者。3、什么是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4、什么是飞沫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5、什么是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6、什么是隔离?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7、什么是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如传染病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8、哪些情况应穿隔离衣?(1)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2)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在诊室护理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