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四节气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38359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十四节气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专题:二十四节气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专题:二十四节气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专题:二十四节气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专题:二十四节气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十四节气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十四节气剖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十四节气,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陈万本 邮箱:chwb12345,24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

2、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4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24节气歌:,一月小寒接大寒 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 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 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 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 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 大雪冬至迎新年,立春,每年2月4日或5日。立春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概括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收获全过程。,雨水,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

3、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春分,每年的3月20或21日。春分,昼夜平分之意,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春暖花开,莺飞草长,宜农作、田间管理、观光出游等。,清明,每年的4月4日6日,“清明”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由节气转化成节日的。,谷雨,每年4月

4、19日21日,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立夏,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小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芒种,每年的6月5日左右,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

5、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小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大暑,每年7月23日或24日,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

6、间管理等任务很重。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立秋,每年8月7日或8日,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处暑,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白露,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

7、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秋分,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寒露,每年10月8日或9日,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不耐寒

8、的植物将停止生长,呈现一片深秋景象,为欣赏枫叶好时机。,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开始。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小雪,每年的11月22或23日,我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大雪,每年的12月6日至8日,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

9、节气。,冬至,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小寒,每年1月5-7日之间,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中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

10、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将一年划分为春、夏 图解二十四节气 、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