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37607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178 大小:18.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第6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第6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第6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第6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区域的结构与组织,第一节 区域经济结构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 第三节 城市与区域关系 第四节 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 第五节 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区域的概念: 地理学:区域就是指一定范围的 地理空间。 经济地理学:区域是指人类经济 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范围。,经济地理学通过两条路径研究区域经济 问题: 一是以单个区域为研究客体,探讨其内 部的结构、功能以及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是以若干区域为研究客体,探讨区域 之间的经济空间组织问题。本章主要分析区 域的结构与组织,这是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 经济问题的重要基础。,第一节 区域经济结构,一、区域产业分类 二、区域产业结构模式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

2、进理论 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 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 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 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 本模式。,区域经济结构类型:产业结构、所有制结 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产业(industry):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 各行业的总称,“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 文化、教育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之为industry即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概念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 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重要性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 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在经济 体制和企业效率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经济 增长的效

3、率与发展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及变化。,一、区域产业分类,(一) 三次产业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C.G.Clark) 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 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和 狩猎业等,农业实际上是指种植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 业等工业部门。 第三产业:商业、金融及保险业、 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 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二) 产业功能分类,产业功能分类是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 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 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 类。,主导产业:,概念在区域经济增

4、长中起组织 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的 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区域,主导产业是不 一样的。,意义在区域经济增长中,主导产 业处于支配地位。通过与其它产业之间的 较为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主导产业的发展 就能影响和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进而对 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功能: 它的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 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是开展 区际分工的主体。 由于与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关联效应, 主导产业能够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并可能波及整个区域经济活动。,关联产业:,概念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 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 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类型: 前向联系产业

5、: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 产业。 后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 资料的产业。 侧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 能源及其它服务的产业。,基础性产业:,概念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 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 类型(1): 生产性基础产业; 生活性基础产业; 社会性基础产业。,类型(2): 消费趋向性基础产业:产品的可运输性 差,只适宜在主要消费地区就近发展。 广布性基础产业:产品需求量大,消费 地区广,布局受地域条件限制较少。 产品不能在空间上流动的产业:如运输 业。,支柱产业:,概念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 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特点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 扩张中占有较

6、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 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 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 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 应有的功能。,潜导产业:,概念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 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 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 重要性这类产业有可能在不远的 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三) 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要素:进行生产活动必须使用的各种 物质资料和劳动力,包括资本、劳动力、 技术、自然与人文资源等。,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就是根据产业对 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 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产业类型。这样划分出 的产业有资源密集型

7、产业、资本密集型产 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 很高,如农业、采矿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大 量的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如钢铁工业、化学 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 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如传 统的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 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主要是依靠技 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较 大,如高新技术产业。,二、区域产业结构模式,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代表了区域内各产 业之间的典型组合方式。学术界曾提出过 多种区域产业结构模式,解释各产业之间 的组合或配置方式。,(一) 主导产业选择,1高比较优势系数 理论依据:

8、主导产业是在区域比较优 势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比较优 势可以用比较优势系数来测度。,指标:由比较集中系数、比较生产率 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和比较利税系数等 构成的一个综合指标。比较优势系数是这 四个系数的乘积。 判断标准:区域某产业的比较优势系 数的值越大,越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条件。,比较集中率系数:,比较集中系数 (a/A) (b/B) 式中:a某产业的产值; A区域所有产业的产值; b全国该产业的产值; B全国所有产业的产值。,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 (x/X) (y/Y) 式中:x某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X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 y全国该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Y全国的全要

9、素生产率。,比较输出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m/M) (n/N) 式中:m某产业产品的输出量; M区域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 n全国该产业产品的区际交换量; N全国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比较利税率系数 t T 式中:t区域某产业的产值利税率; T全国该产业的产值利税率。,比较利税率系数:,2高产业关联度,理论依据:主导产业通过与相关产业 的关联来组织、带动它们发展。因此,一 个产业若只是比较优势系数高,而产业关 联度低,仍不能成为主导产业。,指标:某产业的关联度可以利用投入- 产出逆阵系数表,通过计算其感应度系数 和影响力系数来判断。,判断标准:如果一个产业的感应度系 数和影响力系数都高,那么

10、它就是主导产 业的最佳选择;如果其两个系数中一个高, 另一个低,表示它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 如果两个系数都低,则该产业不能作为主 导产业。,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aA 式中:a 某产业横向逆阵系数的平均值; A全部产业横向逆阵系数的平均 值的平均。,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bB 式中:b某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 B全部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 值的平均。,3高需求收入弹性,理论依据: 产业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 所生产的产品的社会需求增长。因此,主导 产业的产品不仅当前的社会需求大,而且产 品的未来社会需求要能够持续地、较快地增 长。也就是说,主导产业必须是高需求收入 弹性的产业。,指标:需

11、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 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 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一般用收入弹性 系数进行测度。,判断标准:如果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 于1,则表示富于弹性;反之,则是非弹性 的。主导产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必 须大于1。在此前提下,产品需求收入弹性 系数越高的产业就越有条件成为主导产业。,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x s 式中:x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 s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4高生产率上升率,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生产率上升率 高的产业。 指标:综合生产率,包含了资源生产 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技术生产 率在内的综合生产率。,判断标准:对各产业的各个生

12、产率上 升率进行综合权衡,其中综合生产率上升 率最高的产业就可以作为主导产业。,5高产业创新能力,理论依据: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 担负着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是 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因此,只有具 有高创新能力的产业才能成为主导产业。,(二) 关联产业配套,关联产业的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来 合理规划、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 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形成紧密的相 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进行关联产业配套,需要处理好以下几 个问题: 第一,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依据前向联 系、后向联系和侧向联系以及区域的具体情 况,选择和发展为主导产业配套的各个关联 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

13、保障。,第二,以主导产业发展为起点,尽量 延长产业链条。 第三,根据所确定的主导产业发展规 模,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和科学的规划、计 划、管理等手段,引导关联产业以适度的 规模发展。,第四,根据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 合理布局关联产业。保证主导产业与关联 产业在空间上通过合理布局而获得良好的 集聚经济效益,同时,又避免因过度集中、 布局无序而造成的集聚不经济,防止因布 局不合理而致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 陷入相互限制的局面。,最后,按照自愿和互惠互利的原则, 促成关联产业与主导产业之间建立起较紧 密的企业组织联系,形成大、中、小不同 层次和不同功能的企业的合理组合,避免 关联产业之间重复建设、

14、过度竞争。同时, 促成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形成较为稳 定的经济技术联系,从而保障区域产业的 顺利发展。,(三) 基础性产业配套,基础性产业是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发 展的重要保障。基础性产业配套就是根据 主导产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引 导和组织基础性产业发展,尽量为主导产 业和关联产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创造 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基础性产业并不仅仅是为主导产 业和关联产业服务,还要为其它产业、为 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而且,基础性 产业种类多、构成复杂,所以,基础性产 业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 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合理发展。,(四) 潜导产业及支柱产业发展,潜导产业: 在构建

15、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考虑如 何根据世界技术进步的大趋势和全国经济 发展的总体走向,以及本区域的具体经济 发展状况与条件,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 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并且,在技术引 进、资金供给、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扶植, 创造条件促使其逐步发育、壮大。,支柱产业: 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同时,要积 极采用新的技术改造支柱产业,使它能够 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防止它过早地出现衰 退而限制了区域经济增长。,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市场机制, 政府干预。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与 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市场机制 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相互制

16、约,就引导 和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供需关系能够引导各产业之间建立起 经济技术联系,使它们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价格机制则可以调整要素在各产业之 间流动和配置。,竞争机制能够促进各产业努力进行技 术更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使各产 业按照技术的先进性出现兴起和衰落的更 替。,市场机制的缺陷:,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也不 是万能的。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就可能导 致某些产业发展过度,而另一些产业可能 发展不足。无序的竞争则可能导致重复建 设,使资源总体配置效率降低。,政府干预:,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 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 合理化。,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制订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 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间的规模、发展 速度、发展次序等,将其作为指导区域产 业发展的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