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建置学习网站之可行性分析与效益评估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07227210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建置学习网站之可行性分析与效益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建置学习网站之可行性分析与效益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建置学习网站之可行性分析与效益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建置学习网站之可行性分析与效益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建置学习网站之可行性分析与效益评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建置学习网站之可行性分析与效益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建置学习网站之可行性分析与效益评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置學習網站之可行性分析與效益評估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為例Practicable Analysis and Benefit Evaluation of Establishing E-learning Website- The Case Study of National Kaohsiung Hospitality Collegexxxxxx*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nschencc.nsysu.edu.tw*stonecc.nsysu.edu.tw*許多教學單位深

2、怕在這一波網路學習的風潮中缺席,於是以各種方式積極地導入網路教學,但往往實施過後,卻未能獲得原先預期的效益。其原因在於導入網路教學之初,並未事先做可行性分析及預期效益的評估,就貿然地投入了相當多的人力、財力及物力,結果當然效果不彰。本研究提出一套可行性分析及預期效益的評估流程,並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為案例,藉以說明可行性分析及預期效益的評估過程。本研究所提之流程可提供其他欲導入網路學習的教學單位,作為參考範例之用。關鍵字:網路教學、網路學習、網路大學E-learning/e-training has been introduced enthusiastically to many educati

3、on institutes that are eager to catch the wave of e-learning/e-training. But after putting it into practice, education institutes fail to get great benefits they expected. The problem is that education institutes didnt make practicable analysis and benefit evaluation before introducing them into edu

4、cation institutes. Many education institutes have wasted many manpower-, financial-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didnt get great benefits.In this study, we proposed a procedure of practicable analysis and benefit evaluation for establishing e-learning website. We will illustrate the proposed procedur

5、e with the case study of National Kaohsiung Hospitality College. The procedure we proposed can be a reference model and help ot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that want to introducing e-learning/e-training.Keywords: Web-based Instruction, e-learning, Cyber University1 引言近年來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已使得教育理念與實作呈現新的風貌,其具有雙向、即

6、時互動之特性,使其在發展初期即成為隔空教育的新寵。很多的傳統學院與大學都已開始實行以網際網路為主的遠距教學,希望藉由網路媒體引進新的教學方式,達到提高學習成效的目的(Lenin et al, 1989; Hawkins, 1993; Leidner and Jarvenpaa, 1993, 1995; Turoff,1995;Alexander,1995;Wild & Omari,1996; Bollentin,1998; McClintock,1998)。不僅各級學校積極地作為輔助教學之用,就連企業界也採用作為員工訓練之用。網路學習與網路訓練不僅成為學界的熱門話題,業界也紛紛投入這本來就相當

7、令人注目的教育市場,根據美國研究單位IDC的預估,全球線上學習的市場規模,到2002年,預計可成長三倍以上。在台灣,也預估e-Learning將佔所有訓練市場規模的40%,是極具獲利潛力的市場。許多教學單位深怕在這一波網路學習的風潮中缺席,於是積極地導入網路教學,並自行設計開發網路教學系統,投入了相當多的人力、財力及物力,來應付從事網路學習所需的龐大又繁瑣的教材設計、軟體開發、硬體維護及師資等問題。而中小型的教學單位則紛紛購買現成的系統因應,可是接踵而來的維護工作卻成為教學單位的可怕夢魘。而且往往實施過後,卻未能獲得原先預期的效益。甚至部分的美國大學已取消了網路相關的學程,有的學校甚至於要求目

8、前還在修課的學生必須要開始到校跟其他學生一起上課。其原因在於導入網路教學之初,並未事先做可行性分析及預期效益的評估,就貿然地投入了相當多的人力、財力及物力,結果當然效果不彰。學者孫春在(2000)指出發展網路學習之前,必須先明確界定網路學習在整個學習活動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瞭解學習需求、確定網站定位之後,才能進一步進行教學平台的選擇、教學內容的規劃、網路頻寬的要求、超文本的結構設計、以及多媒體的展現等技術因素的探討。但到底該如何導入網路教學或網路訓練才符合教學單位自身的需求呢?如何做導入網路教學可行性分析及預期效益的評估,目前仍缺乏相關的研究可供參考。本研究擬提出一套可行性分析及預期效益的評

9、估步驟,在可行性分析方面建議首先確定教學單位自身的經濟規模、需求及使用學習網站的對象,再以此選擇適當的教學平台、決定網路頻寬的大小、規劃教學內容與設計課程等。最後並建議使用SWOT分析法做建置學習網站的自我效能評估。本研究將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為例,說明其考慮建置餐旅網路大學的可行性分析及預期效益的評估過程。本研究之所提之步驟流程可提供其他欲導入網路學習的教學單位,作為參考範例之用。2 文獻探討網路教學近年來,由於多媒體的技術、WWW的熱潮,使得遠端教學者與學習者大量地利用Internet從事遠距教學與學習的活動。陳年興等學者(1997)提出在Internet上所建構出的學習環境及其所採用的網路

10、與多媒體技術可以分成以下三種模式:1. 即時群播視訊教學:其強調同步的教學,乃是應用高速網路系統並結合電腦相關軟、硬體視訊設備,將老師的影像及教材傳至遙端教室,使教師和學生即使在不同地點仍可進行教學與雙向溝通,以師生互動的方式來獲取知識(陳年興、曾建翰,1996)。除了具有即時、互動、全動態及多媒體的訊號傳輸能力之外,並能提供三點以上的即時交談能力,以及同時使用電子白板、多媒體教材傳送與播放等功能(陳年興等,1997)。系統平台區分為窄頻(ISDN整體服務數位網路,適用於視訊量較少時)與寬頻(ATM非同步傳輸模式,適用於視訊量較多時)兩種教學平台(楊家興,1995)。2. 網路線上學習:這一類

11、系統強調非同步的學習,其利用電腦軟體及網際網路工具,設計出一套網路教學系統,模擬教室上課的情境(如老師授課、舉辦考試、指定作業或回答問題,學生學習課程內容、提出問題或參加考試等)。老師及學生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在電腦前,利用網際網路工具(如:電子佈告欄、網路新聞、全球資訊網、電子郵件等)來達成人際互動與資訊分享,並與教學管理系統連接,隨時授課、學習與討論。可完全彈性運用及整合多媒體的特質。3. 整合式網路教學:將上述兩種教學模式整合而成的學習環境。陳年興(1997)研究指出:即時群播視訊教學對於教材與教室方面的表現都優於傳統學校教室的環境,但是目前對教師、學生的支援方面表現則較差。其認為原因為:教

12、師方面主要因為目前技術不成熟,而且教師也不習慣此種新的教學模式,將來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至於在學生方面,則是因為即時群播視訊教學本身的限制,將來若欲改善則必需投入極大的成本。目前企業體或教育單位大多是採用網路線上學習的方式,並且使用自行開發或外購一套網路教學系統,用來建構所謂的網路大學、虛擬大學、網路學校或是網路教育訓練中心。一般而言由網路教學系統所建構出的網路大學可依使用者及目的,分成學習環境及教學環境兩大子系統(陳年興、王敏煌, 民86; Chen, N. S. & Shih, Y.C.,1999)。目前大部分的系統多以模擬上課情境、多媒體教材呈現、並提供多樣性的學習輔助工具及溝通機制為主要

13、設計重點,嘗試開發出適合網路媒體的人性化、優質化學習環境,以達到提高學習成效的目的,這類由網路教學系統所建構出的學習環境也稱之為虛擬教室(Virtual Classroom)(Hiltz & Wellman,1994;Turoff,1995)。許多實證研究也已證實學習者在虛擬教室中,進行瀏覽、搜尋的學習活動,能在某些課目中的學習評量得到與傳統面對面相等或更佳的學習成效(陳年興、劉惠如,1999;洪明洲,民87;周斯畏,民88)。網路教學系統所建構出的學習環境可說是已獲得初步的成功。至於網路教材的設計則大多利用HTML、VHTML、PowerPoint、XML、甚至於Flash動畫及網路視訊來呈

14、現,教材設計已不再是技術上可否達成的問題,而是端賴教材設計者對上述技術的熟悉度及創意。目前網路學習或訓練已與電子商務緊密地結合,教育訓練市場因此而顯得蓬勃興盛,許多擁有網路教學系統開發技術或經驗的公司,正積極地投入這個新興的市場。Lang and Zhao(2000)從技術的觀點分析,認為網路教育在電子商務的實施上,應會持續地發酵擴大,並會將數位圖書館、電子出版、自動化的工作流程及電子銀行等整合成一個網路市集。Abernathy(2000)則認為目前經營網路學習者,會視其技術優勢,提供混合式的服務,大致可分成下列三類:1、 學習入口網站(Learning portals)匯集線上網路學習相關的

15、資訊以供使用者查詢,通常與其他提供課程內容的組織聯合或自己獨立經營社群。國立中央大學負責的亞卓市(EduCities)為國內目前最大學習入口網站。2、 主機託管式學習服務提供者(Hosted Learning Service Provider, HLSPs)一種特殊類型的ASP,彷彿將學習主機託由專業機構代管一般,本類業者主要提供學習及內容管理服務、教學環境及相關技術服務,通常還提供包括評量測驗、學分認證、線上輔導、群組合作服務及多媒體傳輸等。3、 專業網路學習服務(Professional e-learning services)提供包含約定內容的開發與銷售、內容轉換服務、諮詢顧問及其他建置

16、與支援性的服務。其中最具發展潛力的是主機託管式學習服務,尤其具有技術優勢的業者最熱衷的是成為教學系統的主機託管式學習服務提供者,業者提供分享式的網路教學平台與系統及資料庫的維護,讓數個學校共用一套系統,各校則在系統中有各自的入口點(各學校擁有自己的網路學校首頁),各校管理者自行負責有關該校所有開課課程及學生的管理,而開課教師或助教則是透過專屬介面,專注於其開設課程的教材設計與教學活動。在達到經濟規模後會自然形成一網路學習園區(E-Learning Park),對於學習者而言可以在此一次購足(One-Stop-Shopping)其所需的各式課程,可改善目前各教育訓練機構各自使用不同的網路教學系統所產生的許多缺點,能讓教學系統的更新快速、節省教育訓練機構的維護人力及物力、共享網路頻寬、提高系統穩定度與系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