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东济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全国卷下二轮复习的思考与安排》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10066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71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山东济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全国卷下二轮复习的思考与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山东济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全国卷下二轮复习的思考与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山东济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全国卷下二轮复习的思考与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山东济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全国卷下二轮复习的思考与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山东济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全国卷下二轮复习的思考与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山东济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全国卷下二轮复习的思考与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山东济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全国卷下二轮复习的思考与安排》(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卷下二轮复习的思考和安排,Contents,一、全国卷考题再思考,以某个话题为中心展开 对相关内容深入挖卷 注意问题的递进关系,(2015全国卷),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1011题,10.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11.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本题则是以

2、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水深检测的具体材料考查外力作用的影响。 外力作用话题,(2014新课标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

3、此美誉的理由(8分),本题就是以建三江地区的粮食生产环境、生产过程考查目前人们关注的绿色食品、食品安全问题。农业(三江平原)话题 隐性的热点考查方式,对热点的考查不仅仅停留在表象上,而更有深度和内涵,使学生感觉所考查的热点内容与所学知识的联系不十分直接,而具有一定的距离,往往需要一定的思维联系过程,从而增加了试题的难度。,(2015新课标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卤虫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下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

4、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6分)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4分)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8分)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本题的四个设问都是围绕“卤虫”的生长、产业发展及其可持续发展一个主题来进行层层设问。全国卷对某一知识点的考查全面、深刻,往往考查较小的较为单一的地理要素,但是强调思维的逻辑性,以问题串的形式测量学生思维的长度,考查探究知识的能力。 农业(卤虫)话题,(2015全国卷1),甘德国际机场曾是

5、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46题。,4.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位置 B.经济 C.地形 D.人口 5.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6.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66.5N B.60N C.53N D.40N,本题从区域图和材料中提取信息的难度不大,而是通过对所提取的地理信息进

6、行充分的思考和探究,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和通过经纬网和实际距离算出所跨的经纬度。交通有关话题,(2015新课标),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解答本题要具备一定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海冰厚度、海冰资源及海冰开发问题教材中没有涉及,但通过学习河流和湖

7、泊的水文特征我们知道,海水越深,体积越大,越不易结冰,结冰期越短;海水越浅,海水体积越小,越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冰层越厚,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对于目前海冰没大规模开采的原因则需要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能力。水资源(海冰)话题,二、五类话题,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农业 工业 人口、城市 交通,1.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日变化:日出日落方位和影子问题,山谷风、海陆风,逆温,中心商务区人口变化(城市功能区人口变化) 年变化:太阳直射点和公转速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光照,雨带移动),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流速、含沙量、汛期、结冰,补给等等),季风洋流,自然带,农事活动和作物生长,自然

8、灾害,旅游 长期变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全球变暖,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地质剖面图判读,2.农业(地形、气候、土壤、水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类型的分布、农业与气候) 农业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 (城郊农业、不同地形区农业,土壤,水源)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农业问题及其措施),3.工业,区位分析与评价 1.自然区位、社会经济区位 2.工业区位选择 自然资源对工业的影响 1.自然资源分布与跨区域调配 2.自然资源对工业的影响 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工业集聚和分散 2.工业发展的问题和措施,4.人口、城市,考点一 水体 1.水循环和洋流 2.河流 考点二 人口分布和迁移 考点三 城市区位和功能分区,5.交通,考点一 地形及成因 考点二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三 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考点四 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方式 2.交通线、点的区位分析,三、课堂模式,把复习课上成活动课 让学生说说找出思维障碍 让学生写写培养答题规范 让学生评评尽力满分答题 每堂课一个话题 新背景贴合高考、解决一项问题 课堂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四、二轮复习工作安排,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梁 忠 农业 王彦凯 工业 范宪勇 人口、城市 丁继夏 交通 侯加森,五类话题再思考,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时间变化规律 日变化、年变化、长期变化 农业 工业 人口、城市 交通,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