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如何面对考试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208636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如何面对考试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如何面对考试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如何面对考试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如何面对考试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如何面对考试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如何面对考试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如何面对考试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面对考试范文 要想在高考中取胜我们不仅要当好一个学生还要成为一个会考试的考生高考秘籍分享:如何成为一个会考试的考生? 学习面面观【1】 学生应该以学为主 但是现实情况以及学业压力迫使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还要做一名会考试的考生那么如何做到会考试呢? 虽然很多同学因为考试因为课业负担抹杀了学习的兴趣但是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同学对高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还停留在以“被迫吸收”的方式学习为主往往“主动出击”的很少 高考的特性决定了我们不得不面对题海战术因此我们必须化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为主动参与考试的“考生” 仔细观察身边那些尖子生我们会发现他们喜欢主动钻研学科(非知识而是试题)并把钻研上升为一种兴趣他们

2、这种主动钻研的过程其实就是从“学生”转变为“考生”的过程 多做题会考试 但是会考试还不等于多做题真正的考试即在临场压力状态下在无参考的前提下做题 我来列举一下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方式你自然就会想到该怎样考试了 例如大家做错题的时候绝大多数同学会立刻以如下方式去研究:把题仔细琢磨一遍把原文、问题、选项都仔细琢磨一遍研究完之后得出A才是对的B错C错D错;或者有的同学看原文解释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看选项A的意思与原文几乎一样所以答案选A而B、C、D在儿犯的错误 再举个例子 大家做错或者不会做的时候多半会研究答案 大多数同学看答案或听老师讲解后能清晰地了解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解题思想”这时很多同学都认为自己懂

3、了 但实际上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还是不会做 这是为什么?因为你在知道答案的情况下回头来看试题想都对就和看白话小说一样看完过程就大体了解情节了 大家都知道高分同学比例非常低如果都按照以上所说的解题思路答题按理说获得高分的比例应该较高才是但现实却是即使在很好的学校一班50个人也只有510个人是高分生为什么不能达到3040人以上呢?显然决定分数的关键不是同学们的“研究” 比如前面的例子:本着正确答案是A的前提下再仔细研究一遍题目后既不用担心时间消耗又不担心单词不认识句子看不懂的还可以慢慢分析一下最终知道为什么A是對的B、C、D是不對的至此好像学会了全部知识 可是大家思考一下考场上你发挥出来的水平?

4、是第一次接触到这道题的水平 你掌握某道题對你做下一篇有什么帮助?用是肯定有一点用因为有的同学至少隐约明白或者潜意识下遇到这类题型会照猫画虎有的确实能“画”出来并且做得多了总有些相类似的解题过程被同学们掌握 但我们并不能确保高考时碰上的都是熟练的题不能确保都能照猫画虎“画”出来? 善于关联与思考【2】 很简单我们不必花太多时间研究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做而是要真正站在考试的角度上出发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 站在出题者的角度看问题他问什么我们回答什么关注问题本身 作为“考生”的思考步骤应该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找出条路能通到结果 题目给出了什么信息?需要我们求什么?要想求这个结果上一步前提?罗列出来后再看这一

5、前提的满足条件还缺什么再列出满足这一条件的必要前提直到题目条件能够代入 这就是利用题目本身求解的过程才是考生要做的事 在过程中掌握做题的规律技巧并把这些方法带到下次做题当中去这是成为考生的先决条件:善于关联与思考 可是大家总是依赖题海过程中的参考答案、老师讲解然后强记没有做总结没有提炼里面解题共性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 每次拿到新题的时候依旧在想以前做的?该用什么方法?该从里入手?做得多了简单的题自然可以做出来但是违背了考试是从试题出发的角度 要在题目中寻找解题方法把任何题都当做第一次做去验证你的思维形成一种解法解决大多数题这才是从不会到会从会到做對并给下面做铺垫 学习没有捷径考试是有捷径的当大家

6、用一套思维做出了许多题的时候看到考题自然而然地会根据题目来判定做题方向从而达到快速做题的效果 道理很简单当大家每次都能够从题目题干和设问中寻求解题方法时怕临场压力造成不清醒状态也能做對 即使题目不熟悉平时没练习过反正做任何题都一样都是跟着题目走到最后也能做出来即使不能全對也能拿下许多步骤分 科学做“考生”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考生?首先抓住考试的本质在考场上始终要保持客观性即试题问什么我们答什么 尤其是理科、英语和各科的选择题 什么是客观性?就是假设别人没说你就不知道 尤其是英语阅读很多答案看似没有道理反而是正确的 比如说我出道题:一天没吃饭了我要大吃一顿 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A选项:一天没吃饭我

7、饿了:B选项:我正在大吃一顿;C选项:我一天至少吃一顿 问这三选项选个?选A的就是习惯性主观题目告诉你我一天没吃饭但并不表示我饿了题目字面上没有就没饿了这回事所以不對;选B的是没有根据题目字面意思去做题题目说我吃饭了没有?还没吃吧所以这是审题的不客观;c答案不合理吧但是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天至少要吃一顿这就是客观因此选C 还有语文选择题只要本着客观审题原则题目字面给的啥意思就照着这个意思做就没错这才是符合命题者考查你的意思 很多人做选择题时题目完全看得懂但是一主观联想就错了 理科解答题做题思维无非这么几种:顺着题干的意思寻求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差异点如何才能将问题和答案保持一致(求同思维):寻求达

8、成所求条件与题设相关的必要信息(必要性思维);严格按照题目字面意思纯分析解题(客观思维考好理科和英语的基础思维) 记住考试考查的是能力与思维并重 目前同学们的能力水平并不差至少你知识点掌握了题目看得懂解答看得懂这就是能力 而现在所欠缺的仅仅是思维 那些考高分的同学之所以会取得高分是他们的思维對路了 当然前面提到的也只是一家之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我只想表达一个概念:科学做“考生” 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理解“考试”这个词意思还单纯地认为是“检测知识点” 作为一个“准考生”我们怕的是不敢想、不敢写凡事都“事后分析”“事后明白”“恍然大悟” 一道题做错10次不要紧至少你每次做的时候是完全凭的自己思考 最怕错了一次后听了讲解、看了答案忽然“会了、明白了” 作为一个考生我们要奉行“无知无畏”的精神要养成给自己找碴的习惯 将“我这么去想怎样怎样我这么去理解如何如何”作为主体思想其余“标准答案”与老师讲解一律作为参考或验证自己的思路这才是一个考生该干的事 height:150%;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pt;mso-font-kerning:0.0000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