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如何应对薄弱学科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207043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如何应对薄弱学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中考如何应对薄弱学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中考如何应对薄弱学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中考如何应对薄弱学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中考如何应对薄弱学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如何应对薄弱学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如何应对薄弱学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如何应对薄弱学科 如何有效应对薄弱学科?如果学习中有了不擅长的学科等于患上了一种学习上的疾病要是无法对症下药只会使你越来越远离不擅长的学科来看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有效应对薄弱学科技巧: 有效应对薄弱学科【1】 1、在不擅长的学科上花更多的时间 有些人一提起不擅长的学科就非常烦恼学习时提不起精神兴趣索然因此用在这些学科上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 这不足为怪但正因为如此导致了不擅长学科的成绩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 要终止这一循环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硬着头皮在不擅长的学科上花大量时间 在不擅长的学科上花更多的时间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如果你一开始便不顾一切地花费大量时间就会感到不适应和疲惫不堪 最理想的办法是

2、“循序渐进逐日增加时间” 也可以把不擅长学科的学习穿插在其他学科之间进行做短时间内的多次重复这个办法是非常有效的 2、将最基本的知识理解透彻 这里所说的“透彻”绝不是随便看几眼稍加重复即可而是包含极为严格的意思 它要求你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理解透彻绝不能罢休 如学英语不仅要对单词、语法、基本句型等最基础的东西彻底理解而且要背得滚瓜烂熟 无法做到这一点战胜不擅长学科的计划只能是纸上谈兵 3、加强薄弱环节 倘若你对不擅长的学科稍加分析便能发现虽然有的内容你会一问三不知但有的内容你也略知一二并不都是一窍不通 这是常见的现象如果你能做地毯式的清扫工作把薄弱环节一一找出、逐个击破你将会逐渐恢复对这些学科的

3、兴趣 4、用笔来帮助记忆 要想战胜不擅长的学科必须勤动笔来增强记忆 当你记的越来越多时自然而然就会对它产生兴趣了也就有成就感了 5、至少重复100次 这可不只是说说而已重要的内容非得至少重复100次才能牢牢地记在脑海中 有的人发现重复了几次仍旧记不住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定要有坚持到底的毅力、重复100次的决心才能获得令你满意的效果 考生思维训练方式【2】 思维训练第一式:劳逸结合训练自己的注意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把必要的休息看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任务 并且休息的方式多种多样:睡眠、闲谈、散步、娱乐、欣赏艺术马克思便是以演算数学题作为自己工作之余的小憩 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是让头脑保持清醒的有

4、效方式 一位状元谈经验时说道:“在早晨、中午和下晚自习的一段时间里当别人正埋头苦读时我却毅然地出现在运动场上 跑跑步打打球既松弛了绷紧的神经又利于运动后学习效率的提高还增强了体质;这不仅避免了非战斗性损耗的情况发生在我身上更让我在学习中劲头十足”这种方法看起来“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实际效果恰恰相反 因为成绩往往出在效率上通过牺牲有限的时间来换取更高效率的方式非常划算 中考是持久战我们瞄准的是3个月后的战役为的是实现最高纲领 因此广州中考助手提醒考生要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休息休息是为了养精蓄锐为了更高效地学习 第二步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

5、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步要注意训练自己的注意力能够主动地进行情绪和思维的调整确保思维在该活跃的时候活跃起来 孔子一生收3000弟子他在自主招生时出了个创新试题:要求学生犁田同时在旁边安排鼓乐队还在地里埋上金元宝考查同学们的注意力 一些同学被鼓乐或金元宝吸引从而放弃犁田这就是“孺子不可教也”;一些同学受到干扰犹豫片刻继续犁田这就是“孺子尚可教也”;只有对干扰不为所动的同学才最终通过考试成就了功名这便是“孺子真可教也” 注意力训练需要做到:1.全身心专职于目标才能捕捉到一切机会;2.好钢用在刀刃上在自己注意力集中时做最适合自己的题目;3.进行生

6、物钟调整训练尤其在考前要让自己在考试时间兴奋起来 思维训练第二式: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由厚变薄” 老子曾经曰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新东西要不断增加新内容融会贯通之后就要不断去粗取精追求知识的共性 高三备考中同学们要掌握“日损”的无穷威力 怎样才能实现由“日益”到“日损”的飞越呢?打一个比方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呼吸吸就像是为学日益吸进新鲜空气;呼就像是为道日损要呼出浊气 我们不能因为新鲜空气好就不停地吸下去只有经过转换将新鲜空气变成浊气排出之后才能获取人体需要的能量 这个转换的过程叫做“息” 备考中的“息”就是思考、归纳和总结思考学科的本质、问题的本质掌握最核心的知识与能力 换个角度讲这就实

7、现了知识的“由厚变薄”“由繁化简” 思维训练第三式:触角延伸打造得分工具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跳出单纯的知识掌握结合实际进行思考将思维的触角向外延伸这样才能打造中考得分工具 触角延伸的方式包括: 1.复习完一个知识板块后要进行反思提炼形成知识体系; 2.对待一道有味道的题目要思考它对自己的启发、与中考题的关系、自己的最佳解法等; 3.对待一道错题思考自己当时的出错状态以及解决的办法; 4.对待一张试卷思考自己的多得分的关键所在如时间的安排是否有问题、某道试题涉及到的知识稍有欠缺等; 5.对待一个社会问题要思考它命题的切入点、答题的典型思路; 6.听课时尽可能挖掘相对自己而言的重点和巧妙之处;课后对

8、课堂上的内容过电影并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 通过以上列举的几个方面广州中考助手建议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尝试和训练也可在此基础上自创出新的学习方法 思维训练第四式:勤于思考学会运用 同学们要留心现实生活中与各学科相关的问题不仅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能胸有成竹而且能体会到学科的魅力 另外还要加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现代社会信息的多样性在中考卷中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如图形、表格、诗词、名著、名画、论文等 而机械的大运动量训练无法使这些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就需要考生平时不放过任何机会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在这样的过程中积累提高自己的能力 有同学在备考中吃了大量的夹生饭同样的知识反复抄

9、了多遍但却没有思考领会做题自然没有灵感甚至丧失了激情 有同学一味追求高、深、难埋头于题海进行习题大会战 这种抛开基础求难度的舍本逐末的做法只会造成事倍功半 还有同学擅长记忆、背诵于是对解题方法不去理解而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 这样命题形式一旦出现灵活的变化同学们就难以应对 因此同学们要通过积极的思考、分类整合回归学科本质、实现由厚变薄建立起立体化的知识网络体会知识体系中点线面、“海陆空”的关系把知识变成真正为自己所用的招数和能力 培养思考能力的方法包括: 1.要求自己、甚至强制自己积极地思考怕是痛苦地思考; 2.多运用和延伸体会积极思考后的成果; 3.逐步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如坚持进行总结、反思

10、、增分:每天都能找到一道好题;每星期整理一次错题;每半个月总结一次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月反思一次自己参加中考的责任心;每个月提高一次自己的分数段 总之勤于思考、积极思考甚至是痛苦思考是获得高分必经之路 思维训练第五式:注重细节抓住灵感 同学们在作文中描写体育比赛往往缺乏观察和思考知识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口号套进作文 而一位同学却写道:中国队打进一球后球员甲和球员乙拥抱在一起;两名球员分在不同俱乐部效力他们平时有矛盾见面都不说话但因为祖国的胜利尽弃前嫌 如果阅卷老师不懂足球他可能会觉得足球也挺有意思呀这就是体育运动的魅力;甚而如果老师从此喜欢上了足球那该同学的分数还低得了?如果老师碰巧也看了这场球赛他可能跟你产生情绪上的共鸣;那么分数同样低不了 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有一次我要求一位考生放弃骑自行车每天走路上学单程要20多分钟 同时要求他在步行期间安排背诵、思考和整理相关知识 有一天这位同学在走路时产生了一个灵感但翻遍全身只找到了一只笔却没有纸 他当机立断把灵感记在了白衬衫的袖子上 后来他得意地和我讲了此事 我当即告诉他:“这件白衬衫不能再穿了它应成为你高效备考的纪念品当终生保存”此事已经过去十多年那件衬衫仍然保存完好只是袖子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