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西方学习方法的差异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206512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西方学习方法的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中西方学习方法的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中西方学习方法的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中西方学习方法的差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中西方学习方法的差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西方学习方法的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西方学习方法的差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方学习方法的差异 中西方人士在教育上的分歧一直很大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中西方学习方法的差异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中西方学习方法的差异 精神需求VS物质需求 中国有些家庭在生活中极端宠爱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这与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正相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西方人更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而生活上只要吃得有营养穿得舒服就可以了所以父母应改变教育方法让孩子真正在精神方面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爱感受到你的关注感受到你的期望而

2、这种期望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只有这样父母的期望在孩子身上才能产生正效应 讲道理VS具体指导 中国注重理论的、宏观的指导粗线条地讲道理;西方更注重具体的、微观的指导我们有不少父母只从道理上讲该做如果孩子做错了稀里糊涂打一顿打完了孩子还不知自己错在儿在国外不少家庭中孩子无论犯了大错小错也要受到惩罚比如:不让看电视或几天不许到外面和小朋友做游戏等就是孩子想做的事不让他做让孩子在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中来体验对与错孩子就从这各式各样的体验中明白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从而一步步明白做人的道理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异 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中西方家

3、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

4、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

5、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

6、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 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

7、关重要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

8、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

9、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 西方家长在家庭道德伦理观念、家庭教育价值观以及能力培养、品德教育、创造性激发等方面都值得我国家长认真研究学习 ne-height: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