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205899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摘要】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事物活动的意志倾向是人们认识事物所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学习兴趣是和情感相联系的它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积极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具有探求知识的热情就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要花更少的时间收获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学一知十”;就应该是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事物活动的意志倾向是人们认识事物所需要的情绪表现;

2、是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学习兴趣是和情感想联系的它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积极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具有探求知识的热情就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想提高初中学生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然而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本人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点感悟或不成熟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教师要重视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上课时应

3、引导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些不同特别要引导学生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指导叙述复习不留疑点要指导学生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一遍使之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不要不懂就问有些题目学生一时难以解出也要让他们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学生的知识体系 2.指导学生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必不可少的而要使学生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教师要刚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

4、习题为准使学生反复练习打好基础此外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提高他们的分析、解决能力使之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要让学生备有错题集指导他们写出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然后引导他们将两者进行比较找出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要培养学生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他们的精力高度集中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如此在考试中就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的时候学生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就会在大考中充分暴露因此在平时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优化教学过程要求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

5、者也是一个策划者、启发者教师要运用一切有效的手段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供学生较多的独立思考问题与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真正的课堂气氛活跃是指学生思维活动活跃而不是指对那种没有思考性的问题答来答去的表面热闹思维总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在数学中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引起思维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生思维是否活跃除了与他们对学习某知识的目的、兴趣等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他们有否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若能给学生创设这种“愤”和“悱”的情境即创设存在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情境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去探求和掌握知识例如在讲授“

6、平行线的判定”时可以这样给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面前有两条直线问你这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线?你如何做出判断呢?这时学生会回答:我就看这两条直线是不是相交如果不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然后教师就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眼睛看见是不相交的直线让学生做出判断此时学生会不假思索的判断为平行线于是教师提出疑问:你能肯定地说这两条直线是不相交的直线?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部分是不相交的但你能肯定的说在远处它们也是不相交的?这一问促使学生思考经过思考学生会对自己先前做出的判断产生动摇发现自己做出判断的根据并不充分从而懂得直接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去进行判断是很困难的由此激发思维的积极性并跟随教师一道去探索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判

7、定方法 三、别具匠心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的感召下我们对数学练习题的设计更要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数学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过程它不应该是让学生做题海而应该是做尽可能少的题就能掌握尽可能丰富和牢靠的知识它应该是“有的放矢”、“各个击破”数学练习的设计应为学生的发展和转变服务练习题由统一规格向存在差异转变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多种练习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情感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应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以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要突出练习的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生活性 1.突出练习题

8、的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设计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练习题,突出练习的层次性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性的变式练习再到独立性的思考练习 2.突出练习题的应用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兴趣的重要来源例如我在同学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后要求同学们想办法求出学校的旗杆长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平时还要求学生观察、收集、记录他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例子”并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收集到的问题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它就不再单纯是背

9、诵和记忆书本上现成的知识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了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并且在此过程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突出练习的层次性 学生是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而存在的我们设计问题时必须明确肯定学生认识活动的个体特殊性正视他们在已有知识和学习的动机等方面的差别所以设计问题必须有层次性所谓层次性指的是问题里面含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有浅、中、难适合各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形成一连串的问题链浅层次的记忆性问题可供单纯的机械模仿较深层次的问题可用来掌握和巩固新知识高层次的问题可供用来引导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较高符合

10、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成绩一般的学生能正确解答大部分习题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能对难度较高的探索性习题使全体同学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应该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高性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同时不拘泥于书本对具有创新思想见解的学生予以鼓励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体会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4.突出习题的纠错性原则 在学生解答数学习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完整或者出现了理解上的误差教师会发现他们会多次在某个知识点上出现错误设计习题时教师可从学生容易发生错误和经常发生错误的地方入手适当设计一些题目有意布设“陷阱”“诱使”学生步入歧途然后再组织学生共同探讨、辨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归纳出预防的措施课后再配合题组练习让学生在不断产生错误和纠错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从而产生防错的“免疫力”兴趣虽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乐之”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数学教师不但要教得得法更要满腔激情持之以恒地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数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