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应用文写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205606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应用文写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应用文写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应用文写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应用文写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应用文写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应用文写范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文写范文 应用文是一种独立的分类系统它主要着眼于文章的社会实用功能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应用文写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一)按照不同的用途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行政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公务的 一类是个人或集体用来处理私事的 (二)按照不同的性质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般性应用文这类应用文有人认为应包括以下几种:书信、启事、会议记录、读书笔记、说明书等 公文性应用文这是以党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名义发出的文件类应用文如:布告、通告、批复、指示、决定、命令、请示、公函等这类应用文往往庄重严肃适用于特定的场合 事务性应用文事务性应用文一般包括请柬、调查报告、规章制度及各种鉴定

2、等这是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所使用的一种应用文为了统一安排本书的体例同时根据各种日常应用文本身的特点这里将日常应用文分为以下几类 (三)这些应用文的主要用途是: 1.传递信息 2.处理事务 3.交流感情 4.用作凭证 应用文的特点: 1.广泛性 2.实用性 3.程式性 应用文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用”为用而写有用才写这是应用文与其他文章的最大区别 应用文的格式: 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

3、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一、关于应用文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联系与区别 应用文与记叙

4、文、议论文、说明文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它们并不是并列或归属关系而是属于两种分类标准不同的文体分类体系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着眼于表达手法和功能的表达型文体分类体系; 应用文是一种独立的分类系统它主要着眼于文章的社会实用功能应用文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一种相互交叉、渗透和重叠的关系 比如应用文中的录、日志、地方志、大事记、家谱、族谱、简历、墓碑文等就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应用文中的须知、解说词、说明书、工具书条目、教科书、书籍内容提要、登记表、统计表、一览表、证书、广告、文摘、教案等就属于说明文范围应用文中的演讲稿、声明、座右铭、格言、家训等则属于议论文的种类 应用文具有自己独立的文体分类体

5、系凡具有一定实用功能的文体均可以归入应用文的范畴也有人试图从实用角度对所有文体进行新的分类它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分类是属于两种两种分类角度和立足点因此一个特定的文体有时即可以是应用文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一个种类这是十分正常的事 二、应用文的写作要注意遵守约定俗成的格式要求 关于应用文的写作要十分注重人们所说的“约定俗成”的格式要求这种写作规范并非是一种严格规定的法定形式而是无数前人在写作实践中所取得的某种共同的认识和约定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趣味上的趋同和共识可见“约定俗成”虽然不属法定规范但它必然包含着写作规范中许多合理因素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保留不应随意破坏和擅自修改以免影响应用文的特定交际功能能够善于运用应用文的“约定俗成”格式也是一个人语文修养和水平的具体体现 比如就书信而言不要以为它的写作十分简单写信写了十几年了还有错实际上真正能够规范地全部书写正确书信格式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有的人对此不以为然书信格式错了不也照样收到意思也能理解但它不知道它所体现的语文修养却是有天壤之别就像吃饭一样有的人用脏手抓饭往嘴里塞有的人却用高级餐具进餐其风格的粗鲁和优雅是不可相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