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qco快速换线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621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qco快速换线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产管理:qco快速换线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产管理:qco快速换线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产管理:qco快速换线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产管理:qco快速换线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qco快速换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qco快速换线(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Quick Change Over 快速型体转换,2,内容概要,QCO 的由来及背景 基本概念介绍 推行QCO之目的/意义 实施QCO 的基本步骤 QCO 成功关键 QCO video,3,QCO 的由来及背景,由来 日本工场改善专家新乡重夫先生,于1969年在TOYOTA以1000吨的压床由4小时的换线/模时间,历经6个月的改善尝试降至1.5小时换线(模)时间;再经3个月的改善,换线/模时间再降至3分钟内完成的实际换线/模案例而被所提倡的一种技术。在1975年在日本普遍导入应用1985年引入中国。 背景 快速换/线模技术的发展是因应工业制品,随着时代潮流的进步,希望能很快在多样产品中选择

2、最适当的东西。导致工业产品的大量制造型态转变为多种少量,短交期为满足客户的需求机器设备和生产县转换必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塑造企业文化计划个人的潜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4,基本概念介绍,快速转换(Quick Change Over)即顺序换模指在最短的停机停线时间内完成因产品型体更换所需的动作 型体转换过程时间(Change over process time)指转换的型体从第一个工作站开始至流程最后一个工作站完成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新型体的MLT时间) 型体转换时间(Change over time)上一型体的最后一双鞋子完成开始至下一型体的第一双鞋子完成之间的间隔时间,新型体,

3、新型体,第一道工序,最后一道工序,COPT,上型体最 后一双完成,COT,新型体第一双,5,推行QCO之目的/意义,缩短换模/线时间 更具小批量生产能力 缩短交期时间 降低库存数量 减少仓储空间 获取较好的质量,增加换模/线次数 更大的弹性 减少资源波动 增加库存周转率 减少管理工作负荷 企业更具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及应变力,6,实施QCO 的基本步骤,QCO 思想步骤缩短换模/线时间步骤 内外作业不分 内外作业分离 内作业转移为外作业 缩短内作业时间 缩短外作业时间,线内换模: 指必须在机器停止生产状态下,才能进行的换模 动作,又称为内作业 线外换模: 指机器在生产运转中,仍然可以进行的换

4、模动作, 又称为外作业,7,实施QCO 的基本步骤,QCO 之常见形态 制具模具之切换 如高周波网板印刷压底机裁断换料 标准变更 如计算机针车之切换压底机温度压力参数变更 生产线材料部件的切换 如针车/成型之 “换线作业”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如针车生产线资料机器设备模具等的准备,8,实施QCO 的基本步骤,QCO团队的建立 QCO Kaizen小组建立 QCO Kaizen小组组成楼面主管1人带线课长1人A/B栋Lean的主管1人专案推广部1人共计4人 楼面主管为Kaizen小组长 职责观察型体转换的全过程对转换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记录主导型体转换后的Kaizen会议提出Kaizen对策 QC

5、O转换小组的建立 转换小组的成员为CL(小组长)1人WS (水蜘蛛) 2人QIP(品管)1人;TEC(技朮人员)1人TPM机修1人 针保 2 人现场IE 1人共计9人,9,实施QCO 的基本步骤,转换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分工 CL: 于型体转换前必须做好“快速换模/线查核表”负责统筹指挥整个型体转换过程协调处理转换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WS:一名在线外负责派送物料一名在线内协助移动机器设 备并适时顶替指导不熟练的员工对于不良品同步进行返修 TPM:机修在线外负责电线线糟的调整针保在线内负责机器的移动及调试 QIP:QIP在线外负责对生产流程质量作首件检验 TEC:技朮人员在线内协助指导作业员解决制程中

6、的技朮问题; IE成员:现场IE成员在线外测量各工序CT时间并更换SOP,10,实施QCO 的基本步骤,QCO型体转换前的准备工作: 型体转换数据: 各线在型体转换前必须准备所换型体之“快速换模/线查核表”,且必须确保“快速换模/线查核表”与所转换之型体流程相符;数据准确无误后组长、水蜘蛛各持一份; 机器设备:转换型体所需之机器设备必须提前十分钟后存放生产线附近(红标物品存放区),且须事先调整至正常可使用的 状态如温度、时间、压力等技术参数须符合要求对于生产线机器搬运的动线要规定清楚一个入口进另一个入口出; 作业员之要求:要确保作业员能清楚地了解所操作流程的质量要求,且能较熟练地操作该工序(熟

7、练度以基本能满足TT要求为原则),如作业员无法胜任的情况,则需于型体转换前事先进行培训; 物料的准备:WS须在型体转换前把所需的材料、针线、模 具制具等准备到位; 型体转换前的教育训练型体转换前由小组长针对型体转换过程中各成员的具体职责进行分工转换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该型体的技朮质量要求等进行倡导,11,实施QCO 的基本步骤,QCO型体转换后的检讨工作 会议的召开型体转换未达到目标时间必须召开Kaizen会议会 议由Kaizen小组长主持召开 参加成员QCO Kaizen小组成员QCO转换小组成员 讨论型体转换 时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Kaizen对策并明确 具体责任人及Kaizen日期

8、 资料的建文件保存快速换模/线查核表由各楼层统一保管以备下 次转换同一型体时使用,12,实施QCO 的基本步骤,QCO 之原则 并行操作(如针车换线时机台由一人搬进一人搬出 可立即实现时间减半之效果) 手动脚勿动(台车专用伸手可及) 使用道具不用工具(道具指特殊专用工具) 与螺丝不共戴天(尽量不要取下) 标准勿动(合理化方向为模块化通用化),13,实施QCO 的基本步骤,QCO 之常用窗体:型体转换考核评分表,14,实施QCO 的基本步骤,QCO 之常用窗体: 型体转换问题记录表(针车),15,实施QCO 的基本步骤,QCO 之常用窗体: 快速换模/线查核表(针车),16,推行QCO 的基本步

9、骤,鞋厂针车QCO 模拟图,备注 代表机修/针保 代表小组长 代表水蜘蛛 代表技朮人员; 代表品管; 代表IE; 代表物流的动线 代表机器搬运动线,针保,机修,针保,17,推行QCO 的基本步骤,鞋厂针车QCO ,组长按照QCO转换原则来进行旧型体做完一关转换一关.,机修及电工全过程在现场协助转换且有异常时及时处理.,18,推行QCO 的基本步骤,鞋厂针车QCO ,技朮员紧跟新型体的第一双鞋子进行技朮指导,品管在新型体的第一双鞋子完成后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并及时指出不足之处,避免员工犯类似的问题.,19,推行QCO 的基本步骤,附QCO 常见问题 准备不足(机器人员材料资料) 转换时机不当(未及时开始或过早进行) 一只流 未遵循顺序换线 支流安排不当 乱流(工程分割不当片面求“快”),20,QCO 成功关键,意识改革(QCO知识) 计划准备工作完备 团队作战追求协作能力的提升 培养多能工(此为治本) 机器设备之保养改善 物料正常(不待料无不良),QCO 关键的要素计划组织团队合作 + 练习练习再练习,21,QCO video,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