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噪声振动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541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噪声振动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9噪声振动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9噪声振动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9噪声振动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9噪声振动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噪声振动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噪声振动剖析(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物理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噪声与听力损伤,一.基本知识(自学) 1.声音及其基本物理特性 声音 物体振动后,振动能在弹性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传到人耳引起的音响感觉 人耳感觉的声频范围 2020000Hz 基准音 1000Hz的声音 声强(I,W/m2) 声波(振动)具有一定能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声波能量称为声强,听阈声强 正常青年人刚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最低可听到的声音强度 1000Hz声音的听阈声强为10-12 W/m2 痛阈声强 能引起人耳开始产生疼痛感觉的声音强度 1000Hz声音的痛阈声强为1W/m2 声强级(LI ,dB) 以听

2、阈声强I0= 10-12 W/m2作为基准值,其它任一声音的强度I与I0比值的对数值称为声强级 LI =lg I/I0 (B) LI =10lg I/I0 (dB) 声音强度增加1倍,声强级增加3 dB,声压(P ,N/m2 or Pa) 声波传播引起介质质点振动,产生疏密变化形成压力 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称声压 测量声压比测量声强容易,声级计测定值是声压级值 听阈声压: 20Pa or 210-5 N/m2 痛阈声压: 20 Pa or 20 N/m2,声压级(LP ,dB) I=P2/C LI=10lgI/I0=10lgP2/P02=10lg(P/P0)2 =20lgP

3、/P0=LP LP =20lg P/P0 听阈到痛阈的声强(声压)范围为120 dB 普通谈话声压级6070 dB 载重汽车8090 dB 喷气式飞机140150 dB,声压级合成 按对数法则叠加 声源的声压级相同(同样的机器) L总=L10lgn lg2=0.3010 同样两台机器声压级增加3dB lg10=1 10台增加10dB 声源的声压级不同(不同的机器) L总=L1+L 先将声压级从大到小排列,依L2-L1查表得L,较高的声压级+ L,如此两两合成,频程、频谱图 复合音不同频率组成的声音 频谱把组成复合音的各种频率由低到高进行排列而 形成的连续频率谱 频程(频带)为研究和测量的方便,

4、将声频范围划 分成若干个小的频段 倍频程f上=2f下 以几何中心频率f中代表该频段的频率均值 f中=(f上f下)1/2 频谱分析频谱图(横坐标频率 纵坐标声压级) 各频程中心频率对应的声音强度分析,响度级(phone,方) 响度级(声音响度的主观感觉量) 单位为方 人耳对声音的主观感觉(响度)主要取决于其频率和强度 等响 以1000Hz的标准声产生的音响感觉为基准,其它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与某一强度标准声产生的音响感觉相同,则这些不同频率和强度声音的响度级就等于该标准声的声压级 100Hz纯音当声压级62dB时,听起来与1000Hz纯音40dB一样响,则该100Hz纯音的响度级为40方 即

5、100Hz 62dB=1000Hz 40dB=40方,等响曲线,等响曲线 将相同响度下声音所对应的频率和声压级值连接成的曲线 人耳感音特性 对高频特别是20005000Hz声音敏感,对低频声不敏感 响度级都是62方: =1000Hz 62dB =30004000Hz 57dB =100Hz 72dB =30Hz 85dB,A声级 模仿人耳对40方纯音的感音特性(对低频音有较大衰减,对高频音不衰减),参考等响曲线,设计制成A型频率计权滤波器,经该型滤波器滤波后所测得的声压级即为A声级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噪声卫生学评价的指标 C网络对所有频率声音几乎都不衰减 C声级可作为总声级 声级

6、不同于声压级,声级是通过滤波器经频率计权后的声压级,等效连续A声级LAeq Equivalent continuous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根据能量平均原则,将一个工作日内各时间段所接触的不同强度的噪声,经过测量和计算,以平均的 A声级来表示,称为等效连续A声级 测量各时间段的A声级,并记录接触时间 将声级测量值从小到大按5dB组段排序i,空缺档照常排序 以中心声级表示,中心声级80dB(A)才可排序 85dB(A)表示8387dB(A) 90dB(A)表示8892dB(A) 计算各声级段(Li)在一个工作日中总的接触时间Ti(分钟) 计算LAeq

7、以每个工作日8小时计算 LAeq=80+10log(10(i-1)/2Ti)/480,2.噪声 物理学上 频率和强度无规律性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称为噪声 卫生学上 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有时候,音乐、谈话等也可能是噪声 噪声是声音的一种,具有声音的基本物理特性,3.生产性噪声 概念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频率和强度无规律性的,听起来令人厌烦的声音 接触机会(略),分类 按来源分 机械性噪声 流体动力性噪声 电磁性噪声 按频率特性 低频(800Hz) 按特性分 连续噪声 稳态声(声压波动5dB) 间断声 脉冲噪声(持续时间1s, 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二.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全身

8、性的 1.听觉系统 慢性听力损伤发展过程 暂时性听阈位移(TTS)永久性听阈位移(PTS) 听觉适应 听力损失 听觉疲劳 噪声聋 TTS 接触噪声时听觉敏感性下降,停止接触后在一定时间内能完全恢复正常 PTS 接触噪声时间延长,前一次接触所致的听力改变尚未完全恢复又再次接触噪声,听觉疲劳逐渐加重,听力改变不能恢复,出现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听毛倒伏、稀疏,听毛细胞肿胀、变性或消失等),听觉适应 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听觉敏感性下降,听阈上升1015dB,脱离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内可恢复正常 是一种生理保护现象 听觉疲劳 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听力明显下降,听阈上升达1530dB,脱离噪声环境后,需数小

9、时甚至十几小时听力才能恢复 听觉疲劳可完全恢复,属生理性疲劳,听力损失 早期 高频听力下降,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尤其 在4000Hz处出现“V”型凹陷(早期特征性改变) 患者主观无耳聋感觉,能够正常进行交谈 后期 高频段听力下降明显同时语言频段(5002000Hz) 听力也受影响,出现语言听力障碍 噪声聋(法定职业病) 长期接触噪声引起的进行性感音性听觉损伤 (听力损失达7190dB),机制 尚不十分清楚。机械性损伤和代谢性损伤 感受高频音的耳蜗基底部毛细胞少、代偿能力差 耳蜗基底部血供差、狭窄部易受淋巴液振动冲击受损 三个听骨对高频声波的缓冲作用小 外耳道平均长度2.5cm,波长

10、是其4倍的声波最易引起 共振损伤,对应的频率在30004000Hz,病理改变 听阈开始下降时属功能性 毛细胞出现退行性变化 柯蒂氏器并无形态学病变 萎缩破坏 内外毛细胞均完全萎缩消失 柯蒂氏器全部萎缩消失,仅残留基 支持组织也开始萎缩 底膜及被覆在上面的一层上皮细胞,诊断 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Z49-2002) 噪声接触史 现场卫生学调查 临床表现 自觉听力损失或耳鸣症状 特殊检查 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耳聋 动态观察 排除其它原因所致听力损失,1)正常:各频率段听力损失均25dB 2)观察对象 听力损失IV级,且双耳平均听阈达不到轻度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I级 语频5002500Hz听力损失

11、25dB N1 高频25006000Hz听力损失2545dB A #听力损失II级 语频5002500Hz听力损失25dB N1 高频25006000Hz听力损失4565dB B or 语频5002500Hz听力损失2545dB D 高频25006000Hz听力损失2545dB A,#听力损失III级 语频5002500Hz听力损失25dB N1 高频25006000Hz听力损失65dB C or 语频5002500Hz听力损失2545dB D 高频25006000Hz听力损失4565dB B #听力损失IV级 语频5002500Hz听力损失2545dB D 高频25006000Hz听力损失6

12、5dB C,#听力损失V级 语频5002500Hz听力损失45dB E 高频25006000Hz听力损失4565dB B or 语频5002500Hz听力损失45dB E 高频25006000Hz听力损失65dB C,3)当任一耳听力损失达V级,或高频3000、4000、6000Hz任一频段听力下降30dB,需计算双耳平均听阈 平均听阈计算 单耳平均听阈(dB)=(HL500Hz + HL1000Hz + HL2000Hz)/3 双耳平均听阈(dB)=(较好耳平均听阈(dB)4 + 较差耳平均听阈(dB)1)/5 据计算结果评定是观察对象?听力损伤?噪声聋? 评定标准 轻度听力损伤 2640d

13、B 中度听力损伤 4155dB 重度听力损伤 5670dB 噪声聋 7190dB,脱离噪声环境后1248h测气导听阈,一周后复查 由卫生主管部门所指定的专业机构开具的诊断证明方为有效,急性听力损伤(暴震性耳聋) 强烈爆炸产生的振动波造成听觉器官急性损伤,引起听力丧失 强大声压和冲击波剧烈作用,使鼓膜破裂、听骨链断裂或错位、内耳出血、柯蒂器毛细胞损伤、听力丧失 耳鸣耳痛、眩晕、恶心、呕吐、听力严重障碍或完全丧失 可伴有其它脑部症状,治疗 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促进内耳血液循环和改善营养及代谢 对症治疗,2.听觉外系统 神经系统 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工作效率 脑电波节律减少及慢波增加 视

14、觉运动反应时延长,闪烁融合频率降低 视力清晰度及稳定性下降 心血管 心率或、血压不稳或、ST段T波缺血性改变 脑血流图显示血管紧张度增加,弹性降低 胃肠道 胃肠功能紊乱、胃蠕动减慢、胃液分泌减少等,生殖功能 动物 初期卵巢功能亢进 后期功能下降,性周期紊乱,生仔率下降 女工 经期异常、痛经、妊高症、新生儿出生体重 内分泌 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尿17-羟、17-酮固醇 免疫 免疫功能降低 掩盖了异常信号或声音,容易发生各种工伤事故,三.影响噪声危害的因素 1.噪声强度和频谱特性 噪声强度越大、频率越高,耳鸣、耳聋、神衰综合征检出率增加 脉冲声比稳态声危害大 2.接触时间 相同噪声,接触时间越长,

15、危害也越大 噪声性耳聋的发生率随工龄而增加,不同工龄工人的平均听力曲线,3.噪声性质 脉冲噪声比稳态噪声危害大 4.振动、高温、寒冷或有毒物质等的联合作用 5.个体敏感性与个体防护,四.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1.制订工业企业卫生标准 制订依据 保护听力,劳动者在该强度噪声条件下作业,不会对语言听力有明显影响 保护水平 保护绝大多数劳动者,不包括敏感者 对于敏感者,采取其它措施,标准值 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 接触时间减半,标准容许放宽3dB(A) 但最高不应超过115dB(A) 本标准只适用于连续稳态噪声 脉冲噪声 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100 峰值(dB)140 次数扩大10倍 限值减少10,2.控制噪声源 无声液压代替锻打,焊接代替铆接等 远置 隔离 减少撞击、摩擦、振动 合理配置 3.控制噪声传播 消声(消声器) 吸声(如玻璃棉、矿渣棉、吸声尖劈) 隔声(罩墙门窗) 隔振或减振,消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