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润滑系统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764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润滑系统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四节润滑系统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四节润滑系统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四节润滑系统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四节润滑系统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润滑系统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润滑系统概要(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润滑系统,一、润滑的作用,1柴油机所使用的滑油润滑剂: 1)曲轴箱油;2)气缸油;3)汽轮机油(透平油);4)齿轮箱油;5)液压油;6)各种润滑脂 2柴油机中润滑作用: )减磨(主要);)冷却;)清洁;)密封;)防腐;)减轻噪音;)传递动力,二、润滑分类 边界润滑 1)定义:两运动表面被一种具有分层结构和润滑性能的薄膜(0.1m以下)隔开的润滑 2)特点:润滑性能主要取决于薄膜的性质;摩擦系数取决于摩擦表面的性质和边界膜的结构形式,而与滑油的粘度无关,3)边界膜的形成 (1)吸附膜:来自于滑油中极性分子的吸附性,加入油性添加剂提高形成该膜能力 (2)反应膜:来自于滑油中某些添加剂与摩擦

2、表面的化学反应,加入极压添加剂提高形成该膜能力 4)活塞处于上止点第一环附近为边界润滑,2液体润滑,1)定义:两运动表面被一层一定厚度(1.52m以上)的滑油液膜完全隔开的润滑 2)特点:两运动表面不直接接触,摩擦只发生在液膜界内的滑油膜内,其润滑性能完全取决于液膜流体的粘度而与两表面材料无关 3)理想的润滑状态,分液体动压润滑、液体静压润滑、弹性液体动压润滑三种形式,3混合润滑,1)类型 (1)半液体润滑:同时存在液体润滑和边界润滑 (2)半干摩擦润滑:同时存在干摩擦和边界润滑 2)气缸润滑属于半液体润滑,形成液体润滑的方法,1液体动压润滑 1)特点:由摩擦表面的几何形状和相对运动借助液体的

3、动力学作用形成楔形液膜产生油楔压力来平衡外载荷 2)影响油楔形成和压力的因素 (1)摩擦表面的运动状态 转速越高越易形成油楔,起动或低速运转磨损最大 (2)滑油粘度 应适当,过小不易被轴颈带动,过大则难以涂布,(3)轴承负荷 越高越难形成油楔 (4)轴承间隙 应适当,过小油难进入,过大油易逸出 (5)表面加工粗糙度 光洁程度高容易形成油楔 3)柴油机正常运转时曲轴润滑(主轴承、曲柄销轴承)、推力轴承属于此类,2液体静压润滑 1)特点:从外部向摩擦表面供给有一定压力的液体,借助于液体的静压力产生油膜以平衡外载荷 2)四冲程机活塞销、二冲程机十字头轴承润滑属于此类 3弹性液体动压润滑 用于呈点(线

4、)接触的运动表面(如滚动轴承和柴油机传动啮合齿轮的接触点)的润滑,在接触点产生暂时的弹性变形,其中产生极薄的挤压油膜,避免金属间直接接触,三、润滑油的性能指标,1粘度和粘度指数 1)粘度 (1)最重要指标,决定楔形油膜形成 (2)国外按粘度对滑油分类: SAE分类法,1981年修正后分成10个等级;ISO按40时的运动粘度(CSt或mms)的数值分成18个等级,2)粘温特性、粘度指数、粘度比 (1)粘温特性: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性能 (2)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则滑油粘温特性好 (3)我国曾用粘度比评定粘温特性。它是该滑油在50和100时的运动粘度的比值。粘度比小(近似为1)粘温特性好

5、,但并非越小越好,(4)国外用粘度指数来评定粘温特性,粘度指数大粘温特性好 粘度指数80 高粘度指数 35粘度指数80 中间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35 低粘度指数,2酸值和水溶性酸或碱 1)滑油中酸的种类及来源 (1)有机酸:含量少能增加滑油的油性,含量多对铅有强烈腐蚀作用,。新鲜滑油来源于原油及抗氧、抗腐添加剂;使用中滑油来自于自身氧化 (2)无机酸:硫酸,对金属有强烈腐蚀作用,不允许存在。新鲜滑油来源于精制过程酸洗和中和后残留物;使用中滑油来源于漏到曲轴箱的燃烧产物,2)酸的表示方法 (1)我国用酸值表示有机酸含量,用水溶性酸或碱表示无机酸或强碱的有无 (2)国外用总酸值TAN表示有机酸和无机

6、酸的总和,用强酸值SAN表示无机酸的含量,3抗乳化度 指滑油的破乳化时间,其时间短抗乳化度好 4热氧化安定性和抗氧化安定性 1)衡量滑油在使用条件下抵抗空气氧化的能力的指标 2)热氧化安定性试验方法是模拟气缸壁上油膜工作条件,适用于柴油机润滑油 3)抗氧化安定性试验方法是模拟液压系统中滑油的工作条件,适用于液压油和透平油,5腐蚀度 特指滑油在高温条件下对金属(铅)腐蚀的程度 6总碱值TBN 1)天然矿物油本身无碱性,加入碱性添加剂后才呈现碱性 2)柴油机运转中曲轴箱油TBN会减小,TAN会增加,7浮游性 1)使胶质炭渣分散为小颗粒而悬浮携带的能力 2)据活塞漆膜情况按06七个级别评定,0级为清

7、洁,6级为严重脏污 8抗泡沫性 特指滑油受激烈搅动后泡沫形成和消失的能力,四、润滑油的质量等级,API分类法(美国SAE、ASTM、API)为目前比较通用的滑油质量分类法,以滑油性能特点和使用条件将曲轴箱滑油分为: 1.CA轻载荷柴油机润滑油 2.CB一般负载的柴油机润滑油,通常十字头机选用 3.CC中等负载柴油机润滑油 4.CD重载荷柴油机润滑油,抑制磨损非常有效,通常筒形活塞机选用 5.CE还未命名,适用高增压柴油机要求,润滑油的添加剂,目前滑油常用添加剂有: 1清净分散剂(清净浮游添加剂) 1)类型: (1)清净性添加剂(防止高温时生成漆膜的添加剂);(2)分散剂(防止低温时生成油泥沉淀

8、物的添加剂) 2)作用: (1)洗涤;(2)中和; 3)碱性,锈蚀抑制剂,气缸油中重要添加剂 2油性剂、极压剂(抗磨剂) 1)都能在边界润滑条件下起减磨作用,但作用机理不同。气缸油中重要添加剂 2)油性剂形成吸附膜,极压剂形成反应膜,3粘度指数改进剂和增粘剂 1)作用:提高基础油粘度,改善粘温特性,提高粘度指数 2)加入该类添加剂后的滑油叫稠化机油,用于救生艇机 4消泡剂 减少泡沫形成 5降凝剂(降倾点剂) 不改变石蜡析出温度,只改变石蜡结构 6防锈添加剂和抗腐蚀剂,五、曲轴箱油润滑,曲轴箱油又叫柴油机油或系统油 作用:(1)主要润滑曲轴箱各轴承;(2)兼作气缸润滑油、活塞冷却液、液压控制油

9、特点:可循环使用并在使用中逐渐污染变质,(一)曲轴箱油,1十字头式柴油机曲轴箱油 1)作用:润滑各轴承和导板,冷却活塞或兼作液压控制油 2)正常消耗率为0.10.3g(kw.h) 3)要求:(1)粘度和粘温特性(SAE30,VI8095);(2)抗腐蚀性能(必须加抗氧抗腐添加剂以防止轴承材料腐蚀);(3)清净分散性;(4)抗氧化安定性(防止滑油变质,控制油温不超82C);(6)其它,2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曲轴箱油,1)作用:润滑曲轴箱各轴承,兼作气缸润滑油、活塞冷却油及液压控制油 2)正常消耗率为1.071.6g(kw.h) 3)要求 高于十字头机曲轴箱油要求,除满足十字头机曲轴箱油要求外,还应满

10、足:(1)高温工作时的清净性;(2)热氧化安定性;(3)足够的碱性(TBN 2234mg KOH g,靠补新油维持);(4)高粘度指数(SAE20、SAE30、SAE40),(二)曲轴箱油的变质与检验,1曲轴箱油变质的原因 1)外来物混入 (1)海、淡水使滑油乳化 (2)燃油漏入 柴油会使粘度、闪点降低 重油会使粘度升高、闪点降低 (3)燃烧产物漏入将使滑油酸值、炭渣增加,生成固体沉淀物,加速滑油变质,2)本身氧化 (1)特征:颜色变深,总酸值、粘度、密度增加 (2)原因: 滑油温度过高(主要);铁锈和涂漆起催化作用加速氧化 (3)控制:使用温度不超65。C,2使用中滑油的检验 1)检验方法

11、(1)经验法 摸、嗅、看、查 (2)油渍试验法 中心黑点较小,颜色较浅,四周黄色油渍较大仍可使用 中心黑点较大,且黑褐色均匀无颗粒,滑油已变质,(3)化验法 船上简易化验 实验室化验 化验周期:34个月 取样:在滑油分油机前且最好在进港前运转中取样。取样应使用专用取样瓶并放掉两倍取样旋塞管路中存油,取完样后取样瓶应加密封和标签(注明使用累计时间等参数),2)化验项目及控制指标 (1)粘度 不超初始值的25或20 (2)总酸值 自身氧化,燃烧产物漏入会使其增加。如变化缓慢允许达4mgKOHg,但迅速变化或出现强酸值不许超过2.5mgKOHg。 (3)强酸值 燃烧产物漏入会使其增加,不允许存在 (

12、4)总碱值 使用中会逐渐减小 (5)水分 超过0.5应查明原因 (6)盐分 (7)沉积不溶物 (8)闪点 开口闪点不低于210。C,六、润滑系统的维护管理,1确保滑油的工作压力 1)目的:保证各轴承连续供油 2)要求:高于海水和淡水压力 3)影响:过高接合面易漏油,滑油易氧化变质,增加消耗;过低供油不足,机件磨损增强,2确保滑油的工作温度 1)影响:过低摩擦阻力损失增大,滑油泵耗功增加;过高润滑性能变差,零部件磨损增大,易氧化变质 2)要求:进机不超过4055。C(中高速机取上限),最高不超过65 。C(中高速机为7090 。C ),进出口温差一般为1015 。C,3保证正常的工作油位 1)影响:过低油温升高易挥发,杂质无法充分沉淀,加速氧化变质;过高造成溢油或油温升高 2)运转中油位突降可能由油底壳或管系泄漏引起;油位突升可能由漏入水引起 4备车和停车时的管理 1)备车时滑油柜应加温(38。C左右),加热后可开动润滑泵 2)停车后滑油泵应继续运转20min左右 5定期取样化验(34个月,最长6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