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及会计制度改革2016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6433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236 大小:4.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及会计制度改革2016_第1页
第1页 / 共236页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及会计制度改革2016_第2页
第2页 / 共236页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及会计制度改革2016_第3页
第3页 / 共236页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及会计制度改革2016_第4页
第4页 / 共236页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及会计制度改革2016_第5页
第5页 / 共2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及会计制度改革20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及会计制度改革2016(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财务管理及会计制度改革,西安财经学院 胡克刚 2016,主要内容,1.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概述 2.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解读 3.中小学会计制度改革概述 4.中小学会计制度解读,用制度管权 按制度办事 靠制度管人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把权力涂上防腐剂 李克强答记者问,用制度管中小学校财务制度改革概述,法律法规,会计法、预算法,第一层,财务规则、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 规则会计准则,第二层,行业财务会计制度,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会计制度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第三层,地方性规章,省财务管理办法等

2、,第四层,单位内部管理办法,第五层,单位财务管 理实施细则等,财会法律规章制度体系,修订背景: 适应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行业财务制度 适应中小学校发展的要求 中小学校管理体制以县为主 中小学校经费保障体制以财政为主,保持原有制度体系框架,体现财政管理改革成果,反映中小学校行业特征,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修订原则:,十三章,七十七条,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解读,第一章和第十三章 总则和附则 主要明确了制度的制定依据、目的、适用范围、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实施时间等内容,第二章 财务管理体制 介绍了财务管理主体、会计核算模式、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和中小学校的特殊业务等,第三

3、章 预算管理 预算的概念和内容、预算管理办法、预算的编制方法、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预算执行调整和年度决算,第四章第九章 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专用基金,资产,负债五大要素的概念、分类和管理,第十章 中小学校清算 清算的含义、要求 清算后的资产处理,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 财务分析 财务报告的概念、组成体系和用途 财务分析的概念和主要指标,第十二章 财务监督 财务监督的内容、形式和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首先,明确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的适用范围和管理主体 (第一、二、十三章) 适用范围:,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成人中学和成人

4、初等学校,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解读,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的适用范围,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校、幼儿园,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中小学校,以及独立核算的中小学校校办企业,本次修订为什么要求幼儿园依照本制度执行 幼儿园不属于中小学校,本次修订不再将幼儿园列入制度的适用范围。由于目前幼儿园管理体制非常复杂,制定专门的幼儿园财务制度,条件尚不成熟,因此,要求幼儿园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什么是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中小学(幼儿园) 属于同级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单位;或者同级财政部门为其提供连续的、稳定的运转经费的社会力量举办中小学(幼儿园)。

5、如: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保障运转经费、学生免费就学) 只有学生资助资金的上述学校(幼儿园),不纳入本范围。,明确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的适用范围和管理主体,“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的财务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中小学校以校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实行集中记账,分校核算的,不改变学校财务管理权”。,明确了中小学校长在预算管理、负债管理、食堂管理、代管款项管理、决算管理、在建工程管理、资产管理、票据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责任。,管理主体,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解读,财务管理的两种形式,单独设置财务机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校财局管”: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提高资金

6、使用效益,一些地方出现了“校财局收”、“校财局代”现象,影响了学校校长履行财务管理职责。,五个部分,第一部分 一个突出,一个突出,义务教育学校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非义务教育学校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中小学校具有公益性特征,一个突出突出中小学公益性特征,本次制度的修订,将中小学校的公益性特征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制度。严格按照公益性的目的对制度进行逐条逐款的修订。,一个突出突出中小学公益性特征,在经费保障方面,制度通过预算的编制、收入的组织、支出的发生、结转结余的形成、资产的使用和负债的形成等方面,来实现教育教学公益属性的目标。 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一个突出突出中小学公益性特征,在

7、财务管理方面,为强调中小学校的公益属性,提出一系列严格的限定性要求: 食堂应当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 对对外投资行为进行严格控制 严格规范借入款项 中小学校不得提供担保 严禁设立小金库,严禁账外设账,严禁公款私存,一个突出突出中小学公益性特征,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出一些禁止性条款: 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不得对外投资 不得举债,一个突出突出中小学公益性特征,几点启示: 国家财政对中小学教育经费保障程度越来越强。 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要求越来越严。,一个突出突出中小学公益性特征,两个完善,第二部分 两个完善,两个 完善,完善 预算 管理,完善 收入 管理,两个完善,两个完善完善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管理

8、,完善预算管理(第三章),主要讲了预算的概念和内容、预算管理办法、预算的编制方法、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预算执行调整和年度决算。,两个完善完善预算管理,首先要明确,谁编制预算的问题: 制度规定:中小学校预算以校为基本编制单位,教学点纳入其所隶属学校统一编制。,两个完善完善预算管理,首先要明确,谁编制预算的问题: 实行“集中记账,分校核算”会计核算模式的学校,要在核算中心指导下以校为单位编制预算。,两个完善完善预算管理,首先要明确,谁编制预算的问题: 预算法第十八条规定“各单位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 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财教20063号)规定“农村中小学预算以

9、学校为基本编制单位,村小(教学点)纳入其所隶属的中心学校统一代编”。,两个完善完善预算管理,一个流程: “两上两下”预算编制流程 学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加强指导、辅导,两个完善完善预算管理一个流程,预算管理办法的三个内容: 核定收支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 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照规定使用,两个完善完善预算管理三个内容,预算编制的四项原则: 量入为出 收支平衡 统筹兼顾 保证重点,两个完善完善预算管理四项原则,两个加强: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加强预算调整管理,两个完善完善预算管理两个加强,两项预算编制: 收入预算编制 支出预算编制,两个完善完善预算管理两项预算编制,收入预算编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一

10、是要综合考虑学校维持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本需要。 二是事业收入要有明确的收入依据 三是事业收入的确认,两个完善完善预算管理两项预算编制收入预算编制,关键点: 预算的认识:中小学校 主管部门 编制单位:校 (教学点) 编制流程:两上两下 编制口径:大收大支 执行和调整:严格,两个完善完善预算管理,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完善收入管理,完善收入管理(第四章),主要讲了收入的概念、内容和管理要求。,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四个改变,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四个改变,改变一:将财政补助收入来源渠道由“从财政部门取得”改为“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 按部门预算隶属关系取得 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

11、的财政拨款,应作为 “事业收入”或“其他收入”,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四个改变改变一,改变二:将财政补助收入概念中的原“事业经费”改为“财政拨款” 。 按照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实行“一个学校一本预算”,实现了“大收大支,收支统管”。,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四个改变改变二,财政拨款是指中小学校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所有财政拨款。 教育事业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基本建设投资、社会保障经费等。,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四个改变改变二,改变三:非财政补助收入的上缴由“上缴财政专户”改为“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 这个改变表明了非财政补助收入的缴纳途径发生了变化。,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四个改变改变三,改

12、变四:将经营收入范围由“全部中小学校”改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中发20115号)规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义务教育学校)。 非义务教育学校的经营收入,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四个改变改变四,三个要求,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三个要求,收入管理的三个要求: 一是中小学应当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三个要求,二是必须确保收入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要取之得当,用之合理。各项收费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票据。,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三个

13、要求,三是对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中小学校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 财政部门要有制约措施,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三个要求,中职学校的免学费资金怎样管理? 中职学校的免学费资金要作为财政补助收入处理,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三个要求,三个严禁,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三个严禁,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三个严禁,严禁 设立 小金库,严禁 公款 私存,严禁 帐外 设帐,三个严禁,两个取消,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两个取消,取消一:取消了预算外资金的概念 取消二: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杂费收入,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两个取消,关键点: 财政补助收入的内涵

14、 义务教育学校与非义务教育学校收入的内容不同 (经营收入) 收入来源的合法、合理、合规性 没有预算内、外资金的划分,两个完善完善收入管理,第三部分 三个加强,三个加强,第一个加强: 加强支出管理,三个加强加强支出管理,加强支出管理(第五章),主要讲了支出的概念、内容和管理要求。,三个加强加强支出管理,体现为“三个改变、一个完善”,三个加强加强支出管理,改变一: 将“事业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大项,同时将原“建设性支出”并入“事业支出”中的“项目支出”。 适应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三个加强加强支出管理三个改变改变一,改变二: 经营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的范围由“全部中小学校

15、”改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三个加强加强支出管理三个改变改变二,经营支出要注意三点: 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也就没有相应的经营支出。 二是经营支出要与经营收入配比。 三是对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应当按照企业财务制度单独进行核算,不在经营支出中反映。,三个加强加强支出管理三个改变改变二,改变三:增加了“上缴上级支出”和“其他支出” 一是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增加了这两项支出,中小学校确实存在这方面的支出。 二是与收入中的“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相对应。,三个加强加强支出管理三个改变改变三,一个完善: 完善支出管理规定,三个加强加强支出管理一个完善,完善支出管理体现在六个方面:

16、 一是应当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体现“大收大支,收支统管”的要求。 没有预算就不能列支。,三个加强加强支出管理一个完善六个方面,二是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不得混用。 公用支出不得用于教职工福利等人员支出 项目支出按照规定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 对支出进行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按资金规定用途列清列细,三个加强加强支出管理一个完善六个方面,班主任津贴、代课教师、勤杂工工资能否在公用经费中列支? 学校在正常的人员经费中不能保障上述工资性支出,但是也不能从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其费用要单独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三个加强加强支出管理一个完善六个方面,三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应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 尤其注意不能将经营支出列入事业支出,一旦列入事业支出,将会影响学校正常运转。 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应当按照企业财务制度单独进行核算,不在学校经营支出中反映。,三个加强加强支出管理一个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