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课件第一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175408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课件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教师资格证课件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教师资格证课件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教师资格证课件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教师资格证课件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课件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课件第一章(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第八章 教学理论,第八章 教学理论,第一节 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第一节 教学概述,在广义上,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在狭义上,我们所说的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第一节 教学概述,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一)教学的地位,学校教育,教学,第一节 教学概述,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授受基本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 发展基本能力 促进个性健康发展,(二)教学的基本作用,三、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第一节 教学概述,本章学习结束,教育学,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第八章 教学理论,第二节 教学系统,教

2、师 学生 内容 环境 ,目标 活动 评价 ,特殊 复合体,互相作用,一、教学系统的概念,第二节 教学系统,一、教学系统的概念,第二节 教学系统,(一)教学系统的特性,独特的要素,组合性特征,独特的结构与功能,表现的多样性,一、教学系统的概念,第二节 教学系统,(二)教学系统的要素,教学要素就是构成教学系统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单元。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是相互决定的,教学要素实质上是决定教学系统本身存在的内在因素。,一、教学系统的概念,第二节 教学系统,(二)教学系统的要素,1、教师,课程研制者 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活动都是 为了学生而进行的,一、教学系统的概念,第二节 教学系统,(二)教学

3、系统的要素,2、学生,作为教学系统的要素,是学习的主体 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一、教学系统的概念,第二节 教学系统,(二)教学系统的要素,3、内容,一、教学系统的概念,第二节 教学系统,(二)教学系统的要素,4、环境,二、教学中心说,第二节 教学系统,教师中心说(teacher-centered instruction)又称为教师中心论、教师中心主义,是一种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三、学生中心说,第二节 教学系统,学科中心说(discipline-centered instruction)又称科目中心(subject-centered)说,产生于20世纪50到60年

4、代的美国课程改革运动中。,本节学习结束,教育学,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第八章 教学理论,第三节 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第三节 教学过程,教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活动的时间流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第三节 教学过程,它的指称有几个层面: 指以一节课为时间单位、从开始上课到下课的教学过程; 指为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课题的教学任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教学过程; 指在一个教育阶段里,比如小学期间、初中期间等,从开学到毕业的教学过程; 指贯穿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的教学过程; 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的动力,

5、第三节 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动力的实质,教学过程的动力,也就是教学动力,“是推动和维系教学系统运动的力量,它的产生和作用方式受到教学系统结构与逻辑联系的制约,教学动力的实体是教师与学生的动机联合体。”,二、教学过程的动力,第三节 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从根本上说,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认识和学习任务或其他任务与学生的知识和心理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二、教学过程的动力,第三节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教”与“学”的矛盾。,(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它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 从认知方面看,表现在教学要求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

6、水平之间的差距上; 从情感方面看,表现在教学要求与学生当时的具体需要之间的差距上。,三、教学过程的结构,第三节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结构是指教学过程内部各组成阶段或组成环节及其在时间方面有机联系或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三、教学过程的结构,第三节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环节,1明确教学目标,2激发学习动机,3感知教学材料,4理解教学材料,5巩固知识经验,6运用知识经验,7教学效果检查、测量与评价,四、教学过程的本质,第三节 教学过程,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是相对教学过程的现象而言的,后者是指教学过程外在的、可以为人感知的各种联系和各种形态,而前者则是指教学过程内在的、只能为人的思维把握的关系和属性。,

7、四、教学过程的本质,第三节 教学过程,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我国教育学界有许多不同见解,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有八种。,(一)认识说 (二)特殊认识说 (三)儿童发展说 (四)双边活动说,(五)多质说或复合说 (六)认识实践说 (七)认识发展说 (八)审美过程说,本节学习结束,教育学,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第八章 教学理论,第四节 教学设计与开发,一、教学设计与开发概述,第四节 教学设计与开发,教学教学设计与开发,实质就是通过多种途径的创造性设计与开发,将选自文化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学习经验的形态,其基本价值取向是满足人类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的需要,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一)

8、基本概念,一、教学设计与开发概述,第四节 教学设计与开发,首先是依据注意的规律,使媒体、环境和活动的因素及其结构,在声色光以及形状上能够“长久”地“引人注目”。,(二)心理学基础,其次是依据兴趣心理学,使媒体、环境和活动里的各种因素“闪烁”着激发、维护和滋养学习兴趣的“亮光”。,一、教学设计与开发概述,第四节 教学设计与开发,三是根据动机心理学理论,依据和激发学习内在需要的原理,指导环境、媒体和活动的设计与开发,使得在“兴趣学习”和“注意学习”中掌握知识和一定经验基础上,进行“价值学习”,使知识在内化为经验的基础上,转化为学习的价值观念。,(二)心理学基础,一、教学设计与开发概述,第四节 教学

9、设计与开发,四是依据想象心理学,使媒体、环境和活动里既充满刺激人的想象的各种因素,又具有放飞人的想象的各种“空间”,为学习者的学习升华为创造性活动设计和开发出能满足想象需要和促进想象力发展的媒体、环境与活动。,(二)心理学基础,一、教学设计与开发概述,第四节 教学设计与开发,(三)基本途径,媒体设计与开发 环境设计与开发 活动设计与开发,二、媒体设计与开发原理,第四节 教学设计与开发,(一)知识的学习 (二)经验的学习 (三)价值的学习,三、环境设计与开发原理,第四节 教学设计与开发,四、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原理,第四节 教学设计与开发,只有在“物物”互动的教学活动中,人的学习活动才具有前提条件

10、。,(一)“物物”互动原理,只有在“物人”互动的教学活动中,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实现。,(二)“物人”互动原理,四、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原理,第四节 教学设计与开发,营造“人人”互动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和提升人的学习。,(三)“人人”互动原理,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学习实质上是知识及其意义或价值的建构过程,而建构就是以各种形式实现互动。,(四)“个体与自身”互动原理,本节学习结束,教育学,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第八章 教学理论,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第五节 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概述,第五节 教学原则,教学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1、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媒体以及教学评价等均起指导作用。,(一)教学原则的基本概念,一、教学原则概述,第五节 教学原则,(二)教学原则的依据,1、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3、教学原则收到教学目标的制约,二、我国中小学生常用的教学原则,第五节 教学原则,(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 (六)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七)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 (八)统一要求和因

12、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第五节 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应用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为: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内在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3)注意科学性与思想性的自然有机结合;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二、我国中小学生常用的教学原则,(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五节 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应用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为: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利用必要的乡土教材或补充教学材料。,二、我国中小学生常用的教学原则,(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第五节 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应用

13、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为: (1)教学重视“双基”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发展学生的能力; (2)明确各门学科发展能力的具体任务; (3)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和提倡探究式学习,二、我国中小学生常用的教学原则,(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第五节 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应用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为: (1)教师既要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课程资源; (3)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我国中小学生常用的教学原则,(五)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第五节 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应用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为: (1)要重视直观教学;

14、(2)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3)要重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二、我国中小学生常用的教学原则,(六)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第五节 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应用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为: (1)大体按课本内容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突出重点与关键; (3)遵循学生的认识顺序。,二、我国中小学生常用的教学原则,(七)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第五节 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应用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为: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 (2)重视组织多样化的、有价值的练习和复习; (3)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记忆力。,二、我国中小学生常用的教学原则,(八)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第五节 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应用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为: (1)教学要有统一的基本要求; (2)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3)采取有效措施使有特长和有突出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4)热情关爱和帮助后进生转变和提高。,二、我国中小学生常用的教学原则,本节学习结束,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