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地基变形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3546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5.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地基变形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第六章地基变形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第六章地基变形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第六章地基变形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第六章地基变形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地基变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地基变形(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地 基 变 形,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工程系 主讲教师:李巨文,6.1 概述 6.2 地基变形的弹性力学公式 6.3 基础最终沉降量 6.4 地基变形与时间关系,第六章:地基变形,6.1 概述,土具有压缩性,荷载作用,地基发生变形,荷载大小、性质,土的压缩特性,地基均匀性,一致沉降 (沉降量),差异沉降 (沉降差),建筑物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影响结构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SS,计算目的,6.1 概述,工 程 实 例,几百年前曾是古湖泊、后来逐渐干涸、填埋深度达200多米的沉积盆地上。有人将这样的地基形容为“大碗中装上果冻”。,工 程 实 例,Kiss,由于沉降相互影响,两栋相邻的建筑物上部接

2、触,6.1 概述,工 程 实 例,基坑开挖,引起阳台裂缝,6.1 概述,新建筑引起原有建筑物开裂,6.1 概述,工 程 实 例,高层建筑物由于不均匀沉降而被爆破拆除,6.1 概述,工 程 实 例,建筑物立面高差过大,6.1 概述,47m,39,150,194,199,175,87,沉降曲线(mm),工 程 实 例,建筑物过长:长高比7.6:1,6.1 概述,6.1 概述,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弹性理论法 分层总和法最常用 应力历史法 斯肯普顿-比伦法 应力路径法 有限元法,天然土层,均质线性变形体,弹性理论计算附加应力,简化假设计算地基变形量,无粘性土不考虑固结问题 粘性土考虑固结问题,6.2

3、地基变形的弹性力学公式,集中力P作用下弹性半空间表面的沉降量,弹性模量常用变形模E0量代替,6.2 地基变形的弹性力学公式,绝对柔性基础均布矩形荷载作用在地基表面的沉降量,角点下的沉降, 中心点的沉降,6.2 地基变形的弹性力学公式,绝对刚性基础均布矩形荷载作用下基础平均沉降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基础的最终沉降量计算,最终沉降量S:,t时地基最终沉降稳定以后的最大沉降量,不考虑沉降过程。,以一维侧限应力状态土的压缩特性为基础的分层总和法,计算方法:,理论上不够完备,缺乏统一理论,是一个半经验性方法,假设基底压力为线性分布 附加应力用弹性理论计算 侧限应力状态,只发生单向沉降 只计算固

4、结沉降,不计瞬时沉降和次固结沉降 将地基分成若干层,认为整个地基的最终沉降量为各层沉降量之和:,基本假定和基本原理:,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1分层总和法,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二)分层总和法 1、分层计算的原因: 土层性质不同;精度要求。 2、公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分层标准: 不同土层界面和地下水面,分层上薄下厚,厚度取0.4b或12m。,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2)计算自重应力,4.计算步骤:,(1)将土分层,(3)计算附加应力,(4)确定压缩层下限,(5)计算各分层的自重应力、附加应力平均值,(6)确定各分层压缩前后的孔隙比,(7)计算最终变形量,

5、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 准备资料, 应力分布, 沉降计算,建筑基础(形状、大小、重量、埋深) 地基各土层的压缩曲线 原状土压缩曲线 计算断面和计算点,确定计算深度 确定分层界面 计算各土层的szi,zi 计算各层沉降量 地基总沉降量,自重应力 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应力 附加应力,分层总和法要点小结,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5)地基各分层土的孔隙比变化值的确定。按各分层的 及 值从土样4-1或土样4-2的压缩曲线查取孔隙比。 (6)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确定。一般按 的要求来确定沉降计算深度的下限,8m处满足要求。 (7)地基各分层量计

6、算。 (8)计算最终沉降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例题2】 某建筑物地基的应力分布及土的压缩曲线如图,计算第二层土的变形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2)计算第二层土的附加应力平均值:,(3)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平均值之和:,解(1)计算第二层土的自重应力平均值:,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5)计算第二层的变形量:,(4)查压缩曲线求,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提出 分层总和法的另一种形式 沿用分层总和法的假设(均质土、侧限条件ES),并引入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提出了地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2按

7、规范方法(应力面积法)计算,6.3.2按规范方法(应力面积法)计算 1、公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2按规范方法(应力面积法)计算 1、公式,6.3.2按规范方法(应力面积法)计算 1、公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平均附加应力系数,按l/b、z/b查表6-5、66。,第n层,第i层,Ai,Ai-1,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软粘土(应力集中)S偏小, s1 硬粘土(应力扩散)S偏大, s1,s经验修正系数,为了提高计算准确度,规范规定须将计算沉降量乘以经验系数 (按表64确定) ,则:,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会导致S的计算误差,如: 取中点下附加应力值,使S偏大 侧

8、限压缩使计算值偏小 地基不均匀性导致的误差等,基底压力线性分布 弹性附加应力计算 单向压缩 只计主固结沉降 原状土现场取样的扰动 ES不随深度变化 按中点下附加应力计算,-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按下式计算:,表64,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第 层土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 准备资料, 压力分布, 沉降计算,建筑基础(形状、大小、重量、埋深) 地基各土层的压缩模量ES,确定计算深度Zn 确定分层界面(厚度不大于2米) 计算各层沉降量 地基总沉降量S,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应力P0, 结果修正,规范法要点小结,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例题:

9、如图所示的基础底面尺寸4.8m3.2m,埋深1.5m,传至基础顶面的中心荷载Fk=1800kN,地基土层分层及各层土的压缩模量(相应于自重应力至自重应力加附加应力段)如图,用规范法计算基础中点的最终沉降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3)确定沉降计算深度:上表中z=8m深度范围内的计算沉降量为123.4mm,相应于7.48.0m范围(往上取z=0.6m)土层计算沉降量为1.3mm0.025123.4mm,满足要求。 (4)确定沉降计算经验系数:,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3 按e-lgp曲线法计算

10、,一、沉积土层的应力历史 1.根据前先固结压力划分三类沉积土: 天然土层在历史上所经受过的最大的固结压力称为先期固结压力。按照它与现有压力相对比的情况,可将土分为正常固结、超固结和欠固结土三类。,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正常固结 超固结 欠固结,OCR=1:正常固结 OCR1:超固结 OCR1:欠固结,(1)确定先期固结压力的卡萨格兰德法:,在e-lgp曲线上,找出曲率最大点m 作水平线m1 作m点切线m2 作m1,m2 的角分线m3 m3与试验曲线的直线段延长线交于点B B点对应于先期固结压力pc,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注:欠固结土的原始压缩曲线做法同上

11、,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二、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地基最终沉降计算 按e-lgp曲线计算基础沉降与e-p曲线法一样,都是假定地基只产生单向变形,采用侧限压缩试验结果得到的公式, 并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土的压缩性指标改从原始压缩曲线(e-lgp)确定,就可考虑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了;,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一)正常固结土的沉降计算 先由原始压缩曲线确定压缩指数Cc,然后按下式计算最终沉降:,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正常固结土,正常固结土,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二)超固结土的沉降计算 计算超固结土的沉降时,由现场原始再压缩曲线和原始压缩曲线分别

12、确定土的压缩指数 计算时应按下列2种情况区别对待:,1、,2、,b,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1、当 时:,b,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2、当,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各分层则总沉降量S:,n 压缩土层中具有 的分层数;,m压缩土层中具有 的分层数.,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粘性土地基的沉降量S由机理不同的三部分沉降组成:,初始瞬时沉降 Sd :在不排水条件下,由剪应变引起侧向变形导致 主固结沉降 Sc :由超静孔压消散导致的沉降,通常是地基变形的主要部分 次固结沉降 Ss :由于土骨架的蠕变特性引起的变形,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4斯肯普

13、顿比伦法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1.初始瞬时沉降 Sd :,考虑荷载水平应修正:,2.主固结沉降 Sc,不虑侧向变形单向压缩的固结沉降公式:,考虑侧向变形单向压缩的固结沉降公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3.次固结沉降 Ss,次压缩系数,经验值见表69,可计算短暂荷载下基础沉降和倾斜以及粘性土的瞬时沉降,基本假定:,优 点:,地基土均质、线性半空间体,弹性理论法的评价,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5基础沉降量计算方法讨论:,实际地基压缩层厚度有限,变形模量随深度增大,所以计算结果偏大 无法考虑相邻荷载影响,缺 点:,可计算成层地基 可计算不同形状基础 - 条

14、性、矩形和园形等 可计算不同基底压力分布 - 均匀、三角和梯形分布 参数的试验测定方法简单 已经积累了几十年应用的经验,适当修正。,基本假定:,优 点:,(a)地基土为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空间弹性体,基底压力为线性分布 (b)附加应力用弹性理论计算 (c)只发生单向沉降:侧限应力状态 (d)只计算固结沉降,不计瞬时沉降和次固结沉降 (e)不考虑应力历史影响,分层总和法的评价,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5基础沉降量计算方法讨论:,可考虑侧向变形影响 对于大型、复杂重要的基础,其成果用作宏观定性分析,基本假定:,优 点:,(a)假定土体三向受力 (b)无侧限(考虑侧向变形影响),

15、三向变形公式法的评价,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5基础沉降量计算方法讨论:,计算结果比按单向压缩条件大很多 没有积累出相应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实用上受到限制,缺 点:,可考虑不同应力历史下的地基沉降,基本假定:,优 点:,(a)只发生单向沉降:侧限应力状态 (b)考虑应力历史影响,应力历史法的评价,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5基础沉降量计算方法讨论:,需要确定前期固结压力和原始压缩曲线,缺 点:,可全面考虑地基变形中三个部分沉降,基本假定:,优 点:,粘性土,斯肯普顿比伦法的评价,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5基础沉降量计算方法讨论:,只适合粘性土,缺 点:,6.5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在荷载作用下土的压缩和变形并不是在瞬间完成的,而是随时间逐步发展渐趋稳定的。 在工程实践中往往需要确定施工期和施工某一时间的沉降量,以便控制施工速度,考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采取措施; 有时基地各点的计算沉降量虽然差异不大,但是沉降速率很不相同,也就需要考虑各点沉降过程中任意时间的沉降差异。 那么,土体的压缩和变形究竟是随时间怎样发展的?,6.5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饱和土中有效应力原理 一维固结理论 地基固结度 地基固结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变形量 利用沉降观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