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基本理论知识试题一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7169501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药学基本理论知识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临床药学基本理论知识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临床药学基本理论知识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临床药学基本理论知识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临床药学基本理论知识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药学基本理论知识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学基本理论知识试题一(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题10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于何时起开始实施( )。A2001年5月1日 B1985年7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D.2007年5月1日2、对下列哪种情况( ),应撤销药物的批准文号。A价格昂贵 B有副作用 C疗效不确 D.非法进口3、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 )日内报告。A10 B5 C15 D.304、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 )日内报告。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A10 B15 C30 D405医疗机构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 ),迅

2、速开展临床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必要时可采取暂停药品的使用等紧急措施。A封存药品 B填写报表 C立即上报 D积极救治患者6、处方是指由注册的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 )。 A出院小结 B病历首页 C用药医嘱单 D一日清单7、曼陀罗、洋金花、乌头、附子、马钱子其毒性成分多半是( )。A生物碱 B苷类 C植物蛋白 D胶体物质8、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 )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A30% B40% C50% D75%9、国家制定药品管理法的目的是( )。A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B管理药厂 C规范药品生产 D增加药品收入10

3、、纳入特殊使用级的抗菌药物具有什么特点( )。A价格比较便宜 B不良反应明显,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C疗效、安全性临床资料较多 D以上都是11、新药监测期内的国产药品应当报告该药品的( )不良反应。A所有不良反应 B常见不良反应 C新的不良反应 D严重的不良反应12、属于特殊使用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 )。A头孢吡肟 B美罗培南 C万古霉素 D利奈唑胺等13、属于特殊使用的多肽类抗菌药物是 ( )。A头孢吡肟 B美罗培南 C卡泊芬净 D利奈唑胺14、属于特殊使用抗真菌药物是 ( )。A卡泊芬净 B美罗培南 C万古霉素 D利奈唑胺等15、对肾脱氢肽酶稳定的2种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药物是( 和 )。A

4、亚安培南 B帕尼培南 C厄他培南 D美罗培南16、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是( )。A医疗机构负责人 B药剂科主任 C医务科主任 D主管药剂科的院领导 17、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 )种。A25 B35 C45 D5018、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抗菌药物不超过( )种。A1 B2 C3 D5 19、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同一通用名称口服剂型抗菌药物不超过( )种。A2 B3 C4 D520、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处方组成类同的抗菌药物复方制剂( )种。A12 B34 C45 D56 21、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 )品规。A2 B3

5、 C4 D522、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 )品规。A2 B5 C8 D1023、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 )品规。 A1 B2 C3 D424、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 )品规。 A1 B2 C3 D425、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 )次。A2 B3 C4 D526、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调整后抗菌药物总品种数增加( )。A可以 B不可以 C申报后可以 D特殊情况可以27每月对( )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A10% B15% C20% D25%28、据处方、医嘱点评结果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

6、 )名的医师,在医院内进行通报公示。A5 B10 C15 D2029、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 )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A2 B3 C5 D730、对因抗菌药物超常处方被警告、限制特殊使用、限制使用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 )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A2 B3 C5 D73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是卫生部令第( )号令A73 B81 C83 D853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自2011年( )起施行。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33、由( )负责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工作。A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B药品生产

7、、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 C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34、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 )内报告。A5 B10 C15 D2035、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死亡病例须()报告;A24小时内 B48小时内 C尽快 D立即36、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 )报告。A15 B20 C30 D4037、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对药品不良反应随访信息应当( )报告。A24小时内 B48小时内 C3日内 D及时 38、-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因具有-内酰胺环,结构不稳定,宜选用( )。 A

8、酸性溶媒 B碱性溶媒 C近中性溶媒 D以上均可39、医疗机构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必要时可采取( )紧急措施。A暂停药品的使用 B更换批号使用 C联系药厂 D联系药商 40、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过程中获取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患者和报告者信息( )。A予以保密 B不予保密 C视情况而定 D部分保密4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 )的依据。A药厂理赔 B指导合理用药 C患者索赔 D药商理赔42、医疗机构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A无专兼职监测人员 B理赔不及时 C发生医患纠纷 D与药商、药厂纠纷43、药品不良反应,是指( )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