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人生的幸福与经济学的理论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35882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人生的幸福与经济学的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一:人生的幸福与经济学的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一:人生的幸福与经济学的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一:人生的幸福与经济学的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一:人生的幸福与经济学的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人生的幸福与经济学的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人生的幸福与经济学的理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人生的幸福与经济学的理性,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 萧伯纳,经济学是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满足,以最小厌恶的代价获取最大欲望的快乐,使快乐增至最大,就是经济学的任务。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亚当斯密之后,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那么经济学到底在讲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说到底,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类最基本、最重大的问题,也就是人类怎样才能更幸福 。 经济学到底有什么用呢?用经济学怎么致富呢?这个问题就好像:“如果我们学习医学,为什么我们还会死去?”事实上,经济学并不是教你一套可以立竿见影的致富术,那是骗人术。经济学能教会你如何思考,并且能让你更聪明,因为

2、没有一个学科能像经济学那样充分解释如此广泛的人类行为。经济学就像一张指路图,它设想了现实中的许多细节,让你更清楚自己要去的地方。总之,学习经济学很有意义。“无论你今后干什么,你不会后悔自己学过经济学”(张维迎,1998)。,一、收入与幸福之间的“棘轮效应”,人们的收入提高与幸福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随着收入的提高,幸福指数会越来越高吗? 在早先主流经济学的一般性和基础性的假设中,收入和幸福肯定是有关系的,而且这种关系的走向一致:收入越高,幸福越大。这种假定,是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以GDP为本”的病根,在一些发达国家也曾有过这种认识误区。 很早就有人对于收入与幸福之间的这种假

3、定提出异议。经济学家对幸福的理论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幸福水平相关性不大。特别表现在,历史纵向地看,经济发达国家的GDP越来越大,但民众幸福指数并没有提高;国别横向地看,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幸福水平反而低于经济发展中国家。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在于,收入水平和幸福水平之间存在着“棘轮效应”。“棘轮效应”一词,最初来自对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研究。在这种模式中,企业的年度生产指标每年都会上升,这种上升趋向所带来的后果被通称为“棘轮效应”。 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在首次提出相对收入假说理论时,借用了“棘轮效应”来描述消费的不可逆性。在凯恩斯的理论中消费是可逆的,收入水平的变动必然引起消费水

4、平同方向的变动。针对这一点,杜森贝里提出修正意见,认为这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性的计划,它取决于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个人在收入最高时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的影响。人的消费习惯养成之后有不可逆性,易于向上调整,但难于向下调整。 收入和幸福间的“棘轮效应”表现为,民众更向往从穷国流向富国、从乡村流向城市。,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提出了“平行世界理论”:最初,随着收入的增加,幸福感会迅速增加,越有钱越幸福;然而存在某一个点,当收入超过这个点时,幸福感并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可能出现减少的情况(在追逐成功的重压下,他们也许已经忘记了幸福的感

5、觉)。,时间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之间的分配,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所以,在我们做出决策之前,首先要明白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成为有钱人?还是成为幸福的人?有人很有钱,却不快乐;有人居无定所,但一样幸福。 幸福、快乐、效用、偏好、均衡、正义,经济学中这些描述人类感知的词汇,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基础,对幸福的渴望也是人类思索经济问题的开始。直到今天,经济学家们仍然将幸福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二、幸福也可以量化,虽然在经济学领域,杰里米边沁不如斯密和凯恩斯这些名字如雷贯耳,但他是第一个将苦与乐量化的人。边沁认为,快乐与个人受到的刺激以及个人的感觉成正比,影响人们的感觉因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风俗习惯和天

6、文地理等待,所以同一刺激引起的苦乐量往往因人而异。在边沁的基础上,经济学家们不断修正了幸福的公式。萨缪尔森提出了幸福方程式: 效用 幸福= 欲望 哲学家说,效用是个人快乐的数学表示。而经济学家说,效用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量的若干种商品后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法登曾经深入地分析了人们的决策过程。在他的研究中,我们每一次选择都可以看做是在有限种可能中做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一个效用函数,而我们的目的就是使得效用最大。,对效用的理解最好吃的东西 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

7、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 说明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对效用的理解傻子地主 从前,某地闹起了水灾,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人们纷纷爬上了山顶和大树,想要逃脱这场灾难。 在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 ,警惕地注

8、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害怕长工会趁机把金子抢走。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除了这篮面饼,长工已一无所有了。 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 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静静地躺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说明效用因时因地而异。,对效用的理解钻石和木碗 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才得幸免遇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

9、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住了! 说明物以稀为贵。,效用的增加是交换的基础,期望效用是人们交易的源泉。 钻石与水的悖论:水比钻石更有用,没有了水,我们将很快死去,而没有钻石却不会,然而钻石却比水更昂贵,效用理论

10、是不是错了?经济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 罗斯福曾三次连任美国总统,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让记者吃,记者吃下去后,总统又拿出第二快,记者勉强吃了下去,没料到总统又紧接着拿出第三快三明治,记者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笑笑说:“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吧。”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即随着人们收入量的增加,其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每增加一元货币收入给

11、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小的。最早发现并完整提出这一理论的是德国人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完全而准确表达了边际效用基本原理的是英国人威廉斯坦利杰文斯,杰文斯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详细介绍了戈森的思想体系和观点。,某商品的效用曲线,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应该是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和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在杰文斯看来,价值由“最后效用”决定,门格尔认为价值由“最小重要的用途”决定,瓦尔拉斯指出价值由“最后欲望满足的程度”决定。他们都认为价值是由物品的最终效用决定的,而效用是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程度。以物品的最终效用去衡量物品的价值,这就是“边际效用价值论”。 19世纪80年

12、代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他的资本实证论中,讲了一个边际量的故事。他说,假如一个农民收获了5袋谷物,他的生活和幸福与这5袋谷物密切相关,这个农民要按照重要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来安排这5袋谷物的用途。虽然这5袋谷物重量和品质都一样,但每袋谷物对他的意义有所不同。 第1袋,用于填饱肚子,这个对他而言最重要。 第2袋,还是用于吃,多吃可以增强体力强壮身体。 第3袋,用来饲养禽畜,以便可以吃肉,改善生活。 第4袋,用于酿酒,酒对该农民而言是一种美味,他喜欢喝酒,但是喝酒没有吃肉重要。 第5袋,用于饲养鹦鹉,鹦鹉可以为他的生活添加乐趣。,效用定价策略 价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总效用,而是反映它的边际效用。

13、还以农民的5袋谷物为例,第1袋谷物对农民的效用最大,如果让他卖出,他要收取最高的价格,例如100元;第2袋对他的效用要小一些,以较低一些的价格卖出,他也能接受,比如80元;以此类推,第3袋是60元,第4袋可接受的最低价格是40元,第5袋是20元。如果他要出手全部5袋谷物,每一袋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那么这个价格是多少呢? 营销专家的口头禅:没有错误的商品,只有错误的定价。,三、人类欲望的无限性,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诺认为人类的需要可分为5个高低不同的层次: (1)基本的生理需要,即生存需要; (2)安全的需要,即希望未来生活有保障; (3)社会的需要,即情感方面的需要,如爱与被爱的需要,归属

14、感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人都有自尊心,需要受到别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出于对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幸福取决于欲望是否得到满足。因此,在比较不同人群的幸福指数时,也要比较他们的欲望。欲望不是越大越好,但也绝对不是越小越好。欲望应该是健康的、正常的、符合主流价值判断标准的。,四、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要来说,满足欲望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足的。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五、经济学的产生,结果问题就出来了:欲望人人都有,每个社会都有;但资源是有限的,是稀缺的,满足欲望的手段没有那么多,所以很多人必然要为此痛苦。但人生的目的就是要快乐和幸福,社会的目标也是让每个人都快乐,因此必须解决资源稀缺与欲望无穷的矛盾。经济学的产生就是为了调和资源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这对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