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进展与思考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13916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进展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进展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进展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进展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进展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进展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进展与思考(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进展及思考 张凤宝 2008年11月22日 (西安),2,一、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进展 二、专业基本情况调查及思考 三、化工分委会2009年的工作计划,3,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目的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遵循的原则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思路 指导性专业规范初稿的主要内容 2009年工作的设想,一、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进展,4,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2007年招生566万,是1998年108万的5.24倍,毛入学率23%,是1998年9.8%的2.35倍,中国已经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的行列。 2007年高等教育在校生2700万

2、,居世界第一位。 “211工程”建设高校108所,“985工程”建设高校38所。 与世界上188个国际组织建立了高等教育合作关系。 与33个国家建立了学历互认关系。,(一)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5,到2007年为止,有88.5%的高校设立了工科专业。 2007年理工科招生119万、是1998年34.7万的3.43倍。 (二)高等工程教育任重道远 创新型国家的几个主要指标: 创新投入高,R&D大于GDP的2%; 自主创新能力强,对外国技术的依存度70%; 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6,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

3、右,如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 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快,规模大,问题较多: 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与工业界联系不够紧密; 教师自己缺乏工程经验; 课程设计内容与生产实践脱节,与国际接轨不够; 注重科学家的培养而不注重工程师的培养; 没有完全建立注册工程师制度。,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7,(三)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回顾-世界 化学工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学科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 四个发展阶段: 孕育阶段:19世纪末1915年; 奠基阶段:191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飞跃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 现代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8,9,(三)

4、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回顾-中国 中国的化学工业和化工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基本上与世界同步。 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的高等院校诞生了首批化工专业,如前浙江大学的化工系与前中央大学的化工系。 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工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10,20世纪50年代初 ,有相当一批高等院校经过调整成立了化工系,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等 。 20世纪50年代末,相继成立了一批以化工高等教育为特色的化工学院, 如1958年北京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山东化工学院、沈阳化工学院、吉林化工学院等。 停滞阶段:20世纪60年

5、代-改革开放。 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现在。,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11,解放前 5 50年代 13 90年代 78 60年代 6 2000-05 71 70年代 16 2005- 42 80年代 22 合计253(75%) 本专业绝大多数建立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1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点分布(253个),13,研制指导性专业规范是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切入点。 研制专业规范就是研究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指导性专业规范是国家教学质量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 指导性专业规范是国家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最低要求,主要规定本科学生应该

6、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应用。,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目的,14,多样化与规范性相统一的原则。 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 规范内容最小化的原则。 核心内容最低标准的原则。,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遵循的原则,15,以上届教指委的工作为基础; 广泛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充分吸收本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果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 与专业认证标准相衔接。,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思路,16,以上届教指委的工作为基础,1、专业规范(初稿) 研究型培养规格的专业规范 教学研究型和应用型培养规格的专业规范,2、化学基础课教学基本要求(初稿) 研究型培养规格 教学研究型、应用型培

7、养规格,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思路,17,设计了专业情况调查表,对本专业的全国情况进行调研。 共收到来自全国81所高校的调查表,约占全部专业点的1/3,为指导性专业规范的起草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初稿。,广泛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思路,18,指导性专业规范初稿的主要内容,一、本专业的学科基础 1.1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介绍 1.1.1 本专业主干学科概况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学科五个二级学科的概况。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五个二级学科的概况。,19,1.1.2主干学科的方法论介绍 化学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 1.2. 本专业

8、的相关学科介绍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工电子、机械、控制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等。,一、本专业的学科基础(续),指导性专业规范初稿的主要内容,20,二、本专业培养目标 三、本专业培养规格 素质要求(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 心素质) 能力要求(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 知识要求(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工程技 术基础、专业知识等),指导性专业规范初稿的主要内容,21,可发展的专业方向有: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工业催化、电化学工程、生物化工、环境化工、能源化工等。,基本学制:四年(3

9、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人才规格:研究型、技术型和职业型等。,指导性专业规范初稿的主要内容,22,1 专业教学知识体系 本专业知识体系所包含的知识领域 每个知识领域所包含的核心知识单元 每个知识单元的学习目标、所包含的知识点及其所需要的最少授课时间或实验时间 本专业教学知识体系一览(参考),本专业教学内容由专业教学知识体系、专业教学实践体系和大学生创新训练组成。,四、本专业教学内容,指导性专业规范初稿的主要内容,23,24,25,2 专业教学实践体系 三个层次:实践领域、实践环节和技能点。 独立设置和非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

10、、毕业设计(论文)等。,四、本专业教学内容(续),指导性专业规范初稿的主要内容,26,27,3 大学生创新训练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特别强调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为载体,构建创新训练单元; 在培养计划中增设创新学分。,四、本专业教学内容(续),指导性专业规范初稿的主要内容,28,不规定学校必须采用的课程体系,而是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列出相关基础学科、本专业主干学科、专业实践训练等部分的内容。 不规定完成全部教学任务相应的学时和学分。 各校要结合实际构建本校的课程体系,并覆盖这些核心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五、本专业课程体系,指导性专业规范初稿的

11、主要内容,29,6.1 师资力量 6.2 教材 6.3 图书资料 6.4 实验室 6.5 实习基地 6.6 教学经费 6.7 教学条件,六、本专业的基本教学条件,指导性专业规范初稿的主要内容,30,附录A: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和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示例),一、专业教学知识体系 基础化学(BC) 工程基础(EN) 学科基础 化工过程(CP) 热力学(TH) 反应工程(RE) 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UO),31,实验技能(EX) EX1 化学基础实验 EX2 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实验 EX3 化工热力学实验 EX4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 工艺操作能力(实习,PR) PR1 金工实习 PR2

12、认识实习,二、专业教学实践体系,32,PR3 生产实习 PR4 毕业实习 工程设计能力(ED) ED1 课程设计 ED2 毕业设计 科学研究能力(SR) SR1毕业论文 SR2综合论文,二、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续),33,附录B: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部分核心课程描述,一、本专业教学知识体系 化工原理 化工热力学 化学反应工程,二、本专业教学实验体系 化工原理实验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34,继续做好调研,掌握本专业目前全国的实际情况。 今年完成初稿,发送全体委员审议后修改,年底前完成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09年广泛征求意见,发送国内相关高校和有关行业协(学会)和用人单位审议;根据反馈意见

13、,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完善。 2010年之前完成研制任务,并在教育部高教司的统一安排下,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发布。,2009年工作的设想,35,二、专业基本情况调查及思考,专业基本情况调查表的内容 结果分析 体会及思考,36,37,38,39,40,专业历史 30年代 1 40年代 1 50年代 10 60年代 2 70年代 4 80年代 21 90年代 20 2000- 22 本专业绝大多数建立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结果分析(81个专业点),41,学校类型,结果分析,42,培养规格,结果分析,43,原专业方向 (16个),结果分析,44,现专业方向 (21个),结果

14、分析,45,结果分析,主干学科,46,相关学科,结果分析,47,结果分析:师资(专业教师数/100名学生),25.3名教师、工程技术人员2.75名/专业点,其中教授29%、副教授40%,讲师27%、助教4%。,48,结果分析: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所占比例,49,结果分析:学生情况,学生规模:平均383人/专业点,50,07年招生与远景规划招生之比,结果分析:学生情况,51,招生,结果分析:学生情况,52,与本校其他专业相比,结果分析:学生情况,53,结果分析:学生情况,分配(一次就业率),54,结果分析:学生情况,与本校其他专业相比,55,主干课程(3+x),结果分析,56,学科建设: 有硕士

15、点72.15%,有博士点29.15 %。 生均经费: 1643元,其中57%的专业点低于1000元。 实 验 室: 生均实验室面积7.66平米。 实习基地: 27个专业点有校内外实习基地,49个专 业点有校外实习基地。 总 学 时 :平均2525学时,最高3015学时,最低 1968学时。 总 学 分 :平均182.5学分,最高250学分,最低160 学分,实践环节平均35.6学分,选修平均 29.3学分。,结果分析,57,(一)科学定位 学 校 学科专业 培养目标 服务面向,体会及思考,58,(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厚基础:加强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宽口径:增大大类学科主干课

16、比例。 强实践:强化化学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 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 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促进理 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体会及思考,59,重创新: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 培养;增加选修课比例,让学生有更多 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个 性发展。 有特色:通过设置多个方向选修课程模块实现灵活 专业方向的要求。 强适应:让用户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及时将人才的需求情况反馈到教学环节 中,使教学计划中的各个环节既符合教 学规律,又满足行业需求。,体会及思考,60,(三)加强与其他专业融合,拓展新兴专业方向 加大与生物、制药、资源、能源、材料、环境、信息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化工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