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汇总.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1219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15.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汇总.(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欧 洲 中 世 纪 工 艺 美 术,2015.5.11.,概 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文艺复兴前 (约4世纪13世纪) “黑暗的一千年” 1183年成立宗教裁判所 罗马烧死3万人 西班牙处死30万人(其中烧死10万人) 8次十字军之战(1113世纪) 历时200年,700万人卷入战争,十字军东征 10961291年间进行了8次东征,因士兵胸前标十字军符号而得名。讨伐异端,最终目的是要从异教徒(穆斯林)手中夺回宗教圣城耶路撒冷。 由西欧封建主、意大利商人和罗马天主教会对东部地中海沿岸各国发动的侵略性远征。 目的各异: *封建主和骑士想要掠夺新的领地和农奴 *意大利商人(主要是威尼斯商人)力图控制东部

2、地中海的 商业 *罗马教皇则盘算合并东正教,扩大天主教的势力和财源 *许多无以为生的农民受教会和封建主的欺骗宣传,最初也 参加了十字军,幻想着到东方寻找乐土,时代特点: 基督教成为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 政教合一的教权统治(神权统治) 哲学 科学 神学 “万流归宗” 艺术,基督教(Christianity,教) 指信仰耶稣基督的教派,2世纪初从犹太教分离出来 现分为东正教、天主教和耶稣教(新教)三大教派 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宗教,教徒约15亿人,天主教(公教 罗马公教 加特力教 旧教) 西派 拉丁教会 基督教 正 教(东正教)东派 希腊教会 新 教(更正教 *抗罗宗 耶稣教)

3、*抗议宗:抗议罗马公教, 否认罗马主教的教皇地位而得名 圣诞节 教会规定12月25日 东正教 2亿教徒 历法不同 其圣诞节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美 学 特 征 上帝即美 美即上帝 永恒地体验无限美 上帝 中世纪是人类精神最自觉的时代 中世纪张扬的不是自然,而是上帝 中世纪艺术精神的最大特点否定现世美 上帝是最高存在 上帝是终级点 上帝代表人的意志 上帝沟通了灵与肉,工艺美术特征:带有明显的宗教性质 工艺美术成就: 独特而辉煌 欧洲各国都各具地方特色 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获得新发展,主要门类: 陶工艺、金属工艺、玻璃工艺、象牙工艺、木工艺 特殊门类: 宗教用具 祭坛装饰、圣书函、圣遗物箱、十字

4、架,第一节 陶工艺,一、初期拜占庭陶器 时间:48世纪 特点:留存少,继承罗马时代制陶传统 种类:浮雕赤陶、印纹绿釉陶,绿釉印纹陶碗 拜占庭 意大利罗马出土 46世纪,彩釉格子纹陶钵 拜占庭 46世纪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出土,二、白地彩绘陶器 时间:914世纪中叶 铅釉陶器的发展(立奥王朝/89世纪) 白地陶器 受中国唐代白瓷影响,造型品种: 1. 盘、钵、杯、壶、碗、细长足器皿 2. 建筑装饰用陶板、圣像、壁画边框,装饰: 黑色或褐色勾画轮廓 填入茶、黄、绿、红、青 金、银色偶有使用,但更多是以浅茶色代替金色 风格: 白地与丰富色调相映衬富丽而洁净的装饰效果,红陶彩绘碗 12世纪 拜占庭 日用

5、陶器,白地多彩陶板 时间:915世纪 用途:建筑装饰 细长用于湿壁画边缘 形制 弯曲用于柱体装饰 装饰题材:几何纹样(螺旋纹、S连续纹、圆形纹)、植物纹样 装饰色彩:白、茶、绿、青、黄、金,三、剔刻装饰陶器 兴起: 11世纪出现的新型陶工艺 由西亚传入,拜占庭时期普及,镶嵌陶板 40.6平方厘米 13世纪 大英博物馆藏,制作技法: 赤褐色黏土制坯 施挂白色化妆土 剔刻装饰(纹样红白对比) 浸罩透明铅釉烧制,三个发展阶段 1. 初期 时间:11世纪 装饰手法: 初期:几何组合纹样边饰(螺旋纹、曲线纹) 刻线 后期:人物、动物(鸟、鱼),2. 中期 时间:12世纪中叶 装饰:剔刻技术出现浅浮雕效果

6、的装饰图案 色彩:白色化妆土与红色底胎映衬、纹样色调层次丰富,3. 后期 时间:12世纪中叶以后 特点:装饰技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釉色更为多样 典型纹样:鸟纹图案自由奔放,陶制圣母子像 意大利 佛罗伦萨 巴尔杰罗博物馆藏,第二节 金属工艺,金属工艺特点: 金属、珐琅和宝石镶嵌工艺的结合运用 加工技法: 錾花、收挑,珐琅工艺: 产地法国西南部和拜占庭最为突出 色彩赤、青、黄、绿 装饰缠枝纹、小花纹、星形纹、人物、动物,主要种类: 圣遗物箱、十字架、圣书函、教堂用器皿、甲胄 建筑装饰、室内装饰、家具装饰,圣遗物箱 安放基督教圣者遗物或骸骨的容器 中世纪工艺美术中最典型者 建筑形 造型分类 人物形

7、动物形,十字架(Cross,) 基督教标记 神的象征 寄托和浓缩了基督教的精神,一、日耳曼(Germane,)人的金属工艺 时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哥特时期 种类:祭坛装饰、圣遗物箱、十字架、圣书函 特征:带有较强的宗教性质,装饰技法: 在金属片上錾出各种纹样,类似阴刻效果 1. 錾花 在器物本胎包金(或银、铜镀金)上施錾花技法 2. 金银丝细工 3. 金银错 4. 宝石镶嵌,安格圣物提袋 约807年 西柏林国立博物馆藏,班堡珠宝盒 北欧地区金属工艺杰作 9601020年 慕尼黑贝移瑞斯科国家美术馆藏,神圣罗马帝国之冠 德国 962年,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圣遗物箱 铜胚珐琅、木、镀金、象牙

8、德国 约1150年1180年 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二、拜占庭(Byzantine,)的 金属工艺 技法:铸造、雕金、錾花、镶嵌 浮雕式 在金、银、铜工件上作錾花装饰 种类 色彩式 在金或铜板上按照设计的图形 涂以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质色粉 再烧制磨光而成,银制镀金圣爵 拜占庭 10世纪 意大利威尼斯藏,十字军东征时掠夺君士坦丁堡的宝物,挂饰 拜占庭,三、哥特(Gothic,)时期的金属工艺 技术发展:金银薄板上收挑的人物、动物形体准确、凸凹分明 装饰技法:在浮雕式形象上施以半透明状的珐琅 珐琅工艺:在铜胎上雕金涂粉,然后烧制,称为“珐琅镶嵌”,银质镀金人像形圣遗物盒 下部为十二门徒 1

9、2世纪初,景泰蓝饰板 中世纪 金属工艺精品 法国 13世纪前半期,巴黎卢浮宫收藏,手掌形圣遗物箱 哥特式 约14世纪,嵌饰十字架 哥特式 奥地利 1360年,圣人遗物箱 哥特式 黄金珠宝珐琅 法国巴黎 约1400年 四周雕刻最后的审判情景,圆雕人像 教堂大门 四、青铜工艺 立 柱 洗礼盘 吊 灯 烛 台,奥瑞乌斯抄本封面 870年,加洛林王朝,阿尔弗雷德大帝的珠宝 911世纪,十字架圣坛 973982年 艾森的大教堂宝库藏,巴塞尔大教堂的祭坛装饰 银、镀金、宝石 约1019年,青铜镀金烛台 罗马式 11041113年,鸽形圣物容器 铜、镀金 13世纪 巴黎克鲁尼博物馆藏,内装象征耶稣肉体的面包

10、,亨利二世的圣物容器 德国,据传说装有亨利二世的 肋骨、骨灰与一部分衣物,银制镀金香炉 英国 14世纪中期,铜制权杖头,圣餐杯,圣女福柯遗物箱 奥托曼帝国,第三节 象牙工艺,代表时期:拜占庭时期和哥特时期 主要品种:宗教用具、家具及日用品装饰,一、拜占庭象牙工艺 兴盛时间: 1011世纪(马其顿王朝经济复苏和艺术繁荣时期) 主要品种: 圣遗物箱、圣瓶盒、圣书函、二连圣像板、三连圣像板,牙雕小祭坛 拜占庭 高24.2cm 10世纪,装饰题材: 宗教内容、世俗生活 初期:受东方艺术影响 花鸟、几何纹样 后期:宗教故事、宗教人物、象征性的动植物形象,色彩: 金、蓝、红 体现出富丽、神秘的气氛 浅浮雕

11、(古罗马传统牙雕技法的继续) 工艺手法 线刻 风格特征:技法娴熟、高贵优雅,象牙双连板 拜占庭式,二、哥特时期象牙工艺 中 心 地:法国 兴盛时间:1314世纪 种 类:宗教器物装饰、镜箱、宝石箱、乐器、刀柄 装饰题材:骑士故事、日常生活情节 特 征:细腻优美、宗教趣味淡薄、人物表现理想化,象牙袖珍礼拜坛 14世纪 意大利,包银象牙饰盒 英国 1314世纪,象牙主教权杖饰头 英国 12世纪,象牙雕圣母加冕 法国 13世纪 哥特式杰作,角笛 象牙、银、烧蓝 英国 14世纪,第四节 木工艺,主要种类:木制家具 风格特征:装饰手法写实,但具程式化倾向 主要样式:拜占庭式 罗马式、哥特式,一、拜占庭式

12、家具 主要特色:具有古典美的特征 特 点: 1. 承袭希腊、罗马风格 2. 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马克西米安主教之座 意大利 拉文纳 拜占庭式 6世纪,基督教神职人员等级 1.教皇 PaPa 基督在人间的代理人 2.红衣主教(枢机主教)有被选为教皇的权利和选举权 3.首席主教 4.总主教 5.主教(负责一个教区的高级僧侣) 6.神父(司铎、神甫) 7.修士 8.修女,二、罗马式(Romanesque, )家具 主要特色:朴素无华的装饰风格 装饰手法:薄木雕刻、纹样单纯、简洁、明快 装饰题材:动植物纹样 特 点:对古代家具的摹仿旋木式样的运用 常见种类:贮藏箱柜,罗马式讲台 约1200年,圣歌队席

13、 罗马式,木箱 十字军东征时期 罗马式,贮藏箱柜 罗马式 11世纪,三、哥特式家具 流行时间:12世纪后半期15世纪初 风格特征:采用尖拱形雕刻装饰,反映了教堂建筑的影响 流行家具:食器柜、大型碗橱、珍宝箱、桌子、座椅,圣物橱 哥特式 14世纪,哥特式高背座 葡萄牙 约1470年,小型衣柜 西班牙 哥特式 16世纪初,家具的地方性特点: 英 国 结构沉重、装饰稀疏,单纯而庄重 法 国 线条明晰、装饰简洁,严谨而朴素 意大利 注重雕饰、骨片和象牙镶嵌,繁缛而琐碎 总体特征:带有较少的宗教因素,第五节 玻璃工艺,特点: 1. 与宗教联系紧密 2. 实用性器皿制作有限 而用于教堂装饰的玻璃工艺登峰造

14、极 3. 彩绘纹样装饰,玻璃器皿 种类:酒水杯、圣水容器、圣遗物罐 特征:造型单纯坚挺,装饰庄重大方,与宗教有直接关系,玻璃圣水容器 德国 9世纪 克罗地亚博物馆藏,圣物容器 玻璃 英国 10世纪,玻璃杯 12世纪 哥特式,彩绘玻璃窗 制作技法: 先用铅条编连成各种抽象轮廓 再用小块玻璃镶嵌彩绘而成 主要色彩:红、蓝、紫 风格特征:带有单线平涂似的绘画意趣,拜占庭式建筑 十字形马赛克 罗 马 式 建 筑 城堡形马赛克 哥 特 式 建 筑 尖顶形彩绘玻璃,法国夏特尔教堂彩绘玻璃窗 基督降生,罗马式时期:淡色或无色玻璃,纹样简明 (抽象纹样或植物纹样) 盛行时期 哥特式时期:窗户面积加大 装饰题材

15、丰富,色彩缤纷,法国布尔日教堂彩绘玻璃窗,法国夏特尔教堂彩绘玻璃窗 13世纪,第六节 染织工艺,各时期装饰纹样的特色: 初期基督教时期:象征性图形 十字架、鱼、羊 拜占庭时期:写实图形 骑马、狩猎、狮子、鹫、孔雀 联珠纹、缠枝纹 罗马式时期:纹样复杂 宗教人物、大场面的情节性表现,大象纹丝绸织物 查理曼大帝寿衣的一部分 拜占庭式,贝叶挂毯 约1080年 总长480cm 高51cm 表现“诺曼征服”历史 萨克逊罗马风格,哥特式时期 中世纪织物工艺的繁盛阶段 意大利 卢卡 威尼斯 法 国 巴黎 尼德兰 阿尔卑斯山以北 主要产地 英 国 斯堪的纳维亚 西班牙,珠绣圣像 哥特式,特色品种丝麻交织凸花厚缎 纹样题材动植物、风景、情节性图形 装饰风格自然主义表现与中国丝绸纹样影响的巧妙结合 纹饰华丽 设色雅致 清新活泼 东方风韵,壁 毯 中世纪建筑及室内装饰的主要织物 流行时间:罗马式和哥特式时期 中心地:法国(巴黎)、尼德兰,“天使报喜”和“基督受难” 织物 意大利,祭坛上的刺绣装饰 比利时 15世纪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丝绸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