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第7章-项目拟建条件与技术分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105032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经济第7章-项目拟建条件与技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工程经济第7章-项目拟建条件与技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工程经济第7章-项目拟建条件与技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工程经济第7章-项目拟建条件与技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工程经济第7章-项目拟建条件与技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经济第7章-项目拟建条件与技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经济第7章-项目拟建条件与技术分析(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项目拟建条件与技术分析,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拷贝,第七章 项目拟建条件与技术分析,第一节 项目的物料供应分析,1,第二节 厂址选择,2,第三节 技术评价,3,第四节 工艺技术方案研究,4,第五节 设备方案研究,5,第一节 项目的物料供应分析,一、物料供应分析的内容 (一)所需的物料种类分析 拟建项目的建设和生产所需要的物料种类繁多,内容复杂。 (二)所需物料的性质要求分析 根据拟建项目所选定的产品及拟采用的工艺技术方案,研究物料的性质要求,进而确定物料的技术规格。,包括主要原料、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维修材料、配套件(元件、半成品、配套件)、燃料(煤、石油、氢气及其它燃料)、水、

2、电力、热力,第一节 项目的物料供应分析,(三)物料供应数量和物料供应方案分析 根据生产规划和物料消耗定额,确定物料供应数量。根据物料需求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佳的物料供应方案,编制主要物料供应表。 二、物料供应规划 在可行性研究中,应列出各种投入物的详细的供应规划,内容包括:供应来源和供应商、签订的有关协议和规章、所需物料的数量和质量、采购方式、运输方式、存储方式和风险估测。,第一节 项目的物料供应分析,二、物料供应规划 各个企业直接采购 通过代理商,由他们自行采购或代表企业采购 物料采购方式分类 由数个企业组成一个联合体、集体进行采购 招标采购 三、物料供应费用分析 以何种价格取得材

3、料和投入物,是项目是否具有商业盈利能力和经济可行性的决定性因素。 物料供应的费用主要是根据物料价格、单耗定额和产品数量来进行估算。,第二节 厂址选择,一、项目选址的内容和原则 (一)厂址选择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确定某个建设项目的具体地址(或厂址),需要经过建设地区选择(又称为选点)和建设地点选择(又称为定址)这样两个不同层次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工作阶段。,地点选择是指对项目具体坐落位置的选择,地区选择是指在几个不同地区之间对拟建项目适宜配置在哪个区域范围的选择,第二节 厂址选择,(二)厂址选择的原则 1选点的原则 (1)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国家产业布局总体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要

4、求; (2)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对原材料条件、能源条件、水源条件、各地区对项目产品需求及运输条件等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 (3)要综合考虑气象、地质、水文等建厂的自然条件; (4)要充分考虑劳动力来源、生活环境、协作、施工力量、风俗、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第二节 厂址选择,(二)厂址选择的原则 2定址的原则 (1)厂址土地面积与地形应能满足项目建设、生产和职工生活的要求,使各类构筑物、建筑物道路及场地等得到合理的布置; (2)建厂地势要尽量平坦或略有坡度,以减少平整场地的土方工程量和便于排水; (3)厂址不能选在地震断层、滑坡、泥石流、崩塌及大雨洪水淹没的地方,地下水位应低于地下室和隧

5、道的深度; (4)厂址尽可能靠近主要运输干道和车站;,第二节 厂址选择,2定址的原则 (5)厂址应尽可能靠近已有的企业或居民点,以便于利用现有的市政及生活设施; (6)厂址不宜选在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卫生的上风向和现有烟尘污染较重工厂的下风向; (7)要尽可能考虑厂际协作; (8)尽量少占耕地,少占或不占良田; (9)服从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开发整治规划的要求。,第二节 厂址选择,二、厂址选择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和基础资料的搜集,拟定项目选址的备选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选择最佳厂址方案。 厂址选择的技术经济分析主要有综合评价法、费用比较法以及厂址选择重心类比模型等方法。 (一

6、)综合评价法 根据厂址选择的条件,建立厂址选择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从中选出一个满意的选址方案。其步骤如下:,第二节 厂址选择,(一)综合评价法 1建立厂址选择的指标体系。 2确定指标标值。 3确定指标权重。 4计算方案综合评价值,选择推荐方案。 (二)费用比较法 就是通过计算分析各厂址方案的投资费用和经营费用,选择现值费用或年值费用最小者为最优方案。,第二节 厂址选择,(三)厂址选择重心类比模型 选择厂址时,如果生产费用中运输费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多种原材料需由各地供应,产品销售到n个地区的许多用户,为了使运输距离最短,可以根据重心原理确定厂址的地理位置。,第二节 厂址选择,

7、(三)厂址选择重心类比模型 假设各原料基地在某段时间内(如一年)的供应量为Qi ( i=1, 2, , n ) ,各种原料基地的相互位置为已知(如下图所示),可求出其重心的坐标为:,第三节 技术评价,一、技术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技术评价的概念 技术方案的技术评价是以方案的技术系统为对象,以技术系统能否实现方案要求的技术功能、性能、效率以及实现的程度为中心目标,对方案技术系统的可行性、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及其综合技术效果进行权衡的研究活动,目的是从众多技术方案中选择一个与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最佳方案,或提出方案改进建议,为决策提供依据。,第三节 技术评价,(二)技术评价的分类,根据国家的技术

8、政策、技术发展战略与规划,对方案的宏观技术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它对宏观技术体系、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影响,微观技术评价 从方案的宏观技术效果与微观技术效果相统一的角度出发,以微观技术效果评价为重点,将方案的技术系统置于一个以企业为中心的特定技术环境中,考察其技术功能实现的可能性及实现的条件、程度和影响,宏观技术评价,第三节 技术评价,二、技术来源分析 投资项目所需要的技术,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最基本的来源有自主研究、合作开发、委托研究、引进等。,自主研究,指企业依靠自己的研究开发力量来完成技术工作。 特点:可根据既定的市场、经济、技术等目标自主开发,易直接用于生产,便于今后改进,但

9、同时要求企业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合作研究,指企业与企业或科研单位之间发挥各自的优势,联合进行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以尽快开发、实施技术的一种途径。 特点:合作的各方共担风险、共享成果。这种方式适合于科技力量不足、研究资金缺乏的企业。合作双方可以是两企业,也可以是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第三节 技术评价,二、技术来源分析,委托研究,社会中存在着一批有相当规模的专业科研机构,它们愿意承接各类研究与发展课题,企业能够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要求(所要求解决的问题和应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并提供足够的研究开发委托费用。 特点:可克服自身研究开发力量的不足和缺陷,及时提供企业必需的创新,但有时

10、委托费用高,具有一定的风险,要求慎重选择委托单位,并能密切保持与委托单位的联系,使对方及时明确应达到的目标。这种策略多适用于企业自身研究开发部门无法进行的部分技术创新工作,或科研单位已有一定基础,由企业出资进一步开发的项目。,第三节 技术评价,二、技术来源分析,引进,指指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引进外部的先进技术。 引进技术应注意遵循引进、消化、吸收、提高的原则,否则不仅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无法提高,还可能受制于人。 战后的日本曾采用这种策略开发了大量高技术的新产品,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不同的项目可选择不同的技术来源,参见表75。,(表7 5),第三节 技术评价,三、技术评价的内容 1技术开发的迫切

11、性和重要性。 2技术的先进性。 3技术的适用性。 4技术的可靠性。 5技术的连锁效果。 6技术的危害性。 7技术成功的概率。 8技术的效益与代价。 9研究开发周期。 10与国家政策、法律、规划的一致性。,第三节 技术评价,四、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 (一)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对技术方案进行技术评价时,应首先确定评价的目标、指标及评价标准,然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 技术评价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子目标。总目标是指评价对象(如产品开发方案)所期望实现的状态。子目标是对总目标的分解 ,可分为一级子目标、二级子目标等等 。 子目标连同总目标形成一个“多层递阶结构”,构成一个目标体系。 依据建

12、立起来的技术评价目标体系,对其子目标选定评价指标,更可得到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第三节 技术评价,四、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 (一)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方案不同,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也会不同。以新产品开发为例,产品种类繁多,功能、性能各异,加之对评价的内容、深度等要求不一,使得新产品开发方案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不尽一样 。,第三节 技术评价,四、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 (一)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下面给出以某机电产品为例的新产品开发方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如图71所示。,图71 某新产品开发方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图71 的解释,A方案预期技术的价值。用以衡量技术方案满足产品开发成功率与技术效果最

13、优目标的程度。 B1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它是指与同类的其他产品相比,该产品在各项技术指标(如技术性能、有效性与时间性指标等)的优越程度。 B2产品技术的适应性。它是衡量在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程度的指标,是产品技术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B3产品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该指标用来衡量在产品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将会给自然、生态平衡带来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非预期的负影响有多少及程度的大小。 B4产品技术实现的可能性。用以反映该产品技术方案实现的内部、外部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及保证程度。,图71 的解释,C11产品设计的先进性。它是衡量产品技术原理的新颖程度、产品结构的独创性和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等内容的指标。 C12产品功

14、能的完善程度。它代表产品功能的适应性(满足用户需要)、产品的灵敏度与精确度和产品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效率等内容。 C13产品工作的可靠性。是指该产品不论在何时始终处于可以工作并能完成任务的状态的程度,包括产品的有效性和维修性。 C14对材料等投入资源的利用程度。即产品选材(或其他投入资源)的合理性及利用率的高低。 C21用户对产品功能的满意度。产品功能包括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C22产品市场要求量及发展趋势。指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小及今后的发展变化趋势。 C23与相关产品的配套性。特别是该产品为中间产品时,必然考虑该产品与其相关产品(如下游产品)的配套性。 C24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指产品的性能、质

15、量和价格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图71 的解释,C31有无污染及污染程度。用来反映该产品有无工业“三废”及对大气、水质和土壤的污染程度。 C32对生态的影响。即对动、植物有无影响及影响程度。 C33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指对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有无破坏和能否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等。 C34克服对环境不利影响的难易程度及费用大小。 C41企业产品的开发能力。指企业的现有技术力量对新产品开发的适应能力。 C42企业的制造技术水平。指企业的现有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能否适应新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及适应程度如何。 C43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力。指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水平的高低,能否适应新产品的营销需要及适应程度大小。 C

16、44其他外部条件。指配套产品、原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和资源等供应渠道及可靠程度。,第三节 技术评价,(二)技术方案综合评价 根据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表76是技术引进方案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实例分析71 技术方案风险综合评价 高技术产业化过程是一种高难度的、高风险的创新过程,由于其高度的创新性,人们很难获取关于这一过程的比较完整、准确的信息,即信息是残缺的。这种残缺表现为:虽然对未来情况有所了解,如对某些定性评价指标有所了解,但对如概率、可能的风险损失、投资收益变动等定量指标很难作出估计,只能借助专家的意见和知识用定性指标进行评价,具体可采用德尔菲法、系统模糊决策法和层次分析等方法。,(表76),第三节 技术评价,实例分析71 技术方案风险综合评价 某高校企业根据市场调查,得知新型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可替代金刚石使用,并且其制造成本低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