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复习答题指导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69786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复习答题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诗歌复习答题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诗歌复习答题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诗歌复习答题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诗歌复习答题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复习答题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复习答题指导(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制作:江苏省泗阳中学 王晓筱,1 回顾诗歌的表达技巧 2 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 3 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学习目标,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 2、表达方式 (描写手法 抒情方式) 3、表现手法 4、篇章结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与联系,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但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但它如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

2、达效果就非常明显,也可视为表现手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等等。 总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常说诗歌的表现方法指的是:,一、白描 六、对比 二、象征 七、抑扬 三、衬托 八、动静结合 四、烘托 九、正侧结合 五、渲染 十、虚实结合 十一、工笔 十二、用典 十三、托物言志 十四、比兴,01、 反复 02、比喻 03、拟人 04、对偶 05、对比 06、引用 07、双关:谐音双关 08、夸张 09、设问 10、互文 11、

3、 反问 12、反语,修辞手法,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 1、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 2、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 3、描写方法: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虚实结合(3)、动静结合 (4)、点面结合(5)、白描 工笔,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

4、笔,形神逼肖。,例一:乐府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民歌是古诗中的白描杰作。它只用了寥寥数语,就使我国北方草原那一望无垠、云草相接、牛羊成群的特有情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文笔洗练,意境清新,是一幅动人的给人以美的感受的画面。,4、白描 工笔:,例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工笔,也称细描,或工笔细描,原来也是绘画的一种笔法,指对描写的事物进行逼真的、细致

5、入微的精雕细刻。我国古代工笔画很多,用工笔写的诗几无。这里是为了与白描对举,将它列举出来,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下面姑且举一个小说中典型的工笔描写的例子。 王熙凤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可谓工笔,作者浓墨重彩,为大管家琏二奶奶画“行乐图”:“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场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色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碟穿花大红洋缎银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替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6、这是透过黛玉之目,让王熙凤第一次与读者照面。对其服饰、姿容进行了静态写生式描绘,从头到脚,精细入微,直至“最后的钮扣”(易卜生语),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 2 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3 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4 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5 用典抒情,抒情方式,表现手法,想象、联想、对照、衬托、渲染、 烘托、用典、悬念、赋比兴、 象征、动静结 合、虚实相生、借古抒怀、借古讽 今、托物言志、 以乐景写哀情、以 哀景写乐情等。,篇章结构,1 首句标目 2 卒章显志 3 首尾呼应 4 总分结合 5 伏笔照应 6 铺垫过渡

7、,8 层层深入,7 画龙点睛,诗歌的篇章结构,1、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抑扬。3、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 返回,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古诗词的结构特点,东边一棵杨柳树,西边一棵杨柳树, 南边一棵杨柳树,北边一棵杨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一诗,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

8、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如: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析】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析】这首诗题作

9、闺怨,有“怨”必有“愁”。诗的开头却出其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独辟蹊径,以退为进用反说起笔,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的小圈子里,反而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了。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忽见陌上杨柳色”,明显地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出青春难再、红颜易年的闺怨之情: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一个“悔”字道出了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先说春色撩拔得少妇春心荡漾而“不知愁”,以乐景起笔,反衬出愁怨,以反起强化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令醒目。总之,这首诗不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高

10、超的艺术手法。,2.托物言志 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衬托 (1)正衬(映衬或烘托)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反衬,有以动衬静,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3.衬托与对比 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

11、凸显出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比照,以去年的欢快衬托(反衬)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对比,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 如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4.渲染与烘托,渲染:诗歌中的渲染就是加浓形象,即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渲染属于正面描写,往往是一两句话可以了结的

12、,诗人却偏偏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描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通过渲染,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显示在人们面前。,烘托:即烘云托月,在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凸现人物形象的写法。通常是以物(客观自然环境)烘托人的心理或事物特征。,琵琶行:三次写江中之月。 陌上桑:写“行者”“少年”等的反应。,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13、,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5动静结合 在一些山水诗中,往往有静景,如山、月等;有动景,如水流、风摇等等。据侧重点的不同,作者有时只写动景或静景,有时动静景兼写,有时为写静景而以写动景来衬托,有时为写动景而以写静景来衬托。,【析】戴叔伦的兰溪棹歌采用了动景、静景结合的方法,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6.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间、虚实相衬,以实写虚、以虚写实): 虚与实是相对的。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

14、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包括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常被用于反衬现实。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 已逝之景或境。作者曾经历过或历史上曾发生过但现时不在眼前的景象。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设想之境。同一时间但非亲眼所见之境或还没发生的未来之境。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高适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 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险峻的形势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15、千堆雪” ; 雨霖铃中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小结:,“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的无限感慨。 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7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析】前两句写孝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似乎着力刻画了一个求贤若渴、态度谦诚的明君形象;后两句笔锋一转,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从而对孝文帝进行了讽刺,对贾谊则是深深的同情和惋惜。(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