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工程坍塌事故案例讲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49837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建工程坍塌事故案例讲诉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在建工程坍塌事故案例讲诉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在建工程坍塌事故案例讲诉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在建工程坍塌事故案例讲诉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在建工程坍塌事故案例讲诉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建工程坍塌事故案例讲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建工程坍塌事故案例讲诉(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建工程坍塌事故案例,中建三局股份公司郑州分公司 2010年01月19日,2,2004年5月12日,河南省七建公司承建的安阳安玻公司信益工程二期项目,在撤离脚手架时,脚手架从63米高处倾斜倒塌。 造成了21人死亡,8人受伤的重大事故。,案例1,3,富田太阳城二期9.6事故,2007年9月6日14时10分,河南省郑州市富田太阳城二期家居广场中心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采光井模板支撑系统突然垮塌,造成7人死亡、17人受伤。该工程建设单位为郑州市振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郑州市振兴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郑州市恒兴工程监理公司。初步调查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事故主要原因:一

2、是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标准规范搭设模板支撑系统,方案要求现浇梁下立杆间距为0.4m0.4m,实际搭设1.3m1.3m,并且缺少剪刀撑和扫地杆;二是监理单位现场监管不力,未及时制止施工人员违规作业行为;三是施工单位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施工工序错误,造成局部受力集中,超过模板支撑系统承载能力。,案例2,4,郑州4.21事故,2008年4月21日15时,河南卫群置业有限公司建设的滨河绿苑小区5#楼工地发生一起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坍塌事故。该脚手架附着高度位于20层至24层,在向21层爬升的过程中,其中的一个电葫芦出现故障,使架体爬升不能同步进行,受力荷载不均匀,导致架体南立面整体倒塌,两侧与之相连

3、架体向外掰开,摇摇欲坠,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单位是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是河南万安监理有限公司,脚手架租赁单位是河南亚飞脚手架有限公司。初步分析,该起事故是由于提升设备出现故障、安全装置失灵、观测人员监护不到位所致。,案例3,5,郑州4.21事故,6,重庆工地发生垮塌事故 18日上午,重庆附近的施工地段,脚手架发生垮塌!正在钢架上施工的建筑工人全部从8米多高的钢架上摔下,共有11人被送,案例4,7,进医院,其中四人伤势最重,另有几人生还渺茫。,8,2003年18日晚上8时许,杭州公司建设工地发生一起在建厂房倒塌事故。据人民网消息,经初步勘查,有28人被压,经现场抢救

4、,到记者发稿时,有24人被救出,送往医院,其中6人死亡,18人受伤。,杭州发生一起在建厂房倒塌事故 造成24人伤亡,案例5,9,南京“1025”重大伤亡事故,案例6,10,2000年10月25日上午10时10分,南京三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三建)承建的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裙楼工地发生一起重大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大演播厅舞台在浇筑顶部混凝土施工中,因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大演播厅舞台屋盖坍塌,造成正在现场施工的民工和电视台工作人员6人死亡,35人受伤(其中重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707815万元。,11,南京电视台新广电大楼,12,曾经的“样板观摩工地”,13,南京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裙楼工地

5、,14,工地脚手架突然倒塌图,15,现场抢救伤员,16,现场救援紧张进行,17,消防特勤出动救援,18,现场抢救伤员,19,人工呼吸急救,20,工地停工整顿,21,一、事故经过: 南京中心工程地下二层、地面十八层,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工程开工日期为2000年4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01年7月31日。工地总人数约250人,民工主要来自南通、安微、南京等地。,22,中心工程大演播厅总高38米(其中地下870米,地上2930米)。7月份开始搭设模板支撑系统支架,支架钢管、扣件等总吨位约290吨,钢管和扣件分别由甲方、市建工局材料供应处、铁心桥银泽物资公司提供或租

6、用。原计划9月底前完成屋面混凝土浇筑,预计10月25日下午4时完成混凝土浇筑。,一、事故经过:,23,在大演播厅舞台支撑系统支架搭设前,项目部按搭设顶部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完成了三个演播厅、门厅和观众厅的施工(都没有施工方案)。 2000年1月,南京上海分公司由项目工程师编制了“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并于1月30日经项目副经理和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批准实施。,一、事故经过:,24,7月22日开始搭设大演播厅舞台顶部模板支撑系统,由于工程需要和材料供应等方面的问题,支架搭设施工时断时续。搭设时没有施工方案,没有图纸,没有进行技术交底。由项目部副经理决定支架三维尺寸按常规(即前五个厅的支架尺寸

7、)进行搭设,由项目部施工员在现场指挥搭设。搭设开始约15天后,上海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将“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交给。看到施工方案后,向作了汇报,答复还按以前的规格搭架子,到最后再加固。,一、事故经过:,25,模板支撑系统支架由南京劳务公司组织进场的工程队进行搭设(是南京厂职工,以个人名义挂靠在南京劳务基地,6月份进入施工工地从事脚手架的搭设,事故发生时工程队共17名民工,其中5人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地上25米至29米最上边一段由木工工长负责指挥木工搭设。10月15日完成搭设,支架总面积约624平方米,高度38米。搭设支架的全过程中,没有办理自检、互检、交接检、专职检的手续,搭设完毕后未按规定进

8、行整体验收。,一、事故经过:,26,10月17日开始进行支撑系统模板安装,10月24日完成。23日木工工长向项目部副经理反映水平杆加固没有到位,即安排架子工加固支架,25日浇筑混凝土时仍有6名架子工在加固支架。 10月25日6时55分开始浇筑混凝土,项目部资料质量员8时多才补填混凝土浇捣令,并送监理公司总监签字,日期签为24日。浇筑现场由项目部混凝土工长负责指挥。,一、事故经过:,27,南京混凝土分公司负责为本工程供应混凝土,为B区屋面浇筑C40混凝土,坍落度1618cm,用两台混凝土泵同时向上输送(输送高度约40米,泵管长度约60米 2)。浇筑时,现场有混凝土工工长1人,木工8人,架子工8人

9、,钢筋工2人。混凝土工20人,以及3名工作人员(为拍摄现场资料)等。自10月25日6时55分开始至10时10分,输送机械设备一直运行正常。到事故发生止,输送至屋面混凝土约139立方米,重约342吨,占原计划输送屋面混凝土总量的51。,一、事故经过:,28,10时10分,当浇筑混凝土由北向南单向推进,浇至主次梁交又点区域时,该区域的1平方米理论钢管支撑杆数为6根,由于缺少水平连系杆,实际为3根立杆受力,又由于梁底模下木枋呈纵向布置在支架水平钢管上,使梁下中间立杆的受荷过大,个别立杆受荷最大达4吨多,综合立杆底部无扫地杆、步高大的达26米,立杆存在初弯曲等因素,以及输送混凝土管有冲击和振动等影响,

10、使节点区域的中间单立杆首先失稳并随之带动相邻立杆失稳,,一、事故经过:,29,出现大厅内模板支架系统整体倒塌。屋顶模板上正在浇筑混凝土的工人纷纷随塌落的支架和模板坠落,部分工人被塌落的支架、楼板和混凝土浆掩埋。 事故发生后,南京电视台项目经理部向有关部门紧急报告事故情况。闻讯赶到的领导,指挥公安民警、武警战士和现场工人实施了紧急抢险工作,采用了各种先进的手段,将伤者立即送往空军454医院进行救治,一、事故经过:,30,二、事故的原因分析: (一)事故的直接原因: 1、支架搭设不合理,特别是水平连系杆严重不够,三维尺寸过大以及底部未设扫地杆,从而主次梁交又区域单杆受荷过大,引起立杆局部失稳。 2

11、、梁底模的木柿放置方向不妥,导致大梁的主要荷载传至梁底中央排立杆,且该排立杆的水平连系杆不够,承载力不足,因而加剧了局部失稳。 3、屋盖下模板支架与周围结构固定与连系不足,加大了顶部晃动。,31,(二)事故的间接原因: 1、施工组织管理混乱,安全管理失去有效控制,模板支架搭设无图纸,无专项施工技术交底,施工中无自检、互检等手续,搭设完成后没有组织验收;搭设开始时无施工方案,有施工方案后未按要求进行搭设,支架搭设严重脱离原设计方案要求、致使支架承载力和稳定性不足,空间强度和刚度不足等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32,2、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混乱,对大型或复杂重要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模板施工未按程序进行,支架搭设开始后送交工地的施工方案中有关模板支架设计方案过于简单,缺乏必要的细部构造大样图和相关的详细说明,且无计算书;支架施工方案传递无记录,导致现场支架搭设时无规范可循,是造成这起事故的技术上的重要原因。,(二)事故的间接原因:,33,3、监理公司驻工地总监理工程师无监理资质,工程监理组没有对支架搭设过程严格把关,在没有对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案审查认可的情况下即同意施工,没有监督对模板支撑系统的验收,就签发了浇捣令,工作严重失职,导致工人在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模板支撑系统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二)事故的间接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