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奖金制度汇编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048785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奖金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各种奖金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各种奖金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各种奖金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各种奖金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种奖金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奖金制度汇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业绩奖金制度:(一)个人实绩的计算1、实绩额=收款额收款系数售价系数票期系数。2、收款额=每月6日至次月5日止回收货款金额计之。3、收款系数=(1)出货日起7日内收回货款者,系数1.1(2)每期25日前出货,当期收回货款者,系数1(3)每期25日前出货,次期收回货款者,系数O.8(4)每期25日前出货,第三期以后收回货款者,系数O4、售价系数:(1)以标准售价系数为1,每超过1元,系数增加O.O1,最高系数为1.1。严禁降价出货,若需降价每降低5元,系数减O.O3。(2)出货日起15日内收回现金及兑现票据者,其标准售价应降低5计算。5、票期系数:(1)7日内支票、现金(出货日起) 系数1.28

2、15日内 系数1.15163O日内系数1.13145日内系数1.I54675日内系数17690日内系数0.891105日内 系数O.6105日后 系数0(2)日期从出货日起算,支票日为票据到期日。6、实绩奖金:(1)实绩奖金=(实绩额基本额)核放标准(2)基本额 :试用人员为15万元正式人员为20万元专员级为30万元主任级以上干部不计个人奖金。(3)核放标准 :超额部分 O3O万元2. O314O万元2.541万元以上3.O7、实绩奖金按“实绩奖金计算表”计算,采用月计制,二个月总核算一次,当月份未达成部分得由次月补加责任额,每月实绩截算日为次月5日。8、奖金发放:(1)每月17日为奖金发放基

3、准日。各分处应将实绩计算表于每月10日前送达营业组。(2)奖金发放以当月出货回收率达九成者为限,未达标准者于达成时始发放。当月出货部分的收款额(3)当月出货回收率=当月出货额当月出货部分的退货及折让(二)团体实绩奖金1、实绩额=25000元经营效率实绩额 目标营业费用2、经营效率=成交点达成率营业额达成率 实际营业额实业营业费用 (1)目标目标营业费用:由管理部提供数据资料为目标营业额费用比率而得。(2)成交点达成率;实际成交点/目标成交点。(3)营业额达成率:实际营业额/目标营业额。3、特案实绩以收款额之八成计算。4、本部实绩额=125000平均经营效率5、营业额达成率,各分处未达65,营业

4、本部未达75者不发奖金。年终奖金制度:第一条 依据 本细则依据本公司人事管理规章规定制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 (一)本公司从业人员年终奖金的发给,悉依本细则的规定办理。 (二)本细则所称从业人员以本公司编制内的人员为限,顾问、试用人员、临时人员均不适用。(但得视情况另行发给) 第三条 奖金数额 从业人员的年终奖金数额视公司当年度的业务状况及个人成绩而订。 第四条 按实际工作月数比例计算的范围 从业人员在年度内中途到职者,按实际工作月数比例计算,凡未满半个月者以半个月计,半个月以上以一个月计。 第五条 凡在当年度奖金发放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发年终奖金: (一)辞职或解雇者。 (二)资遣者。

5、(三)停薪留职者(期间扣除)。 (四)其他原因中途离职者。 第六条 凡年终奖金的发放计算基数标准如下: 本薪主管加薪职务加薪技术加薪。 第七条 奖惩的加扣标准 从业人员在当年度曾受奖、惩者,年终时依下列标准加减年终奖金。 (一)嘉奖一次:加发一日份薪额的奖金。 (二)小功一次:加发三日份薪额的奖金。 (三)大功一次:加发十日份薪额的奖金。 (四)申诫一次:扣减一日份薪额的奖金。 (五)小过一次:扣减三日份薪额的奖金。 (六)大过一次:扣减十日份薪额的奖金。 第八条 请假旷工的扣减标准 (一)旷工者照天数计,每天扣减2日份薪额的奖金,不足一天者以一天计。 (二)凡年度内请事病假(合并计算)达10

6、天以上者,每超过1天扣减1日份薪额的奖金。(服务未满一年者,照比例折算) 第九条 考绩加发标准 凡年度考绩依下列等级加发 (一)优等者加发10日份。 (二)甲等者加发3日份。 (三)乙等者不予加发。 第十条 年度计算 由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十一条 发放日期 每年度从业人员的年终奖金于翌年春节前发给。 第十二条 实施及修订 本细则呈奉总经理核定后实施,修改时亦同。责任奖金制度:1.本办法实行期中原利润中心制度实施准则内第五章“酬金的计算及分配”暂停实施。 2.责任奖金分下列三种发给: (1)企业部人员(营业人员除外)责任奖金。 (2)服务部门,筹办期间的企业部,及未达发给企业部责

7、任奖金标准的企业部责任奖金。 (3)营业人员责任资金。 3.企业部责任奖金依下列规定发给: (1)责任奖金的计算根据新订各企业部本年4-12月份的盈余及销售目标为准。 (2)责任奖金的核算以3个月为一期,即4、5、6月,7、8、9月,10、11、12月各为一期。 (3)期内超出盈余目标及销售目标1%的企业部加发薪资总额60%。 (4)期内达到盈余目标80%及销售目标1%的企业部加发薪资总额30%。 (5)期内未达盈余目标80%及销售目标1%的企业部则不予加发。 (6)各企业部盈余及销售超出目标,其超出部分可并入下期累计,并盈亏互抵(但对财产的处理,物价的波动涨价时另议)。 (7)本条所订责任奖

8、金,由各企业部估算,交财务部核对各企业部业绩后,由企业部经理及主管全权决定部内人员的分配,送财务部分3个月平均并入次月薪资内发放,财务部应依法办理扣缴,并视如薪资依发放月份的费用入帐。 (8)如某企业部前期盈余未超出目标80%,及销售目标1%未获发给奖金,或达到盈余目标80%及销售目标1%仅获加发奖金30%,但于次期计算时,并同前期业绩计算在内,均已超出或达到发给责任奖金的标准,则前期亦应按标准规定追发奖金。 本项追补奖金的规定,仅适用于同一年度4-12月份以内,隔年度则不得追补。 (9)各企业部全年度结算,凡盈余及销售超出所订目标的企业部,其盈余超出部分得提拨30%作为该部年终加发奖金,由该

9、部经理及主管于年终结算后负责分配(如各部经理有把握年终一定可分得奖金时,可由主管保证于适当时间先借若干预为分发,然后于年终结算后扣抵。) (10)各企业部经营财务的缺短或呆帐,均应由该企业年终提拨30%盈余中扣除。 4.服务部门,筹办期中的企业部,及未达发给责任奖金标准的企业部,其奖金依下列规定发给: (1)平时奖金 a.每3个核计的责任奖金,在全公司总目标的达成下,服务部门等得按各生产企业部所得奖金的平均百分比发给。 b.如服务部门能为公司获得利润,除扣除该案件的所用费外,得按净得30%给予该部奖金,并于每一案件完结后核发。 (2)年终奖金 年终核算,全公司总目标业已达成,则服务部门等的奖金

10、,按各生产企业部所得30%超额奖金的平均人天数发给,公式如下: A企业部的奖金天数人数B企业部的奖金天数人数+C企业部的奖金天数+除以各生产企业部总人数。 5.营业人员责任奖金依下列规定发给: (1)各部营业人员的奖金及应酬费计算方式分别核定如另表。 (2)各部固定的营业人员分担各该部的全年销货责任,如达到年度内规定的目标,照核定的各部奖金数字,每3个月核发一次。 (3)营业人员除领到责任奖金外,另无其他奖金,但公司年度结算特佳时,各部经理可建议发给若干年终奖金。 (4)本条的应酬费系指一般应酬费用,如有特别费用,可在承交前向公司报备后发给。 (5)各部营业人员如有连续6个月不能达到营业责任额

11、时,应即改调他职。 6.本暂行办法经午餐会通过后公布施行,修订时亦同。 4-12月份暂定目标率 区分部门销售目标百分率收款目标百分率开发部50%50%电子部65%65%塑胶部50%(4、5、6月)60%(7月12月)50%(4、5、6月)60%(7月12月)五金部60%60%出勤奖金制度:(一)本公司为奖励员工出勤,减少请假,恪遵公司规章,特订定本办法。 (二)出勤奖金按点计算,每点20元,每月计分30点(600元)凡本厂员工(包括契约工)在厂工作每出勤1天给予1点。 (三)凡员工于当月份内请假者,不论事病假均按下列标准扣减奖金。 1.请假一天扣7点(140元)。 2.请假二天扣14点(280

12、元)。 3.请假三天扣21点(420元)。 4.请假四天扣3031点(600620元) (四)全月份不请假,且轮休不超过2日者另加给全勤奖金8点(160元)凡请假旷工(包括1小时)或轮休超过2日(逢有法定假日的月份得增加为3日)及星期日固定休息人员均不加给。 (五)兵役公假、婚、丧、生育假: 1.身家调查、点阅召集、后备军人召集等出勤奖金照给。 2.动员召集教育召集及奉派受训20天以上者不予给点。 3.婚、丧、生育假所请假日不予给点(如跨月者其全勤加给的8点只扣1次)。 (六)公伤与国内公差出勤奖金照给。 (七)旷工:每旷工1天扣10点(4小时以内扣5点,超过4小时按1天扣点)。 (八)当月份请事病假累计4小时以内奖金不扣,超过4小时按1天扣点。 (九)为顾念员工确患重病必须住院(限公立或劳保医院治疗,情节特殊,其住院期间经取得医院证明者得予从轻扣点,即每住院1天扣发奖金5点,其余门诊仍按本办法第3条的规定计扣奖金。) (十)星期例假及轮休、特休: 1.常白班员工星期例假日或排定轮休日奖金照给,但被指定加班而不到工者扣奖金10点。 2.已排轮休的人员除轮休日外如有不上班者应一律请假否则视作旷工。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