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课件_9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047788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课件_9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血压课件_9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血压课件_9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高血压课件_9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高血压课件_9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课件_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课件_9(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鹃,陈鹃,高血压的护理,查房目的,熟悉高血压的定义、病因、诊断、临床表现。 掌握高血压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相关内容。 护士能够根据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整体化的个性护理。,概念,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注:以上为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高血压的分类,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

2、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短暂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诊断标准,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分为1、2、3级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为标准 以上标准适用于男、女性任何年龄的成人,血压的分类和定义,流行病学,不同国家、地区、种族之间有差别 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 美国黑人是白人的2倍 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与1991年比较,患病率上升31%。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

3、率为6.1% 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其他因素,精神刺激,饮食,体重,避孕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年龄,发病机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 肾性水钠潴留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胰岛素抵抗,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大脑皮质兴奋及抑制的失调 皮层下血管运动中枢的失平衡 肾上腺能的活性增加 交感神经节后突触后释放NE增加 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参与高血压的形成,肾小球入球动脉球旁细胞分泌肾素 肝脏产生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I,肺循环的转换酶,血管紧张素II,小动脉平滑肌收缩,醛固酮

4、分泌增多,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胰岛素抵抗,必须以高于正常的血胰岛素释放水平来维持正常的糖耐量,表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处理葡萄糖能力的减退,其是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共同的病理基础 多数认为是胰岛素抵抗造成的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其使水钠重吸收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增强,病理,心脏:长期高血压引起左室肥厚与扩张 血管:全身小动脉病变,腔壁比值增加和管腔狭窄,导 致心、脑、肾组织缺血,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 成,临床表现,症状:大多数起病缓慢,无症状,仅在测血压或发生心脑、肾并发症后方被发现 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等 视物模糊、鼻出血 体征:周围血管搏动、血管杂音、心脏杂音,其他体征,血管杂音: 颈部

5、 背部两侧肋脊角 上腹部脐 两侧 腰部肋脊处 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体征: 腹部包块:多囊肾 嗜铬细胞瘤 股动脉搏动延迟或缺如 上肢血压大于下肢 主动脉缩窄 向心性肥胖 多毛 库兴综合征,并发症,高血压危象:病人表现为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气急、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 高血压脑病:血压极度升高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可发生高血压脑病,临床以脑病的症状与体征为特点,表现为严重头痛。恶心、呕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或惊厥,血压降低即可逆转 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力衰竭:左心室后负荷增高可致心室增厚、扩大,最终导致心衰 慢性肾衰竭:长

6、期持久血压升高可致进行性肾小球硬化,并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出现蛋白尿、肾损害,晚期出现肾衰竭。 主动脉夹层:严重高血压可促进主动脉夹层形成。,并存的临床情况,实验室检查,常规项目: 尿常规 血糖 血脂 肾功能 尿酸 心电图 发现相关的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 特殊检查:动态血压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血浆肾素活 性,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 血压波动的规律? 动态血压监测(ABPM) 正常动态血压曲线呈双峰一谷,即夜间最低, 晨起后迅速升高,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各一峰,继之缓慢下降。其意义: 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低血压; 通过血压变异性和昼夜节律,判断及预后 指导降压治疗和评价

7、降压药物疗效,影响预后的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预后,治疗,目的与原则 改善生活方式 降压药物治疗对象 血压控制目标值 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目的与原则,目的: 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达到目标水平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原则: 血压控制目标 改善生活行为 降压药,改善生活方式,减轻体重 减少钠盐摄入 补充钙和钾盐 减少脂肪摄入 戒烟、限制饮酒 增加运动,降压药物治疗对象,高血压2级或以上患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已有心、脑、肾靶器官和并发症患者 血压持续升高,改善生活行为后血压仍未有效控制者,血压控制目标值,根据现有证据,建议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应严格控制在

8、140/90mmHg以下 糖尿病和肾病病人的血压则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40-150mmHg以下,舒张压低于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如能耐受 一旦确诊,即应终身服药,药物治疗原则,较小的有效治疗量使不良反应最小,如效果不满意,可逐渐加量以达最佳疗效 为有效预防靶器官损害,达到24h内平稳降压,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h作用的药物 为增加疗效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治疗。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治疗,降压药物治疗,利尿剂 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常用利尿剂的分

9、类、名称、剂量及用法,常用利尿剂的机制、适应症、禁忌症,阻滞剂的降压机制、适应症、禁忌症,L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Toyo-Oky分类法),钙拮抗剂的降压机制、适应症、禁忌症,ACEI的分类,ACEI的降压机制、适应症、禁忌症,ARB的分类,ARB的降压机制、适应症、禁忌症,降压方案,2级以上高血压开始治疗就可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利尿剂+ 阻滞剂 利尿剂+ACEI或ARB 钙拮抗剂+ 阻滞剂 钙拮抗剂+利尿剂或ACEI或ARB 三种降压药合理的联合方案必须包括利尿剂,血压测量错误,袖带大小是否合适 袖带内有阻力的毛线衣 放气过快 听诊器头置于袖带内 听诊器用力过大,病例,床号:18床 姓名:朱志

10、郎 性别:女 年龄:72岁 职业:农民 主诉:“反复头昏、行走不稳半月入院” 诊断: 高血压3级很高危 脑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功能II级,病史,现病史: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头昏、行走不稳,头昏症状时轻时重,伴颈枕部及左手麻木,无明显肢体活动不灵、视物旋转、黑曚、晕厥、恶心、呕吐。在诊所就诊,测血压达200/?mmhg,予以“厄贝沙坦75mg qd、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qd”治疗,血压控制不稳定,仍有头昏、行走不稳症状,近两日头昏症状加重。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年,长期服用“珍菊降压片1片qd或tid”治疗,近期更换降压药物,血压控制不佳,最高血压200/?mm

11、hg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史,体格检查,查体: T:36.8P:60次/分 R17/分 BP:150/80 mmHg,患者神清,营养中等,扶入病房,查体配合,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角无歪斜,颈软,气管居中,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腹软,肝脾叻i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正常,巴氏征阴性。,实验室检查,ECG:窦性心律,侧壁及前壁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左室肥厚。 头颅CT:2015-10-2我院头颅CT:颅内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右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旁),治疗措施,予以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抑制心肌

12、重构、改善心脑供血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低盐低脂清淡饮食,护理诊断,活动无耐力 有受伤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 知识缺乏,P1:活动无耐力,头痛头晕 与血压升高有关 目标:患者血压能到到有效控制,头晕症状得到改善,病人情绪稳定 。 措施: 1.给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 2.瞩病人卧床休息,抬高床位,避免劳累、情绪激动。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从卧位至站立前先坐一会。 4.遵医嘱应用降压、抗凝治疗,定时检测血压变化。 评价:患者诉头晕症状好转,P2: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有关 目标:避免病人受伤,患者住院期间无受伤事件发生 措施: 1.瞩病人头晕、视物模糊时立即就地休息,上厕所

13、外出时有人陪同。 2.预防直立性低血压:告知病人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小时内,改变体位宜慢,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受伤事件,P3: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目标:住院期间未发生高血压急症 措施 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动,协助生活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予以吸氧。 遵医嘱给予速效降压药、镇静药及脱水剂。 调整给药速度严密监测血压。 评价:患者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头晕、头痛症状逐渐缓解,睡眠良好,活动量逐渐增加,住院期间未发生高血压危象及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P4:知识缺乏,与认知能力限制、缺乏指导有关。 目标:病人能够描述高血压的

14、症状和说出医生所开药物的名称、用法、作用和副作用。 措施:告诉病人及家属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副作用,并提供书面资料。 根据个人的工作睡眠习惯,协助病人制定服药时间,必要时提供一个服药时间表,以便病人每天有规律的定时服药 饮食宜清淡,低盐、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超重者应控制食量。 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和进行蒸汽浴,避免长时间站立 评价:病人能够讲解高血压的预防及正确用药。,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对身体的危害,以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用药指导:告诉病人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副作用。指导病人及家属坚持服药治疗。教育病人服药剂量必须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提醒病人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和护理。 生活指导: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戒烟限酒,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防止便秘,控制体重,保持心情愉快。自我检测:教会病人及家属血压测量的方法,并做好记录,定期门诊随访复查,病情变化时立即就医。,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