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7044937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一积累应用 10分1.(5分)(1)小人穷斯滥矣(2)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3)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评分说明:答对一空给一分。2.(2分)D (2)(3分)B二阅读 70分(一)(16分)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熊秉元)3.(2分)评分量表:分值答案示例答案描述2分(1) 情感控制理智(2) 理智被情感控制(3) 理智是情感之奴相关项齐备且关系正确。1分(1) 理智被奴役(2) 被情感控制(3) 情感驾驭人关系正确但关系项不全或不准确。0分(1) 理智驾驭情感(2) 控制(3) 未作答关系错误或无从判断。4.(3分)B5.(3分)B6.(4分)答案示例:在“学习达成目标”这

2、一事例中,学习中的付出是成本;获得的喜悦情绪是效益;已获得的效益,会诱发新的成本的投入,从而带来新的效益;学习达成目标带来的喜悦,会诱发新的学习,从而带来新的喜悦。评分说明:准确识别成本要素;准确识别效益要素;正确分析成本、效益的关系;正确得出对未来的影响。1点1分。7.(4分)答案示例:本文先根据事例对“情感驾驭理智”这一观点进行反驳,然后给出“情感运用受成本效益考量的支配”的观点,再通过解释更多复杂现象进一步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最后从生物演化角度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支持。评分说明:先根据事例对“情感驾驭理智”这一观点进行反驳;给出“情感运用受成本效益考量的支配”的观点;通过解释更多复杂现象进

3、一步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从生物演化角度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支持。1点1分。(二)(15分)(错位之思凸凹8.(3分)答案示例:这两段写母亲以“自嘲”“打趣”的话语面对因生活重负而变形的手和身姿,写出她对生活的体悟,塑造了乐观、豁达的母亲形象。评分说明:“以自嘲打趣的话语面对因生活重负而变形的手和身姿”“写出她对生活的体悟”“塑造了乐观、豁达的母亲形象”为3个点,1点1分。9.(4分)答案示例:第段记录母亲和儿女的对话,体现了平实、质朴、自然等口语特点,符合人物特点和生活情境;第段写作者对母亲生活态度的认识,语言凝重而厚重,与作者的思考相一致。对象不同,要达到的效果不同,两个段落便呈现出不同的语言

4、特点。评分说明:第段语言特点“平实、质朴、自然等口语特点”、第段语言特点“凝重而厚重”为必要的两点,1点1分,共2分,其他要点答对1点给1分,给满两分为止。10.(4分)答案示例:作品将某些生活现象归结为“错位”,选材、组材都围绕“错位”来展开。先以母亲手与身姿的“错位”,写出母亲面对“错位”时的心态,进而引出作者对母亲为什么拥有顺生乐生这种态度所做的思考,并以“我”经历的“错位”加以呈现。这种构思,新颖独特。评分说明:“将某些生活现象归结为错位,选材、组材都围绕“错位”来展开”“先以母亲手与身姿的错位”“出母亲面对错位时的心态”“引出作者对母亲为什么拥有顺生乐生这种态度所做的思考”“以我经历

5、的错位加以呈现”为5个点,答对1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11.(4分)答案示例一:作者认为要怀着敬畏之心、持重内敛处事,这种态度对当下人有警醒的作用。在学习、工作中,我们应心平气和地对待生活中的种种“错位”,不怨天尤人,也不妄自尊大,这样才能坦然、乐观地生活。答案示例二:作者认为面对生活中的“错位”要怀着顺生乐生的态度,不哀叹,不抱怨。这种观点总体而言有正面的意义,但是,面对生活中的“错位”,作为青年,我更愿意直面困难,改变现状,为之做出最大努力。评分说明:评价对象的概括1分,评析的过程3分。(三)(8分)从军行 (崔国辅)12.(2分)C13.(2分)D评分说明:选D给两分;选A 给一分。1

6、4.(4分)答案示例:“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两句写行军途中得到消息,说贼兵人多势众,已与我军前锋交战。“传闻”二字,点出这些消息的来源。两句以听闻的方式侧面虚写,让人感受到行军者听到消息时紧张、担忧、关切的复杂情感,很有感染力。评分说明:“两句写行军途中得到消息,说贼兵人多势众,已与我军前锋交战”“传闻二字,点出这些消息的来源”“两句以听闻的方式侧面虚写”“让人感受到行军者听到消息时紧张、担忧、关切的复杂情感”为4个点,1点1分。(四)(18分)(周鼎传)15.(2分)(1)胜过 (2)将近16.(2分)(1)B (2)D17.(2分)C18.(6分)答案示例:周鼎和别人交往,无论贫穷富贵

7、、年老年幼,都整肃仪容以礼相待。有时别人有不合理的请托,即便是关系亲密、感情深厚的人,周鼎也一定会用正直的言辞拒绝他,不随意屈从。评分说明:“与人相接”“无贫富长幼”“皆整容”“礼之”“或人有非礼之请”“虽亲厚必直辞拒之”“不妄徇也”为7个点,1点有错扣1分,扣到0分为止。19.(4分)答案示例:通过描述“吏”“胥”敬畏周鼎,不敢胡作非为,从侧面表现了周鼎廉洁正直,办案能力强。评分说明:“敬畏周鼎,不敢胡作非为”“从侧面表现”“廉洁正直”“办案能力强”为4点,每点1分。20.(2分)答案示例:坚持原则 爱才识才评分说明:两空分别评分,每空1分。(五)(13分)(心源亭记)21.(1分)A22.

8、(2分)D23.(3分)D24.(3分)C评分说明:选C给3分,选D给1分。25.(4分)答案示例:第段论述了“心”和“源”的相似处,指出两者在本性及其变化上是相似的。第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心”和“源”的不同处,强调了“心”的由昏复明,除“静”之外,还必须有“主敬之功”。 评分说明:“第段论述了相似处”,1分;写出“相似处”是什么,1分;“第段指出不同处”,1分;写出“不同处”是什么,1分。具体阅卷情况第7题: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答题情况】这道题考二三段的思路推进,但题干已经明确了思路,所以相当于只要概括出二三两段的内容即可。学生答案主要问题:1.绝大部分同学可以概括出第二段内容,宽松给分

9、得2分。极少同学可以完整概括第3段内容。从严给分,必须答到心和水的不同,落到“主敬之功”。2.术语的不合适使用,如类比、比喻、对比、联系、有关,这次答水和心类比、比喻给了2分,后面的给1分。3.仅贴术语,不联系内容,不给分。如层层递进、前后照应、升华主旨,如说第二段是分析原因,第三段是提供解决方法,酌情给1分。如说第二段是提出观点,辨析心源的含义,没有看懂文章,不给分。按下面四点给分:1. 根据事例对情感驾驭理智观点进行反驳/疑问/否定/质疑 1分2. 然后给出“情感受成本效益考量支配”的观点或“理智驾驭情感”或“人不是情感动物而是成本效益的动物。 1分3. 再通过解释复杂现象或(举例、对比)

10、,进一步论证观点的合理性(2与3顺序可以调换)4. 从生物演化角度为自己观点提供支持(深化、支撑)。答题情况:行文思路不等于论证思路,所以只是概括内容答行文思路的不给分。大部分同学能够得到2与3点的二分,第1点还是有部分同学能够回答出,第4点很少有同学回答出来,都理解为引用或者反例,或者认为是提出观点,或者每一段进行段落大意的概括,缺少整合的思想。或者理解为论证方法,贴标签,层层递进,总结全文等均不给分)【答案样例】(0分)运用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举了许多具体例子,将这些例子互相对比,有很多说服力。通过将情感与理智化为成本效益的观点,更形象具体说明喜怒哀乐经济逻辑,使文章思路流畅,观点鲜明,有

11、说服力。(1分)第1 2写理智与情感应处不同地位,引起现状的不同。第3、4通过类比手法、设问提出以新的眼光看待情感与理智。第5-9段论述理智驾驭情感,第11、12段分析生理与情感的关系,从而论述情感应与理智互相合作的观点,最后一段与前3、4段相呼应。(2分) 1、3段用哲学家与人类学家关于理智与情感从讨论引出下文,第4-9段先由问题引出下文时,由浅入深以生活实例认证人是成本效益动物,理智驾驭情感。10-1讨论情感作用,即满足生理需求,也会对未来人类产生影响,说明情感与理智互相合作,才能使人快乐。13段总结全文,说明情感的经济逻辑。(3分)文章首先提出“人是情感动物,情感可以支配理智”一需驳论的

12、观点,其后用各种事背后逻辑,引出下文对情感主导的议论及“成本效益”的理念提出真正的观点,理智节制情感,再深入论述理智与情感另一种关系互补合作,最后总结全文,万物背后皆有逻辑。(4分)本文是提出哲学家认为人是情感的动物受情感支配观点,然后通过举例来反驳,证明人非情感动物,再通过人对朋友及家人不同情感表达方式,引出成本效益的观点,提出理智节制情感观点,再从生理方面进一步论证此观点,最后升华文章观点,人的情感受理智节制。错位之思 凸凹记忆里,母亲有一双美丽的手,纤长、白皙,但却不善女红。纳鞋底时,常把针尖扎到自己的手上,布面上便血迹斑斑。但她依然要勤勉地纳,因为有三个顽皮小儿等鞋穿,她要怜惜他们的脚

13、。待手艺渐渐娴熟起来,她的手也渐渐地变了形,手指短粗、弯曲,即便是抚在平展的几案上,也放不平。她自己都笑,自嘲道:“这是人手吗?”然而,现在的她,都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一双丑陋的手却异常灵巧,不仅把鞋垫纳得精美得让人不忍心穿,还能剪出线条繁复、构图精细的窗花,让人不忍心往窗上贴。酷暑当前,买来的T恤都黏在身上,让人心烦,她笑笑,拿过一块家常白布,转眼之间就给我裁剪出一袭褡裢,穿上之后,在大堤上散步,既爽身又典雅,有老北京人的气派,很文化。母亲也曾有袅娜的身姿,即便是在硬冷的石头村路上,也走得柔软温暖。乡下人管这种身姿叫“风摆柳”,能让男人产生联想。但这个柔美浪漫的身姿,却要负重上山背粪肥,下山

14、背苞米和谷黍。渐渐地把腰背驼了,把腿背撇了,到了现在,即便是走在平阔的街道上,也蹒跚而瘸,步态老丑,令人惋惜。她自己打趣道:“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她从不自哀、自怜,内心洒满阳光。现在的她,虽身姿老丑,却不管不顾地在街上行走,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光。她到建筑工地捡砖头瓦块、破铜烂铁,到商店酒肆门前捡塑料袋、包装盒、易拉罐和啤酒瓶子,且常跟收破烂的小贩计较斤两,眼睛发亮,乐在其中。儿女们碍于虚荣,纷纷劝阻,说,您腿脚已不灵便了,应该养在家里,却满世界捡,外人见了,会对我们产生质疑。母亲说,正因为腿脚不灵便了,才需要动,这跟年轻时不同,年轻时是为了填

15、乎日子,不得不动,现在是为了心里盈满,乐意动。动一动就满心欢喜,觉得活出了自己。从母亲身上,我想到了什么是岁月。所谓岁月,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过的日子,这其中的行止,都是被迫的动作,人不能左右,只能顺应,生活的状态就常出现错位就如母亲的手,美丽时笨,丑陋时巧;也如她的身姿,袅娜时应该花前月下,却负重,滞重时应该颐养天年,却不安于闲。岁月不居,心灵的深处便多了生命的沧桑之感,即面对生活的种种错位,不再诧异、惊恐,更不再抱怨,而是以豁然的心境泰然处之,随遇而安,一如水里加盐会变咸,刺破了伤口会流血,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样一来,人就自在了,从被动的顺应,到主动的顺生,最后进入乐生之地,俗生活也有了佛门禅意。母亲在拾荒中的乐此不疲,或许就有了此中意味虽然她浑然不知,但我知。儿时的我,矮小而瘦,胆子却出奇的大。遇邻里纠纷,我会抢先冲出去,争辩不过,就动拳脚,甚至还有更极端的行动。譬如十二岁那年,夏季缺粮,人们饿,山杏进了场院,人们便抢食充饥。母亲与队长素有不和,便把她独从人群中赶出。我闻讯从墙上摘下猎枪,愤然指向队长。队长说,你甭拿枪吓唬我,我不吃这一套。我微微一笑,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一道火舌擦着队长的头皮蹿过去(这自然是我算计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