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光缆敷设-水底光缆敷设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31598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5.4光缆敷设-水底光缆敷设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4.5.4光缆敷设-水底光缆敷设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4.5.4光缆敷设-水底光缆敷设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4.5.4光缆敷设-水底光缆敷设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4.5.4光缆敷设-水底光缆敷设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5.4光缆敷设-水底光缆敷设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5.4光缆敷设-水底光缆敷设剖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章 光缆线路的施工,4.1 光缆线路施工概述 4.2 光缆的单盘检验 4.3 光缆的路由复测 4.4 光缆的配盘 4.5 光缆的敷设 4.6 光缆的接续与安装 4.7 光缆通信线路的防护 4.8 光缆线路的竣工验收,2,4.5 光缆的敷设,4.5.1 架空光缆的敷设 4.5.2 管道光缆的敷设 4.5.3 直埋光缆的敷设 4.5.4 水底光缆的敷设 4.5.5 局内光缆的敷设 4.5.6 电力通信光缆的敷设,3,4.5.4 水底光缆的敷设,一.水底缆敷设条件 二.埋深与挖沟 三.水底光缆的布放 四.岸滩余留和固定 五.水线标志,4,一.水底缆敷设条件 河床稳定、流速较小、河面不宽的河流

2、湖泊,采用细钢丝铠装水底光缆(长途中使用最多的一种) 河床不稳定、流速过大(3m/s)、河宽大于150m或水上运输工具较大的航道,采用粗钢丝铠装水底光缆; 河床不稳,冲刷严重,流速大或河床是岩石,容易危机光缆的水域采用双粗钢丝铠装水底光缆; 常年水深超过10m的江河采用深水光缆,较重可沉入江底,增加光缆在水底的稳定和安全性。 对应小河沟,可采用普通埋式光缆,使用过河塑料和管道敷设。,5,大型重点工程应设置一条备用水底光缆(防缆水下扭绞),性能与主用光缆大致相同,主备用间隔5070m以上。 主备用缆倒换方式两种。 直通连接方式:即主用缆与陆地光缆直接连通,备用缆端头开剥完成接续前的准备待用; 活

3、动连接方式:主备用缆在倒换装置中都与活动连接器的尾纤连接,再通过连接耦合与陆地缆间实行倒换。此方式倒换时间短,但使用了2个活接头和4个固定接头,总损耗增大约2dB。,6,二.埋深与挖沟 1. 水底缆埋式要求 见表4-29。,7,2. 水底光缆沟常用挖掘方法,见表4-30。人工挖掘最为普遍,用于一般河流湖泊;人工截流(参见图4.45)因地制宜;海底光缆采用大型开沟敷设船。,8,9,水泵冲槽方式:由潜水员用手持式高压水枪,将已放光缆周围的泥沙冲走,冲开沟槽后,再由潜水操作人员将光缆踩入沟底。冲槽法布放时余留要长一些,以防光缆下沉深度不一致造成光缆拉紧。冲槽深度一般粗砂土质为0.5m,细砂为0.7m

4、,泥沙为11.2m,淤泥1.31.5m。确保光缆自然沉入沟底,避免打小圈、死弯及护层损伤。,10,冲放器 挖冲机方式:适于水面较宽、流速较大且河床不十分坚硬情况。此方式可实现光缆的布放、挖沟和掩埋连续一次完成,施工效率高。不适于河床有岩石、大卵石情况。岩石河床,需水下爆破设计炸出沟槽。,11,三.水底光缆的布放 1. 水底缆布放注意事项 布放依河宽、水深、流速、河床土质、施工水平及设备等确定。 控制布放速度; 以测量的基线为基准向上游按弧形布放,弧形大小依据水流情况设定; 水底缆之间保持足够安全距离,避免相互迭压; 保证预留长度,一般应伸出岸边或堤按50m。 2. 常用布放方法 人工抬放法、浮

5、具引渡法、冲放器法、拖轮引放法、冰上布放法,具体见图4.47;敷设施工流程图见图4.48。,12,13,14,四.岸滩余留和固定 岸滩坡度小于30度,土质稳定,直接在近水地段作S形余留,S弯半径为1.5m左右,埋深不小于1.5m; 岸滩不稳,坡度大于30度时,除作S弯余留外,还应采取锚桩固定。有一般型固定(受力不太大)和加强型固定(土质松软,受力较大)两种方式。 河流较急,冲刷严重,船只停靠地段要加强光缆保护:增大埋深、盖水泥板/水泥沙袋、砌石坡、砂浆封沟等,15,五.水线标志 有通航的水底光缆,必须划定禁止抛锚区域,并设置禁止抛锚标志牌。水下光缆(相对轻)禁止抛锚区比电缆的相对大些。 设置水线标志牌 有三角形、大型方形、霓虹灯标志牌等,视河宽及过往船只多少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