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城市植被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30732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第十一章城市植被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11第十一章城市植被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11第十一章城市植被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11第十一章城市植被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11第十一章城市植被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十一章城市植被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第十一章城市植被概要(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城市植被,第一节 概述 一城市植被的概念 城市植被是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是包括城市里的公园,校园,广场,道路,苗圃,寺庙,医院,企事业单位,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所拥有的森林,灌木丛,绿篱,花坛,草地,树木,农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称。,城市生态系统的植被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植被,尽管城市生态系统里可能或多或少的残留或保护着自然植被的植物,但城市植被不可避免的受到人类的影响。人类一方面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摒弃了很多原有的自然植被和土生植物。另一方面又引进了许多外来植物建造了很多新的植被类群。这样就人为的改变了城市生态系统原有的植被的组成,结构,类群,生态状况等自然特征。因此总得来说,城

2、市植被应属于以人工为主的一个特殊的植被类群。城市植被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作为生产者的作用属于次要地位,而其美化和净化环境的作用则是主要的功能。,二城市植被的特征 城市植被具有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人工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植被生境的特化 城市环境不同于自然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人工化的程度非常高,例如 ,建筑,道路和其他硬化地面改变了其下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人工化的水系和水污染大大改变了自然水环境;污染的大气直接影响到植物正常生理活动的同时,也改变了光,热,湿和风等气候条件。所以,城市植被处于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化生境中。,2.植被区系成分

3、的特化 城市植被种类组成远较原生植被为少,尤其是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另一方面,人类引进的植物的比例明显增多。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讲,一个地方的原生植被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植物在千百万年来对当地生境的适应,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应该最大限度的保留和选择反映地方特色的地方植物种类,这样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也可以通过城市绿化来反映地方的景观特色,同时,这也是城市生态建设的标志之一。,3.植被格局的园林化 城市植被大多是按照人类的意图进行规划,布局和管理的,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也是以人的审美观为依据的。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等各类植物种类的选择配置也是按照人的意愿进行的。城市植被基本上是在人的培育和管理

4、下形成的园林化格局,因此,城市园林的研究是城市植被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现在,城市园林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全社会提供良好的城市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生物多样性及结构趋于简化 由于城市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的选择带有明显的人工化特征,而不是按照植物群落的生态规律来选择。这样会有大量的原生植物被摒弃掉,生物多样性趋于简化,植被机构分化明显,并趋于单一化。例如城市森林中的竖向结构明显缺乏层次,尤其是灌木层和草本地被层过于弱化。,三城市植被的类型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人类干预程度来分,城市植被可以分为 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三个类型。据此,城市植被体

5、系可划分为: 1.自然植被:包括森林,灌木丛,草地等;一般是城市化过程中残留下来或被保护起来的自然植被,很少受到人类的破坏,植物群落还存在着自我调节的能力。多数为人类有意识的保留下来的城市森林,城市周边自然防护林和在特殊生境中保留下来的特殊自然植被类型。,2.半自然植被:包括森林,灌木丛,草地等;也是在城市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自然植被,但受到人类的影响较大,植物群落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已经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其自我调节功能部分丧失。 3.人工植被:包括农田作物,人工林,人工灌木丛,人工草地等;,第二节 城市植被的生态功能,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系同中,绿色植物的主要功能已经不是初级生产,

6、其功能存在着特殊性:,一.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在这里关注的重点已经不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生产量,而是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和氧气释放量。当然绿色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比呼吸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多20倍,所以总量上还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据统计,通常一公顷阔叶林每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放出0.73吨氧,只要10平方米的森林,就可以把一个人一昼夜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生长茂生的草坪,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每平方米一小时可以吸收1.5克二氧化碳,按每人每小时呼出二氧化碳38克计算,只要50平米的草坪就可以把一个人一昼夜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可见,一般城

7、市如果每人平均有10平米树林或50平米草坪,就可以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使空气新鲜。,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通常恒定在0.03%左右。城市中由于工厂集中,人口密度较高,其含量能达到0.05%-0.07%,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05%时,人们呼吸就会感到不适;1%以上就会危及生命。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大气圈的二氧化碳变化。同样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降低也会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而只有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二净化作用 1.吸收有害气体 臭椿,夹竹桃,罗汉松,龙柏,银杏,广玉兰等对二氧化硫的吸收能力较强,特别是臭椿,超过一般树木的20倍。 桔树,女贞,洋槐

8、等树木吸收氟化氢的能力较强; 洋槐,银桦和蓝桉吸收氯气的能力较强; 蔷薇,丁香等对臭氧较敏感,而对光化学烟雾有较强抗性的树木主要有橡树,洋槐等。,2.吸尘作用 绿色植物特别是树木的吸尘能力都特别强。其作用机理一方面是由于枝冠茂密,具有强大的减低风速的作用,使得一部分大颗粒尘粒沉降;另一方面,植物也表面能够阻挡,吸附和黏着粉尘,所以往往阔叶树比针叶树的吸尘能力要强。 3.对放射性物质的作用 森林对于放射性物质不但可以阻隔其传播,而且有吸收和过滤的功能。阔叶林对于放射性物质的净化能力比针叶林要强的多。,4.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 一方面,大多细菌随灰尘传播,植物的阻尘作用间接降低了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另

9、一方面,植物本身就能够分泌杀菌素,直接消除细菌。据研究表明,松树林,柏树林和樟树林的减菌能力较强,这与他们能散发某些挥发性物质有关。而草地上空的含菌量很低,显然是因为草坪上空尘埃少的缘故。 5.净化水体 树木和水生植物都能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对于净化污水有明显的作用。,6.净化土壤 植物通过地下有害菌。 7.指示和监测环境污染 大多数植物对于大气污染的反应要比人类敏感的多。因此利用指示植物来监测有毒气体的浓度是一种既可考又经济的方法。,三改善局地气候 植物有遮阳庇荫作用,叶面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气温,调节湿度,对改善城市局地气候环境又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面积的森林,宽阔的林带,浓密的行道树和其他公园

10、绿地,对城市各地段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1.调节气温 研究表明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摄氏度时,草坪表面温度为22-24.5摄氏度,比裸露地面低67摄氏度,比柏油路面低820.5摄氏度。夏季时人在树荫下和在直射阳光下的感觉有很大差异。茂生的树冠能遮挡50%-90%的阳光辐射热。对于绿荫下的建筑来讲,由于窗口树荫的影响阻挡太阳直接辐射进入室内。而且墙面受到树木的遮挡,其表面受到的太阳辐射热是一般没有绿化之处的1/4-1/5。而且大面积的绿地覆盖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更明显。因此,应该尽量提高绿地覆盖率,并结合建筑的屋顶绿化和墙面垂直绿化。,2.调节湿度 绿色植物因其叶面蒸发面积大,一

11、般从根部吸入水分的99.8%通过叶面蒸腾掉,特别是在夏季。一般森林的湿度比城市高36%,公园的湿度比市区其他地方高27%。,3.防风沙,调节气流 位于城市冬季盛行风上风向的林带,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速,一般由森林边缘深入林内30-50米处风速 可以减低30%-40%,深入到120200米处,则平静无风。在夏季则又会产生林源风,无风时,由于绿地气温较低,冷空气向空旷地流动而产生微风,可以调节气流。植物的防风沙效果还与绿地结构有关。在同样条件下,8行林带与2行林带的减风效果不同,前者可减低风速50%-60%,后者为10%-15%。但也不是林带越密越好,多行疏林较成片密林的防风效果要好。,四降低城市噪声

12、 声波进入林带后在树叶,树枝和树干间来回反射,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大部分能量,达到了减噪的目的。为了提高绿化对于消声防噪的作用,必须科学的组织城市绿化,一般应注意: 1.防声林带宽度:在城市中最好是615米,在郊区可以宽一些,最好是1630米。如有条件建立多条窄林带,其隔声效果要比一条宽林带要好。,2.防声林带高度:一般越高越好,林带中心树行高度最好在10米以上。 3.防声林带长度:防声林带的长度要不小于声源至受声区距离的2倍。如果防声林与公路平行,则应与公路等长,以防公路车辆的噪声。 4.防声林带的位置:防声林带的位置应该尽量靠近声源,而不是靠近受声区,这样防声效果较好。一般林带边缘至声源的距

13、离为6-15米。,5.防声林带的配置:应乔,灌,地被,草地相结合,形成一个连续,密集的障碍带。树种应选高大的,枝叶茂密的,叶片垂直分布均匀的乔木。尽量选用针叶树种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能保留叶子的落叶树种,以保证全年防声。在城市居住区多采用前排种植茂密的灌木,其后种植高大乔木来阻隔道路上的汽车噪声,占地不多,但效果较好。但应注意与通风,采光同时考虑,不能顾此失彼。,五保护生物多样性 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需求远远大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能力,导致生物多样性迅速丧失,大量物种灭绝。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经成为目前环境保护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城市植被的保护和建设,特别是植物

14、园的建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植物园又分为比如竹园,沙地园,沙漠园等专类园。,以引种驯化,科学研究为目的的科学院植物园。还有城市系统中集游览,科研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的 园林植物园。 另外,城市植被除了具有以上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安全防护,休闲娱乐及美化城市等多种功能。,第三节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一.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1.按功能分: A文化休息绿地:供居民进行文化娱乐休息的绿地,如风景游览区,公园,游园等。 B美化装饰绿地:指以建筑艺术上的装饰作用为主的绿地。 C卫生防护绿地:主要指在卫生,防护和安全上起作用的绿地,2.按城市规划需要分: A公共绿地:包括市,区级综合公园,儿童公

15、园,动物园,植物园,纪念性公园,名声古迹公园,休息林荫带; B居住绿地:包括居住区游园,居住区绿地,居住区道路绿化,宅旁绿地; C附属绿地:包括工业,仓库绿地,公共事业绿地,公共建筑绿地; D交通绿地:包括道路绿地,公路,铁路等防护绿地;E风景区绿地:包括风景游览区,休养疗养区;F生产防护绿地: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卫生防护林,风沙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二 .城市园林绿地指标计算: 为了反映绿地的质量与数量,并要便于统计,采用较多的指标有以下几种。 1.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顷)=公共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交通绿地+风景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2.每人公共绿地占有量(平方

16、米/人)=市区公共绿地面积(公顷)/市区人口(万人) 3.城市绿化覆盖率(%)=市区各种绿地覆盖面积总合(公顷)*100%/市区面积,4.绿化覆盖面积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按植物的垂直投影测算,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再重复计算。决定绿化覆盖率的因素,除绿地面积外,还有树种选择,植物配置形式,树龄等。因此绿化覆盖面积只能使概略性的推算。 (1)居住绿地及附属绿地绿化覆盖面积=(一般庭园树平均单株树冠投影面积*单位用地面积平均植树数(株/公顷)*用地面积)+草地面积 (2)道路交通绿化覆盖面积 = (一般行道树平均单株树冠投影面积*单位长度平均植树数(株/公里)*以绿化总长度)+草地面积,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1.应与城市其它规划向结合 园林绿地规划要与工业区布局,居住区详细规划,公共建筑分布,道路系统规划密切配合,协作。例如在工业区和居住区布局应考虑卫生防护需要的隔林带布置。在河湖水规划时,应考虑水源涵养林带及城市通风绿带的设置,在接近居住区的地段,开辟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