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77695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101 514宿舍,安全指挥中心,2,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相关问题,3,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一),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它是对多种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和转化加工的生产部门,同时它也是环境污染大户,它所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大,成分复杂,且部分毒性大,腐蚀性强。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4,主 要 内 容,一、危险废物的定义 二、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 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基本原则,5,一、 危险废物的定义 1.1一般定义: 危险废物是指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现在和将来会构成一定危害的,没有特殊

2、的预防措施不能进行处理或处置的废弃物。 另外,经济合作组织定义危险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之外,一种会引起对人和环境的重大危害,这种危害可能来自一次事故或不适当的运输或处置,而被认为是危险的或在某以国家或通过该国法律认定为危险的废物。,6,1.2法律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八条第四款规定: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7,1.2.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

3、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1.2.2、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8,1、3危险废物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采掘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工业部门。,9,二、危险废物的特征 危险废物的特征是指它所表现出来的对人、动植物可能造成致病性或致命性的,或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性质。 通常表现为: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毒害性、传染性、生物毒性、生物蓄积性、三致性等等,10, 易燃性 是指易于着火和维持燃烧的性质,应该具备以下特性之一: 酒精含量低于24%(体积分数)的液体,或者闪点低于60; 在常温

4、、常压下,通过摩擦、吸收水分或自发性化学变化引起着火的非液体,着或后会剧烈、持久燃烧; 易燃的压缩气体; 氧化性,11,腐蚀性 是指易于腐蚀或溶解组织、金属,且具有酸性或碱性的性质,应当具有以下特性之一: 水溶液的pH值小于2,或者大于12.5; 在55.7下,其溶液每年腐蚀钢的速度大于0.64cm,12,化学反应性 是指易于发生爆炸或剧烈反应,或反应时会挥发有毒的气体或烟雾的性质,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之一: 通常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激烈变化; 与水发生激烈反应; 与水混合后有爆炸的可能; 与水混合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蒸汽或烟,对人体健康或环境构成危害;,13,含氰化物或硫化物的废物,当其pH

5、在212.5之间时,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或对环境有危害性的毒性气体、蒸汽或烟; 常温常压下,可能引发或发生爆炸或分解反应; 运输部门法规中禁止的爆炸物,14,毒害性 是指废物产生可以污染水体、大气、土壤的有害物质并最终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性质 生物毒性 是指废物产生的有害物质可以对生物的生长和繁衍产生急性或慢性的有害作用 生物蓄积性 是指外源性物质在生物体内或某一器官中浓集或蓄积,并对生物或生物的器官产生损害,15,三致性 三致性是指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性: -致突变是指外源性物质引起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的碱基排序发生变化,或者引起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 -致癌是指外源性物

6、质作用于机体后引起失控的细胞快速复制效应 -致畸是指外源性物质作用于生命体的胚胎期,影响器官的分化和发育,导致永久性的结构异常,16,中国工业毒物急性毒性分级,注:LD50为半致死剂量。,17,危险废物对健康的危害,注:H代表有毒。,18,危险废物中常见的有毒重金属元素,19,20,21,3.2危险特性分类 是指按照废物的危险特性将废物分类的方法。巴塞尔公约就是根据危险废物的特性将危险废物按照等级分为: H1爆炸物 、H3易燃液体 、 H4.1 易燃固体 、H4.2 易于自燃的物质或废物 、H4.3 同水接触后产生易燃气体的物质或废物、H5.1 本身不一定可燃,但通常可因产生氧气而引起或助长其

7、他物质的燃烧、 H5.2 有机过氧化物 、 H6.1 毒性(急性)、H6.2 传染性物质 、 H8 腐蚀性物质、H10同空气或水接触后释放有毒气体 、H11毒性(延迟或慢性) 、 H12生态毒性 、H13经处置后能以任何方式产生具有上列任何特性的另一种物质,如浸漏液。,22,3.3 按照理化性质分类 按照废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分类,可以把危险废物分为无机危险废物、有机危险废物、油类危险废物、污泥危险废物等。,23,四、危险废物的危害及表现形式,4.1危险废物的危害 4.1.1短期急性危害:是指通过摄食,吸入皮肤吸收引起急性毒性,腐蚀性,皮肤或眼睛接触危害性,易燃 易爆的危险性等,通常是事故性危险

8、废物。 4.1.2长期环境危害:它起因于反复暴露的慢性毒性,致癌性,解毒过程受阻,对地下或地表水的潜在污染 或美学上难以接受的特性。,24,4.1.3难以处理性: 对危险废物的治理要花费巨额费用,在长期内消除“过去的过失”费用相当昂贵,据统计要花费危险废物价值101000倍的费用消除过去遗留的危险废物,但仍有后患。 4.2、危险废物的表现形态: 危险废物可能作为副产品过程残渣,用过的反应介质,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的设施或装置,以及废弃的制成品出现。,25,5.1.1危险废物的管理法律、法规:,五、危险废物管理法规及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危险

9、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6,5.1.2刑法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三百三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7,5.2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危险废物管理的主要制度和措施包括: 1、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2、危险废物名录制度; 3、危险废物统一鉴别标准、鉴别方法和识别标志制度; 4、危险废物

10、产生者处置、强制处置、代行处置和集中处置制度; 5、危险废物排污收费制度; 6、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 7、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8、其他关于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的特别要求和措施。,28,六、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基本原则,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对产生的危险废物尽可能通过回收利用,减少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量;不能回收利用和资源化的危险废物应进行安全处置;安全填埋为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手段,29,6.1危险废物的减量化,各级政府通过经济和其他政策措施促进企业清洁生产,防止和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企业应积极

11、采用低废、少废、无废工艺,禁止采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中明令淘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对已经产生的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报登记,建设符合标准的专门设施和场所妥善保存并设立危险废物标示牌,按有关规定自行处理处置或交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理处置。在处理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危险废物的体积、重量和危险程度。,30,6.2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已产生的危险废物应首先考虑回收利用,减少后续处理处置的负荷。回收利用过程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的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应积极推行生产系统内的回收利用。生产系统内无法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

12、通过系统外的危险废物交换、物质转化、再加工、能量转化等措施实现回收利用。,31,各级政府应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政府补贴等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对已经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危险废物的资源化。 国家鼓励危险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逐步提高危险废物回收利用技术和装备水平,积极推广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危险废物回收利用技术。,32,6.3危险废物的无害化 6.3.1危险废物 贮存,对已产生的危险废物,暂时不能回收利用或进行处理处置的,其产生单位须建设专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进行贮存,并设立危险废物标志,或委托具有专门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单位进行贮存,贮存期限不得超过国家规定。贮存危险废

13、物的单位需拥有相应的许可证。,33,6.3.2、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置,危险废物焚烧可实现危险废物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并可回收利用其余热。焚烧处置适用于不宜回收利用其有用组分、具有一定热值的危险废物。易爆废物不宜进行焚烧处置。焚烧设施的建设、运营和污染控制管理应遵循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他有关规定。,34,6.3.3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处置,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处置适用于不能回收利用其组分和能量的危险废物,未经处理的危险废物不得混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填埋为危险废物最终处置手段。危险废物填埋须满足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35,6.4、就近处理和处置 某些危险废物不宜长期贮存或长途 运输。

14、因此要求在其产生地区就地处 理和处置。 6.4.1临床医疗废物 6.4.2易爆性废物 6.4.3废矿物油 6.4.4废酸和废碱,36,6.5、集中处置的原则 危险废物 集中处置场的处置方法以焚烧和填埋为主,还可根据服务区域内废物产生特点建设必要的废物预处理和废物再生、综合利用设施。,37,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二) 主 要 内 容 一、化学工业不同生产环节的污染 二、不同物质形态的污染物 三、化学工业污染物的危害 四、化学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 五、固体废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38,一、化学工业不同生产环节的污染 1.1原料不能被完全利用造成的污染。 原料不能被完全利用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是原料不纯

15、,含有生产所不需要的成分; 第 二 点是原料之间的反应不完全; 第三点是气体被吸收不完全。,39,1.2化学反应的副产物带来的污染 1.3辅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1.4生产事故造成的污染 1.5运输过程的污染 1.6贮存过程的污染 1.7使用过程的污染,40,二、不同物质形态的污染物 2.1污染物的物质形态化分 通常条件下,物质的形态有气态、液态、固态。所以污染物亦可分为废气、废水、废渣。就是我们所讲的工业“三废”。 2.1.1废气中的主要工业有害物: 气体和蒸气。 气溶胶。,41,2.1.2废水中的主要工业有害物: 包括无机酸、无机碱、氰化物、铅、锌、汞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等。 2.1.3废渣

16、:包括开矿废石、硫铁矿渣、磷石膏、磷渣、电石渣、氯化钙、盐泥、工业垃圾。,42,2.2不同化学工业生产中的污染物 粗略地分,化学工业可以分为无机化学工业、有机化学工业两大类。 2.2.1无机化学工业生产中的污染物:,43,2.2.2有机化学工业生产中的污染物: 基本有机原料工业。产品有乙烯、丙烯、丁烯、等,生产方法采用石油裂解,生产中的污染物为一氧化碳、甲烷等碳氢化合物、油类、芳烃 和低分子量烯烃 聚合物、废碱液、绿油、溶解性烃 类、有机硫化物。 -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产品为聚氯乙烯,污染物为氯化氢、有机氯化物、催化剂、有机物或无机物盐类固体悬浮物、氯乙烯、聚氯乙烯。,44,2.2.3、炼有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污染物 炼油废水中的油酚、硫化物、氰化物、氨和酸、碱,炼油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氯化氢、烃 类化合物、一氧化碳、氧化氮以及来自催化裂化再生器的粉尘,炼油废渣中的游离酸、磺酸、硫化物、烃类、聚烃类等的酸渣以及含有过剩酸、硫化钠、环烷酸钠、酚类化合物等的碱渣。,45,三、化学工业污染物的危害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